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营眷村,再生高雄能量!

 

左营眷村,这片完整的移民历史聚落

因政策规划,这片聚落面临拆迁的命运。

 

在认为这个区块,

适合作为高雄文创产业园区的条件下;

而发起了保留想法,并进一步协助申请为文化景观,

同时考量军方对土地回收的利益想法,

以及市民对于此区块的情感和产业理想,

提出了容积银行、土地交换…等具体作法,

并建议市府,不仅只是保留空间,更应学习北京798、宋庄,

甚至是柏林KREUZBERG、哈克夏社区,

利用即有的场域,便宜租金和水电,出租给文创工作者,

让此处自然发展为文创聚落。

 

当然,国防土地释不释出,包含有许多技术层面的问题,

然而,也不禁反思,当今高雄市民,对于土地情感,

以及高雄历史建物,保留意识抬头,

包含中油宿舍、黄埔新村,皆已全数保留,

而这由里到外保留的事情,并非文化一件事,而是横跨多个面向的发展,

市府对于保留到发展这个议题,应有更未来性和产业性的讨论,

赋予更全面性发展的政策讨论,更可以视为主要产业来扶植,

若以这样的方向积极拓展,相信会汇集更多类似发展,

遇到阻碍的人才或是案例浮出!

 

旧聚落发展,绝对不只是保不保留的问题,

而是一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得面对的经历,

持续的拆掉再建,或是不断的都市更新,皆并非唯一的选项,

高雄虽然是个新兴城市,数十年过去了,正也面临了区域新旧交替、

以及迎接新观念的时刻,城市的精彩,正因为历史的堆积,

所带来的形形色色!

 

高雄市是三军唯一皆有驻地的城市,军事文化给予的城市元素,

是城市精彩不可抹灭的元素之一,荒废三年的左营眷村文化园区,

对许多高雄人来说,仍是最亲切的记忆,

更蕴孕出许多知名的国内人才,散落在全国各地,

高雄市拥有一流的硬体的建设,软体的实力还不及世界性,

左营眷村,绝对能扮演才能累积的宝库,创造城市能量!

 

德国柏林,现成为全世界城市能量的佼佼者,

不同于中国大陆城市的高速的硬体发展,以带动产业齐发,

柏林采取一种开发人的态度,来重建东西柏林!

 

柏林早在二次大战及冷战时,体无完肤的被侵占和攻略,

合并后,许多闲置空间及城市一种遗弃复苏的气氛,

意外成为许多艺术家落脚的地方,柏林市政府看见这股潮流,

顺势以政策强化和鼓励,在推波助澜之下,

许多因应需求而生的工作室及重要的人才,从全世界吸过来,

柏林并未对老旧公寓或是不符现代发展的都市空间,束手无策,

反而聪明的利用艺术家,借力使力的都市更新!

 

文创的产值,并非如同一个工厂,能在预估的时间,

达到预期的产值,或是开发一个商场还是建案,快速的达到经济成长,

靠人的行为文化所培养起的产业,是流水般的产业,

短时间看不见他的侵略性,时间久了,划过的痕迹和效应,

却能滋养一个城市长长久久。

 

20多年过去了,柏林并未有如同北京、上海、东京、伦敦,

还是纽约等大城市,拥有新颖摩登的摩天大厦,

千篇一律的地标,不过也是布兰登堡或是国会大厦,

不张显低调的城市能量,却汇集了世界级的人才于城市中生活开发,

因为人而有的城市进步,城市文化,是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地标。

 

城市的友善,包含对待历史和过往废墟的思考,

左营眷村,一个因为军港而承载扩张的聚落,高雄市政府,

应不难赋予想像和想不通解决的办法!

 

 

我们邀请全国的人,一起来想想,我们该怎么让园区永续且精彩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