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自2012年通過綠建築自治條例以來,引來正負兩極的評價,

許多人認為現在的景氣談環保太不切實際,但站在社會責任和永續環境的角色,

政策若不走在前頭,未來將失去的更多,那是一個我們無法挽回態勢.

 

在綠建築自治條例當中,引起最大紛爭的無疑是第三類建築:工廠類建築,
高雄是不折不扣的工業城市,整座城市擁有超過萬棟的工廠,
工廠養活了整個大高雄,而在
2012/07以後,要求所有新建的工廠,
皆應有
1. 太陽能屋頂 2. 雨水回收設施 3. 省水便器 4. 隔熱項目 5.生活雜排水回收 6. 親圍籬設施….等項目,
相對於一般工廠興建,的確會增加不少成本;然而,對於環境劇變,
以及當今國際走向降低環境破壞的生產條件下,調適於環境的這個方向,仍是顯而易見的趨勢。

 591771462693 


位於高雄市湖內區的金華興公司,為製造金屬輪框的傳統產業公司,
新建廠房適逢綠建築自治條例適用之時,除了一切需符合自治條例的規定之外,
金華興公司,更使用現今最新的太陽能板結合建築結構技術
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
將原本作為工廠屋頂浪板,以太陽能板取代,太陽能板不只是有發電的功能,還是建材;
並和一般金屬浪板堪用十年相比,太陽能板建材可使用二十年,並兼具發電的功能。根據統計,
每年可產出
15萬電,減碳91公噸,電力售台電收入約80萬一年,20年收入約1600萬。

 591771415494 

 

而導入太陽能作為建材的趨勢,逐漸被市場所重視,在歐洲各個大型的公共建築上,
都能看見屋頂或窗戶即是太陽能板的案例;將太陽能的功能附著於建材,不但能省下再建的成本,

馬公第三漁港光電廊道 The 3rd Fishing Port Gallery 

馬公漁港所設置的涼亭,也是BIPV的案例之一!(圖片摘自:http://www.flickr.com/photos/dans180/8684874515/)

 

德國慕尼黑溫室,採用透光太陽能板,並作為屋頂之建築結構。

也將太陽能的應用更加廣泛,另外,也因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通過,

民間業者能看見未來成長的市場,而開啟業者開發更多元、更具競爭力的產品。

IMG-20130927-WA0001 


591773998726 

因為綠建築自治條例通過,明確指出市場導向趨勢,激勵業者開發和研發綠建材等產品,

讓業主能有更多選擇,產品也更加符合使用者端。 相輔相成。

 

除此之外,工廠通風、採自然光,白天減少開燈需求,而通風的環境,
讓員工上班更加健康活絡,員工身心健康,工作效率自然提高;
一棟健康的建築,不只是整棟建築的指標,實質帶給使用者健康有機的環境,更是綠建築所帶來的最大價值.

591783814199 

工廠上方,安裝了雨水回收管線。

 
金華興公司負責人表示,這間金屬公司已深根台灣數十載,屬於傳統產業之一,
在得知興建廠房需符合綠建築規定之後,便和從事相關產業的公司,討論關於綠建材的想法,
並和太磊公司討論BIPV的構想,透過中研院技術研發,而有了現今工廠不只是屋頂也是太陽能板的工廠建築.

591783106377 

 

591783077989 

一個對的政策,除了需要市議會的支持外,帶頭首長的觀念,更是關鍵,

圖左:建管處長 黃志明。

 

又說,綠建築工廠實質負擔的總花費僅七成,剩下的三成,
來自中央和地方各專案的大小補助,而太陽能售電的費用,
也能增加收入,當然這並非最主要興建的主因.面對國際市場,
碳足跡已是國際間的規範,對於他們大宗的外貿市場,在生產線上減少碳排放,是企業必走的道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