當前世界的基本格局是什麼?中俄美三國鼎立。這種格局是不會被隨便打破的,一旦格局破了,世界就亂了。

此次俄羅斯與西方的外交風波,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雙方的對立,進一步確認和強化了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深刻矛盾。別看在國際場合,俄美領導人有時候笑著握手聊天,其實各自的心裡都恨不得搞死對方。俄美矛盾不可調和。

無論俄美怎麼鬥法,世界的大格局沒變,只是其中兩個大國之間的一次鬥法而已。如果我們加入某一個陣營,就打破了三極平衡,從而導致世界格局的真正變化。

如果俄羅斯被美國打敗,也會造成世界格局變化,因為俄羅斯這一極不存在了。但美國擊敗俄羅斯,基本上比較難實現。從本次外交風波看,西方國家雖然抱團怒懟俄羅斯,但衝突級別相當低,如果把對抗級別再往上提一提,比如召回大使,這就是比較危險的舉動了。相信西方人不會輕易這麼幹。


感謝邀請!這次俄外交官驅逐風波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

目前,俄羅斯和英國「雙面間諜」外交危機越演越烈。截止目前有23國共驅逐了200多名俄羅斯的外交人員和情報人員。其中以英國和美國驅逐的俄外交人員最多,歐盟16國,加拿大,烏克蘭等國也驅逐數量不等的俄外交人員。這次事件是西方國家在克里米亞問題之後對俄的最大一次對峙,國際社會對此密切關注。

回到開頭,個人認為這次風波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西方和俄羅斯的對峙不出意外只會止步於外交層面,不會上升到戰爭層面。

這次驅逐俄外交人員,何方都有各自的考慮。以美國來說,美國作為這次「外交共舞」的主角兒之一,驅逐了60名的俄外交情報人員,並關閉了俄西雅圖的領事館。這對於一個主權國家來說,這是對於國家尊嚴的踐踏,是一次嚴重的外交挑釁。美國至特朗普上任以來,對俄的外交採取的是寬鬆的政策,就特朗普個人而言,他還是比較欣賞普京的,他們至今的會談都非常的融洽,可以說普京對於改善兩國關係有著較大的期待。前不久,特朗普還不顧國會和幕僚們的反對,執意祝賀普京當選俄總統。對於兩國關係而言,前景非常光明。但是,好景不長,美國突然的強硬政策令各方措手不及,我想俄羅斯政府也是蒙的,不然也不會到今天才對此進行反擊。

特朗普的這次轉變,原因很好考量。一方面,修復歐盟關係。美國這次給力的聲援英國,給了歐洲盟友們一粒定心丸。自從美國特朗普上臺後,發出了北約過時論、貿易保護主義等言論,深深的傷害了歐洲盟友的感情。面對質疑,特朗普需要給外界和國會一個姿態,美國和歐洲的同盟依然堅挺,緩和各方的情緒。另一方面,特朗普需要擺脫「通俄門」的不利影響。美國新的一輪大選即將拉開序幕,特朗普也在尋求第二任任期,為此他需要一個更加正面的形象。擺脫對俄的曖昧關係就是他改變形象的重要一步,這次對俄的強硬姿態,迎合了國內很多選民和議員的心理,從一定程度上,能為他的競選加分。

英國方面,這次對俄的發難原因也不出這幾點考量。其一,轉移國內矛盾。英國新首相上臺後,她的政績並不出色。失業率,通貨膨脹,經濟發展各項指標都不理想。在面對脫歐的問題上,國內民眾情緒一直都是兩極分化,稍有不慎,英國首相很可能會成為國內民眾發泄的對象。為此,及時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是一種很好的自保手段。其二,維護同歐盟的關係。作為曾經的大英帝國,儘管它不想承認,但是實際上英國的榮光正在慢慢的消失,它需要同歐洲的盟友們相互報團,才能在國際上繼續保持重要的話語權。英國和歐盟的關係因為脫歐問題出現了裂縫,它需要一個契機來修復雙方的關係,一個強大外敵的出現正好滿足了這樣的條件。

綜合以上,我覺得這次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對峙不會出現較大規模的對抗,只會侷限於外交領域,或許還會涉及一定的經濟領域,但是雙方不會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的,因為這不符合各方的利益。對於世界格局還說,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的。

各位朋友,你們認為西方各國會不會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呢?歡迎大家積極探討!


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互相驅逐幾個外交官怎麼可能就會影響世界格局呢?世界格局沒這麼脆弱多變,這次外交風波沒那麼嚴重。

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之間的外交鬥爭幾乎就一直都沒有停止過,今年經濟制裁,明年可能又驅逐外交官之類的。總之他們之間就是架打不起來,也不敢打,但是互相之間的言語譴責和攻擊肯定少不了。西方國家總是希望通過一系列手段迫使俄羅斯妥協服軟,甚至倒向自己乖乖聽話。但是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還就是不喫西方那一套,反正自己拳頭硬,大不了就是跟西方針鋒相對地幹。這就是西方和俄羅斯之間不休的爭端來源。

(普京)

當然,矛盾和爭端固然是少不了,但是以目前俄羅斯的綜合國力,無論怎麼樣他也不至於改變世界格局。目前的世界格局是怎麼樣的?不就是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嘛。「一超」指的是美國這個唯一的超級大國,「多強」包括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家。俄羅斯在上面這幾個強國裡面算是經濟實力最弱的那個,而且經濟發展速度還不快,論綜合實力俄羅斯也並不算很強。如果說將來有哪個國家可以改變世界格局,那麼這個國家有可能是印度或者中國,就是絕對不會是俄羅斯。俄羅斯唯一能改變世界格局的東西可能就是他的核武器庫了,不過核戰爭會讓地球沒有人類格局。

(俄羅斯洲際核導彈)

世界格局是一個長期形成的全球性的政治經濟秩序,所以它比較穩定,並不會因為一兩次小範圍的衝突而發生轉變。當前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也相對比較穩定,尤其因為美國還擁有一羣盟友幫助他共同維護當今世界格局,這也一定程度保證了當今世界整體的相對穩定。

但是世界格局並非一成不變,二戰之後世界格局發生過一次大的轉變,那就是蘇聯解體標誌著冷戰格局的結束,當今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或者說單極世界格局)由此形成。而目前,隨著中國和印度的不斷崛起,世界格局有可能再次發生改變,中國和印度都有潛力挑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不過在和平環境之下,世界格局的轉變必然是一個緩慢而漸進的過程,可能會耗費幾十年乃至半個世紀的時間。

總之就是一句話,世界格局是一個全球性的整體政治經濟秩序,他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並不會因為俄羅斯和西方之間互相驅逐幾個外交官而發生轉變。


謝謝邀請!世界格局包括政治格局、經濟格局、軍事格局。目前世界格局應該是多極化,實質上是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歐盟,進一步講是中、美、俄三國。歐盟不是單一國家而是聯合體。美國是政治、經濟、軍事大國;俄羅斯是政治、軍事大國;中國是政治、經濟大國,但軍事正在日趨大國。

從英國炒作雙面間諜案單獨挑戰俄羅斯來看,世界格局真的要變化了。英國不想居於歐盟內,要單獨成為一極了。還有一個總想恢復奧斯曼帝國的埃爾多安,這是後話。

特蕾莎.梅就任後極力推動脫歐,就是不想被歐盟捆綁和束縛,在多極化的世界格局中,要單獨成為一級,於中美俄並列。特蕾莎.梅近日也表態:「英國脫歐,使英國再一次強大」。做為「撒切爾夫人第二」的特蕾莎.梅和埃爾多安一樣,也想恢復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地位。

英國即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是核大國和二戰戰勝國。由於冷戰爆發,世界格局變成兩極。蘇聯解體後,變成了美國的單極世界。英國處處聽命於美國,或者說英國處處跟著美國,做為曾經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的大英帝國,心裡一直不是滋味。就在世界逐步演變為多極化後,尤其美國在敘利亞步步失利後,而特朗普不做任何反擊,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力大增,美國的單極世界己經不存在了。因此,英國借雙面間諜案來對抗俄羅斯,進一步彰顯英國的強硬和國際影響力。

從雙面間諜案炒作本身來看,並沒影響中美俄三國的世界格局,但英國卻脫穎而出。就在安理會敘利亞停火決議通過時,英國就曾放言:「如果敘政府軍動用化武,不排除英國出兵的可能」,顯得比美國都強硬。

3月14日,英國單獨驅逐俄羅斯23名外交官後,美國和歐盟並沒有積極響應,英國開始倒逼美國和歐盟。表面看是逼迫歐盟是選擇美國,還是選擇俄羅斯,實際上是讓美國和歐盟站在英國這邊。因為特朗普和普京私人「感情」不錯,普京當選後特朗普還打電話祝賀;歐盟的德國早就有與俄羅斯進行戰略和解的願望,這讓英國十分不滿。要知道制裁別國自己也同樣遭受巨大的損失,如果特朗普和歐盟與俄羅斯和解,憑英國自己絕不可能對抗俄羅斯的,英國脫歐會遇到更大阻礙,還會屈居於美國之下。

由於美國和歐盟自從烏克蘭危機後與俄羅斯的對峙,英國這麼堅決對抗俄羅斯,到讓美國和歐盟不得不跟隨英國驅逐外交官,否則的話被人們看做是無能和軟弱。從俄羅斯報復美國驅逐美駐俄外交官美國表示遺憾來看,美國當時無奈的心態。歐洲各國也只是驅逐幾名,也說明這些國家象徵意義大與實際意義。

英國選擇在俄羅斯大選時炒作雙面間諜案,其目的就是博得世人眼球,增強英國影響力。不過從務實的特朗普不想插手其它國際事務,一心想落實競選對美國人的承諾來看,下一步英好登場了。


所謂世界格局,主要就是又世界大國所左右的。比如冷戰時,美國和蘇聯就主宰就世界格局。現在蘇聯早已解體,但又出現了中國和俄羅斯這兩個世界性大國,所以現在的世界格局,正是由中美俄三國主導。這幾天世界就很不太平,東方中美爆發貿易戰,西方又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組團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此次西方國家的驅逐行動,又讓人們看到了當年冷戰的影子,顯然,這次的驅逐應該是有長期預謀的,絕不僅僅是因為幾個前俄羅斯間諜被殺這麼簡單,而且,到底是誰殺的都沒有拿出證據證明。鑒於美國在敘利亞排兵布陣,同時俄羅斯剛剛舉行大選,而世界盃又舉辦在即,顯然,英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國際上更加孤立俄羅斯,別忘了冷戰得開始,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的鐵幕演說。西方國家的驅逐,過將使歐洲地區的對抗升級,下一步,北約的軍事部署可能就又要東推了。如果雙方繼續以強硬的態度對待,而西方國家繼續擺出一副不講理的傲慢姿態,新的冷戰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拖垮俄羅斯,兵不血刃解決心頭大患,西方國家是有經驗的。

驅逐外交官而已,還沒到影響世界格局那麼嚴重。

這次外交風波的起因,不過是英國指責俄羅斯在倫敦暗殺了一名英俄雙面間諜。這個在外交上可以打打口水戰,驅逐一下外交官。但都沒有初級雙方最根本的利益。完全沒有衝突升級的可能。目前雙方還是比較剋制的。西方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有很多小國是無奈被裹挾進去的。這些國家明顯沒有要與俄羅斯發生衝突的意願。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也說了,有些國家明面上驅逐外交官,暗地裡卻來向俄羅斯道歉。西方並不是鐵板一塊。衝突升級的意願不到,且內部矛盾重重。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可以當做軍火展銷會,練兵場。和西方發生衝突絕對是場零和博弈。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發生軍事衝突。也不會影響世界格局。遠的不說,就說現在。俄羅斯在敘利亞,克里米亞和西方暗中較力。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樣都影響不了世界格局,何況只是驅逐外交官而已。驅逐外交官,在外交上也不是最嚴重的情況。往上還有驅逐大使,宣佈斷交呢。


不會的,只是一時的波浪而已。此次英美歐三方聯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表面上看是對神經毒氣事件的反應,實際上是沖著普京而去的。西方對普京是咬牙徹齒,但又無能為力。西方想通過此種方式,給普京當頭一棒,要是能把普京拽下來就最好!當然,這是西方世界的一廂情願,普京穩如泰山,堅不可摧!

只要普京在位,俄羅斯就不會亂。世界格局也就不會大的變化。第一,普京在國內支持率高達76%,有大量鐵杆粉絲支持,無人可挑戰其權威。第二,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會起作用。驅逐外交官只是外交方面有些損失,但不能動搖其根基。第三,對於叛徒的懲罰,在俄羅斯公民看來是合理的。出賣國家利益的人,是該沒好下場!第四,在野黨不成氣候,無法影響俄羅斯走勢。總之,這只是大海中的一小浪花而已,無法改變世界格局!


這是一場很考驗腦智商的外交遊戲。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為怎麼會有這一場政治遊戲。俄羅斯的雙面間諜在英國被人用毒謀殺。而這個毒又是一般的國家製造不出來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也能玩得出來。英國現在處於漸漸沒落狀態,如果時不時的出來刷兩下存在感,還有幾個人記得住英國人。而英國首相梅姨現在對英國的經濟也是束手無策,所以急需這個時機來轉移國內視力。

可以說俄羅斯剛好當了一次冤大頭,梅姨應當感謝俄羅斯。而特朗普這個美國總統,他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一心只想為實現自己競選時許下的承諾。但是特朗普的大嘴巴走傷害了北約盟友的心?,所以這個時候,美國作為盟主剛好適當的表個態,支持一下自己的小弟,安慰心靈創傷的北約盟友。

至於北約其他的國家,那完完全全是被趕鴨子上架,沒辦法的事情,想在北約混,還是得跟著老大走,德國,希臘還有歐洲許多國家還要(#‵′)靠俄羅斯呢,我們先不說經濟問題,單冬天給你斷掉天然氣,都夠他們喝一壺的了。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對於這個簡單的道理,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肯定是知道的。但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誰又能獨善其身呢?英國人自己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不足以對抗俄羅斯,所以只能拉上北約盟友了。而這些國家頂多就是表個態而已,不會真對俄羅斯怎麼樣。畢竟自己的國家利益還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個人覺得不會對世界格局產生影響。謝謝!


我的認為會的,這個外交風波不是有事實依據產生的風波,這是個政治陰謀,會加劇社會動蕩給帶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只要第三次大戰爆發,世界格局定會發生改變,國際新秩序必然產生,世界版圖必然也會重組,因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絕對不是原來的戰爭,它是災難性的戰爭,是人類毀滅人類的戰爭,所以美歐必須要為未來的戰爭買單,他們會成為人類不可饒恕的罪人的


我以前講過,這些西方政客的羣吠對俄羅斯耒說一根毫毛都不會少,地球照轉,這幾天俄羅斯的針對性軍演就說明問題,讓這些軟骨症患者清醒一下,在國家層面不講喉嚨粗,門腔響,而講拳頭有多硬,一羣鳥合之眾成不了什麼大事,如敢鬧事,俄羅斯求之不得,正等著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