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羅爾事件很偶然,相信也和很多人一樣,是從微信朋友圈鋪天蓋地的轉發里被動關注到的,可能是由於我天生有點反社會反人類性格,所以對這種刷屏轉發有一丟丟敏感,尤其是多個不同圈子的網友轉一篇文章這種情況。

初點進去看了看,情真意切,是一個父親記錄女兒治療白血病的故事,再多花了一些時間看了看事件背景,發現和某家公司的捆綁宣傳相關,也就是轉發一次,該公司定向捐助1元錢給患者家庭,按道理說,商業社會,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利往,以前的xx山泉什麼買一瓶捐一分給希望工程,有大量類似的例子,本也無可厚非,但這件事捆綁的主體卻是患病兒童,讓我有了一絲的不快,本來兒女得重病,家人應該忙裡忙外,這位父親倒挺閑庭信步的在網上和公司一起附帶做做營銷,雖然目的可能是為了籌錢,但這種做法並不值得提倡,因為仔細閱讀羅爾之前的一些文章,他自己曾以不想佔用社會資源為由拒絕了輕鬆籌之類的眾籌平台,甚至也拒絕了一些基金提出的捐助請求,但隨後反手又和這家公司聯手來了這麼一出,只會讓人覺得籌錢救女的重要急迫性反而不如營銷轉發來的重要。

所以我當時我在朋友圈匆匆貼了自己的觀點,對這種捆綁患兒的轉發營銷表示不滿,而且事實上,大量的朋友圈刷屏和討論,這佔用的社會資源一點不比上眾籌平台或者公益基金來的少。

事情本來可能也就這麼過去了,結果到了下午,羅爾被爆有三套房,一套深圳南山,兩套東莞,還有車,接著深圳兒童醫院也發公告,表示患兒總花費20餘萬,截至11月底,家庭自費部分3萬6千。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追根求底的人,於是花費了一點午休時間,收集整理了一些可信資料(來源於和羅爾打過交道的人或者他親口自述),大概得出的事實情況如下:

(來源1)

(這位是羅爾打過交道的某知乎大V的敘述,由此可見,3套房2輛車是真的,但深圳那套產權情況「可能」是屬於前妻,這裡打個問號是因為有些信源提到有產權爭奪,是否完全屬於前妻暫未可知,東莞2套房和2輛車應該是真的,所以大抵上,羅爾不算那麼富,但也不是那麼窮。

談完了家庭底子,也談一談白血病治療情況,首先白血病並非什麼不治之症,很多人對白血病的認知還停留在幾十年前

兒科微博大V歐茜醫生已經在朋友圈闢謠:兒童白血病是一類可以治癒的疾病,下圖的數據(來源於歐茜醫生朋友圈)顯示,早在2000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5年的生存率就將近80%,而現在患兒的生存率會更高。

在首屆兒童精準醫學國際論壇,上海市兒童醫院的蔣慧教授就曾經說過:「標危患兒的治癒率可達到90%,而總的治癒率可達到80%以上。而目前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治療和研究方面,國內外基本上是同步的,並無太大差距。」 (來源2)

其次關於白血病的治療費用情況

文章顯示,羅一笑三次住院的總費用為204244.31元,其中醫保承擔168050.98元,自付費用為36193.33元,三次平均自付費用佔總治療費用比例為17.72%。由此看出,對於白血病患兒,需要自己承擔的費用貌似並不多。那羅一笑母親今天向南都記者表示,自入住重症監護室以來醫藥費每天1~2萬,真的靠譜嗎?

  蔣主任針對這份「說明」做了講解:儘管具體政策有所不同,各地醫保對白血病治療費用的覆蓋比例都是比較高的。就上海而言,白血病的醫保報銷也能達到70、80%。這裡面4000多一支的自費藥物培門冬酶注射液,是用於高中危白血病的長效化療藥物,最多2支一個周期。如果病情允許,也可以使用醫保目錄內的普通注射液,這種更為便宜。如果數字屬實,第一階段8萬多的治療費用在合理範圍內。一方面社保會覆蓋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要根據病人實際情況來判斷。(本段來源於醫聊家微信公眾號)

  據了解,上海市兒童醫院每年也會接診大量的白血病兒童。一般來說,需要慈善基金進行援助的,往往是一些社保不能覆蓋的人群。對於這類人群,不同基金的要求也不一樣,肯定需要辦理相關的手續,來證明符合援助標準。而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今年6月,廣東省印發《完善城鄉大病保險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將大病保險保障對象擴大到全體職工,全省大病報銷比例不低於50%,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來源2)

雖然深圳兒童醫保現階段報銷了羅一笑小姑娘的大部分費用,自己自費的款項只有不到4萬塊。但是病情越重,自費的項目就會越來越多——如果大家注意到那位醫生公布的羅一笑社保記錄,就可以發現一個很多人忽略的事實:羅一笑醫保累積交納剛滿71個月,而按照深圳少兒社保的規定,連續累積交納達72個月以上,報銷額度為100萬,但是72個月以下者,報銷額度只有20萬。但羅一笑家在11月底為她付出的醫藥費,不多不少剛好過20萬。

如果他們家沒有加保其他的保險,這很可能意味著,雖然前面深圳少兒醫保為他們家負擔了絕大部分的醫療費,但羅一笑小姑娘在12月份的醫療費用,因為超出了醫保報銷限額,ICU一天一萬起的費用,就得全部由羅家來支付。就是這一個月的節點,涉及到很多的錢。

再者,白血病治療未來到底要多少錢?誰也給不出準確數字。而且因為深圳的醫療水平相對非常一般,甚至沒有真正運轉起來的專科腫瘤醫院。所有很多父母的選擇是去廣州治,而異地社保報銷比例就會降到70%,再加上的社保外用藥,一般大家會估計這個費用應當為總費用的50-60%左右。小姑娘已經去做了配型,配型的目的是骨髓移植,那麼需要自付的金額,大約或會在15萬-30萬之間。

當女兒再一次進了ICU後,羅先生感覺到了比以前更大的經濟壓力——以前國家出的錢,現在得自己出了,而且花得還更多。更何況,醫療支出遠遠不止醫療費,還有營養費,交通費等等。而且一旦配型成功做骨髓移植,以後長期的抗排異藥物費用,每月也是要數千元的 (來源1)

從目前得到的資料和分析來看,羅一笑小朋友在扣除醫療費用報銷之後後續的上限治療花費應該在30-50萬左右,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大概的預估,截至十一月底家庭自有的花費在3萬6千。

寫到這,突然發現略微有點尷尬,好好的人間大愛,真情,親情怎麼寫著寫著又變成了談錢。。。(/ □ ),我也想知道,導演,這段掐了別播。

好的,我們繼續,這筆錢(後續所需預估)說小不小,說大不大(東莞一套公寓的錢),但就羅爾目前的情況來看,緊一緊還是能負擔的起的,兩輛車一年保養開銷花費也得4-5萬了吧,且羅爾的朋友圈不少媒體大v,老闆,按照量子力學「泡利圈子不相容原理」,能在一個圈子玩得開的,一般生活水準不至於相差特別大,特別需要指出的事,羅作家之前文中提到的已有花費什麼1-3萬一天,有誇大的嫌疑和對一線城市醫保水平和政策的不實宣傳(畢竟一共才花了3萬6,這是2016年的3萬6,不是1986年的3萬6),再加上之前的那些文章的微信打賞,已經私加羅先生好友微信發的紅包,至少就目前的節點來看,資金壓力並不大,甚至可以說截至目前為止毫無壓力。

所以這件事到最後,

引用知乎 @尹欣 先生的話:一個岌岌可危的中產小文人,原本似乎是想站著賣文換打賞,結果用力過猛被當成了窮途末路跪著求捐……一地雞毛,各種尷尬。

我也願意相信羅先生的初衷,估計他也沒想到這件事發酵到這麼大的程度,騙子也許談不上,但這件事做的並不體面。

最後我想談談一個好的公益項目具體應該是怎樣的,而且有人會追問,我們關注的是羅一笑的病情,和他的家庭狀況有什麼關係?這裡統一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作為公益籌款項目,程序正義是非常重要的,什麼叫程序正義?

程序正義源於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所謂的「看得見的正義」,實質上就是指裁判過程(相對於裁判結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對於實體結論而言)的正義。

簡單說就是我們做事情不能光追求事情最後是否被解決,而且還應當注意做事情的過程是否公平正義,要知道,全球有70億人口,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獨立的發生,再小概率的事情乘以龐大的人口基數必然會批量大量的發生,小概率如白血病,中國有400萬患者,小概率如癌症,2015年權威統計顯示,我國5年內診斷為癌症且仍存活的病例數約為749萬,所以不僅有我們朋友圈看到的羅一笑小朋友,還有羅一笑旁邊病床的小妹妹,小弟弟,還有千千萬萬的患者,看的見的,看不見的,任何醫院的血液科,癌症科都擠滿了人,其中很多來自農村,城市邊緣人口的人群。需要救助的人群何止千千萬萬,但社會的救助資源總體是有限的,這其中的矛盾就需要通過程序的正義去實現。

程序的正義保證了救助的高效,可複製,可良性循環發展,也保證有限的資源合理高效的配置到最需要的人群手裡,而且程序的正義性也能維護捐款人長期對該項目的信任和支持。所以評估受捐人的實際情況非常重要且必要。這不是對羅先生一家的苛刻,我隨機在網路搜索了一些助學項目的新聞。

其中都會提及受捐助人的家庭背景和收入情況,況且權利和義務從來就是對等的,不能說你收到了大家的捐助還有權不公布自己的基本家庭情況,這和公民隱私權受保護並不矛盾。

當然,程序的正義包含很多方面,合理評估收捐人背景和條件只是其中之一,還有比如善款落實情況,受捐家庭後續的報道等等。

慈善和捐助不是一場秀,秀完了,熱鬧就散場了,是需要一個長期的,可持續性的,良性發展的程序和機構去保障和落實的。

最後,祝羅一笑小朋友,還有千千萬萬和羅一笑一樣遭遇不幸的小朋友早日康復。

來源1:zhihu.com/question/5314

來源2:jinhua.gov.cn/art/2013/

來源3 :jinhua.gov.cn/art/2013/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