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固态硬碟一般是给老电脑升级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选购作为主硬碟

一般来说,近几年的主板一般都有支持nvme的m.2介面,可以考虑买pm961这样的硬碟,当然啦,如果选择了这种硬碟,那操作系统最好使用Windows10

如果不是太了解,千万不要买一些国产固态,坑是真的多


2018年了,写个简单的固态推荐吧。

今年基本是64TLC的天下了,mlc盘方面也只有三星在照顾MLC党这群老顽固了,其他厂家都没MLC新品了。

首先是sata盘:首选神盘美光MX500,这个价位MX500一拳一个小朋友!

三星的860EVO,性能比MX500出色,但是对我们日常用户来说性价比一定是MX500牛逼。MX500我TM吹爆!

再次,现在淘宝有美光1100这些oem货卖,群友开车家1800买到了2TB的!天呐,足以装下一艘航母!推荐垃圾佬买,但是不推荐小白买。小白还是奉持「买的放心的理念就好」。

再简单点评一下,三星的东西性能基本不需要担心,一直以来的问题都是贵,现在居然比其他盘便宜,买爆啊!!淘宝480元

浦科特M8V,兄弟,你开始用sm2258了啊,你的马喂呕呢???按照浦科特以往M7V的表现来说,性能和性价比应该不会坑,淘宝价格差不多,现在又贵又没特色,不推荐!

MX500,贼便宜,实话,镁光在我心里的印象挺漏尿的,但是这个MX500(现在测试结果出来了)性价神盘!硬体方面跟浦科特M8V还有其他主流盘差不多的配置,64TLC+SM2258,和同是400元级别的A400和TR200一比,直接干爆。对干500多的主流盘也基本不虚,固件优化也还OK。总之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今年,本萌妹就吹MX500!其他我啥也不干。另外镁光这次似乎BX300也能用?仅仅是能用吧,虽然MLC噱头有了,但是初步测试似乎性能不是很好,且JD只有120G版本,镁光就只是来处理一波存货吧。同理镁光1100也是,便宜得要死,性能嘛,能用级别。适合需要大容量的机佬。差不多,就这样了,其他一些固态我看不上眼。比如说tr200,2CH主控,这玩意什么B样自己心里没点B数么,上一代A100那么辣鸡,这一代收了浦科特以为东芝应该牛逼了,还特意去奶了这货,结果弄出来什么破比东西。刚发售的时候和545S一样贵,脸皮真厚,现在掉价到400了,和A100还有闪迪加强版一个尿性。原以为你东芝收了饥饿鲨之后应该有很大进步至少要赶上浦科特,结果你.....你,你继续啊!我已经快要生气了。545S。跟浦科特差不多的配置,64TLC+SM2259。SM2258和2259都是4通道支持LDPC的主控,差不多的,颗粒方面,inter是自产,浦科特惯例买的东芝颗粒。所以硬体配置方面其实差不多,测试后也许可以看出固件优化对性能的影响【已测试,负载测试被按在地上艹了】。淘宝450元,但是问题在于,现在英特尔要发票保修了,这就没意思了,谁还特意去搞发票啊,麻烦不说,玩意发票丢了呢。那这样只能JD买,JD那个价格,只能说inter一路走好。金屎顿A400,晚研发一年的玩意还比上代UV400要渣。哈哈哈,现在是5月6号了,别人家新品都卖半年了,小顿顿不知道还在干嘛。一众小牌厂商......没有存在感,再见,祝翻车。

nvme盘:960EVO天下无敌!我TM吹爆!

现在淘宝960EVO,PM961PM981,m9pe这些价格基本差不多540元,但是960有官方质保啊!而且按固件尿性,三星一般都是最强的那个。纸面数据来说M9PE强过960EVO强过760P。760P这个垃圾就别拿出来说了,压力测试直接被按在地上艹......其次去买PM981 SM961。差不多就这样。对了,XG3之类也可以考虑考虑,XG3性能不错,但是后续型号我关注得不多,可以自行了解。三家主流厂家的NVME盘是M9PE,inter 760P,970EVO(刚上市),这些全是新的64TLC产品。测试中性能970EVO(类似于PM981)性能最强,最次的是760P,被踩进厕所了。JD价格方面M9PE最便宜,700,760P居然是800块,虚高了。淘宝才卖600。综合看M9PE性价比最高。NVME盘已经很快了,实际用起来的差距实际感觉一般不会很大。760P再见,我最恨的就是发票质保,本身就没什么出色的,还要整那么麻烦,连最基础的寄过去就给老子修都做不到。


我看很多人都给你推荐硬碟了,估计你也挑花眼了。我来说点别的吧。你是做设计的,应该有很多需要保存的重要的数据资料,建议这些资料单独备份到其它存储器上,比如一个支持RAID1的小存储盒子。固态硬碟不是你长久保存重要的陈年的数据的地方,你就把固态硬碟区当做工作区,不要当做长久的存储区。


【饥饿鲨 Arc 100苍穹系列】饥饿鲨(OCZ) Arc 100苍穹系列 240G 固态硬碟 【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东芝DTS325】东芝(TOSHIBA) Q系列 256G 2.5英寸 SATA3 SSD固态硬碟(DTS325)【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英睿达CT240M500SSD1】英睿达(Crucial)M500系列 240G SATA3固态硬碟(CT240M500SSD1)【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三选一,喜欢哪个就买那个,够简单粗暴么

前言:

ps:2020年第一篇固态硬碟重磅出击!此回答汇聚了各种DIY固态硬碟可能出现的疑问,我不能保证此回答是最强的,但绝对是我用心搜集整理的!!!

先来了解一下固态硬碟的基本参数

以下分享截选:来自【微信公众号:ADATA威刚】

原文作者:【微信公众号:ADATA威刚】原文链接:「技术干货」DIY装机选购指南——固态硬碟

感谢作者的分享!!

1、容量

在硬碟购买时首先选择的肯定是容量,作为传统机械硬碟的替代者,SSD的主要功能依旧是存储,存储空间大小是它的本质。绝大多数用户都会首先把系统和常用软体安装到固态硬碟。普通家用办公用户,120G容量固态就可基本满足系统和常用软体安装的需求。

对于需要安装游戏及大型软体的用户,又想要体验SSD带来的高速快感,则至少需要240G以上容量。建议80~100G划分作为系统盘,毕竟有很多游戏和软体在安装时会对系统盘写入数据,剩余空间可以用于安装游戏或大型软体。

以30G一个大型游戏来计算,240G SSD 可以安装4~5个游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建议预留30%以上闲置空间,这样可以使固态性能表现更加稳定。

2、介面

SSD常见有MSATA、SATA和M.2 三种介面。SATA介面最为常见,传统2.5寸SSD基本都为SATA介面。

MSATA介面是SATA介面的轻薄简化版本。

威刚SX300 MSATA固态硬碟

M.2介面分为Mkey和Bkey两种,同时兼容SATA和PCIe通道

M.2也被称作NGFF,一开始主板上有Bkey插槽也会有Mkey插槽,为有更大兼容性,就出现很多固态使用BM key介面样式,兼容两种形式插槽。现阶段全新主板多为Mkey插槽,同时兼容SATA和PCIe通道。

3、速率

SSD常见速度有,SATA1速度1.5Gb/s 、SATA2速度3Gb/s、SATA3速度6Gb/s 、PCIe3.0x2速度16Gb/s、PCIe3.0x4速度32Gb/s,换算成介面理论速度 MB/s 可以除以8。

理论数据表

以一个3.5G大小的系统镜像为例,ADATA SU800 SATA固态硬碟只需7秒钟就可完成传输,XPG S11Pro M.2固态硬碟只需1秒就可完成传输,而传统机械硬碟则需要超过35秒。

再次感谢公众号作者的分享!!!


喜欢笔记本的可以参考一下我这篇

如何选购笔记本电脑?

固态硬碟是完全使用快闪记忆体颗粒制成的,也就是U盘、SD卡这类产品的储存介质。内部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所以防震防摔效果好。此外,功耗也更低、发热、噪音也更小。

根据快闪记忆体颗粒的不同,大概分为SLC、MLC、TLC,三者的主要差别就是使用寿命越来越短,但都小于机械硬碟。不过正常使用电脑,即便是TLC材质也可以满足一般电脑3到5年的使用周期。

笔记本电脑用户优先选择M.2固态硬碟,台式机的用户一般购买SATA3介面固态即可,稍微好一点也可以M.2介面的固态硬碟,不过要看下主板上是否有M.2介面支持,但如果你想要极致得性能,也可以选择U.2 和PCIE介面的固态硬碟!

在小文件的读取速度上,固态硬碟要远比机械硬碟高。而开机实际上就是一些小文件的读取,所以固态硬碟可以做到开机速度远超机械硬碟。

2020年还买机械硬碟是否过时??

www.zhihu.com图标有哪些巨好看的机箱??

www.zhihu.com图标游戏本能不能当成商务本用??

www.zhihu.com图标

慢慢买,

不花冤枉钱!!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