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認為,人是由軀體和靈魂構成,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一次無靈魂的艱苦歷程,如果屍體保存完好,靈魂將重新返回軀體,死者因而復生。因此,他們千方百計地保護遺體,並儘力維持其生前原貌。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實踐,終於發明瞭木乃伊殮屍防腐法,在法老和平民中廣泛使用。據說,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和過程大體是:先從死者鼻腔內挖出腦漿,剖腹,除去心臟以外的內臟(另儲陶罐中),用椰棗酒和香料將胸、腹腔消毒洗凈,填進泡鹼布包,把屍體存放在乾燥的泡鹼粉裏40天,用以排出水份,然後取出體內的臨時填充物,改放泡鹼、鋸末、沒藥、桂皮等布包,縫合刀口,全身塗上一層松香溶液,最後用白亞麻布將指、掌、腳、軀幹依次裹好。整個製作過程大約需70天。這種人工防腐法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年來,埃及和西方醫務界一直在努力研究木乃伊製作方法的細節,可惜現在還有很多奧祕尚未全部揭曉。

  為了防止木乃伊腐爛,法老的陵墓一般建築在乾燥少雨的沙漠地區。公元前二十七至二十三世紀的陵墓集中在開羅西郊吉薩沙漠高地,即著名的胡夫大金字塔所在地。為便於守衛和保護木乃伊,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紀時的陵墓改建在偏僻的上埃及(埃及南部地區,包括開羅南郊以南到蘇丹邊境的尼羅河谷地)盧克索山區。由於棺槨多數包著金和銀,嵌著各式珠寶,還有許多隨葬品,因此自古以來就不斷發生盜墓事件。到公元前十世紀,為預防再盜,便將歷代被偷盜過的法老、王后、王親、祭司的40多具木乃伊聚集一起,重新包裹,置於新的棺槨內,祕藏在盧克索山區的一口深井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