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因杜甫的詩句“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而記住了成都的別稱“錦官城”,但是卻很少有人記住爲成都博得“錦官城”名號的蜀錦。在很多人眼中,蜀錦早已如古詩一樣,成爲歷史的絕響。其實不然,蜀錦自誕生以來,就一直以蜀之名,爲蜀揚名,和蜀同步。錦官城是蜀錦的主場,也是蜀錦的秀場,蜀錦已在這裏“秀”了兩千多年,雖然有時步履闌珊,但是卻要在錦官城裏“錦”行到底。

  “天下錦繡出蜀錦”幕後的歷史

  “蜀,葵中蠶也。”這是《說文》中對蜀的解釋。在很長時間裏,神州大地,“蜀”一直和“蠶”劃等號。說起蜀國,就會很自然的聯想到絲綢。而在古代,提起中國,外國人就會想起陶瓷、絲綢和茶葉。這中國古代的“出口三大件”,是我們的國家形象之一。而在很長時間裏,這一“國家形象”一直由蜀錦來捍衛。

  錦是最高端的紡織品,中國古代名錦蜀錦、雲錦、宋錦、壯錦並稱“四大名錦”。雖然四者並稱,但是他們卻是不同“輩份”。後三大名錦,都是在明清時期成型、成名。而這時的蜀錦早已經歷過“巫山雲雨”, 甚至在杜甫作下“花重錦官城”的詩句以前,蜀錦就已功成名就——蜀錦是其他三大名錦的師承,如果把其它名錦比作武俠小說中的門派,那麼蜀錦就是少林寺,就像張三豐師出少林而創立武當而成武林大派。雲錦、宋錦、壯錦都分別從蜀錦中學到了織錦技藝而成爲一方名錦——天下錦繡出蜀錦。

  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蜀錦畫

  蜀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那時是中國織錦業的發軔期。中原各國鄭、衛、齊、魯皆產錦。在天府之國,心靈手巧的蜀國人也發明瞭精美的蜀錦。但是因爲巴山和秦嶺的阻擋而不通中原。中原人不知蜀錦之美,蜀國人不知中原織錦市場之大。各地方織錦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態勢。但隨着地域交流的加深,類似褒斜道、連雲棧等古棧道的修建,讓中原先進的織造工藝隨着古道西漸,改進後的蜀錦也開始蠶食中原廣大的市場。

  秦國東進函谷關統一六國後,用焚書坑儒的舉動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而幾乎在同一時期,蜀錦東出褒斜道、連雲棧古棧道,開始了蜀錦一統錦鏽的旅程。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將司馬錯伐蜀,結束了古蜀國開明王朝的統治,在今天的成都建立蜀郡,蜀錦織造開始大盛;到漢朝時,朝廷更是在成都設立了官辦織錦機構、專管織錦的官員,至此成都開始被稱爲“錦官城”,博得了“錦城”之名,而環繞成都的錦江,因有衆多民衆在其中洗濯蜀錦而得名。成都開始“吾家有錦初煉成”。

  圖爲後人對出土於尼雅遺址的古蜀織錦“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複製品

  從漢時開始的絲綢之路,奠定了古代東西方貿易的基礎。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蜀錦都是中國絲綢出口的主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蜀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張名片。

  諸葛亮和蜀錦不得不說的故事

  在漢代,蜀錦雖然有一定發展,但是在全國卻並不十分有名,真正讓蜀錦“博得身前身後名”,成爲中國織錦業名片的,卻是緣於一個人“嘔心瀝血”的舉動。這個人便是諸葛亮。諸葛亮有句名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他治理蜀國的心路歷程,也是他發展蜀錦織造的真實寫照。

  三國雖然鼎足而立,但蜀國卻是力量最小的一支。諸葛亮是一代名相,爲了加強國力,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但是曹操、孫權也是一代雄主,他們招募流民,分封土地,推行屯田,迅速兵精糧足。三個國家用的是一樣的招數,於是誰的土地多,誰的國民多就是決定因素。顯然,這一點上蜀國不佔優勢。要想立於不敗之地,那諸葛亮就得出奇招。諸葛亮手上的奇招就是蜀錦。

  花樓木織機

  中國的古代統治者向來重家抑商,手工業者向來就是他們眼中的二等公民。就算是有“天下英雄,曹、劉”之名的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權也不能免俗。諸葛亮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審時度勢,他從漢代大儒揚雄的《蜀都賦》中“爾乃奇人,自造奇錦”的詞句中明白了世人對蜀錦的驚歎;從稅收報表中得知了蜀錦已成爲益州的支柱產業後,不但沒有像曹、孫二人一樣重家抑商,把手工業看成不務正業,反而下達《言錦教》,讓蜀國從上到下都知道:“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惟仰錦爾耳。”在頒佈官文後,他又設立錦官,創立了官、商、民聯辦的織錦機構。甚至在自己的官邸周圍植桑樹八百株爲示範,號召農民植桑養蠶,爲蜀錦織造提供原料。爲了給蜀錦的銷售提供保障,借南征孟獲之機,他向西貫通了身毒古道,維護通行東南亞和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向東重修了漢初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毀掉的秦嶺古道,爲蜀錦搶佔中原市場提供了保障——蜀錦讓中國的紡織業第一次從旁門左道上升到了國家利益的高度。

  大批的蜀錦遠銷魏國,用敵國人的腰包來充實自己的財政收入,連魏文帝曹丕也發出“前後每得蜀錦,殊不相似”的感嘆——蜀錦成爲了強國富民的保障;劉備東吳招親取孫策之妹爲妻,用蜀錦作爲聘禮;諸葛亮南征孟獲,把織錦方法傳授給西南少數民族,作爲“攻心計”——蜀錦成爲了一種外交手段;送到了東吳的蜀錦,促進了東吳的織織業的發展,最終在東吳的首都所在地,現在的南京,誕生了“四大名錦”之一的雲錦。西南少數民族在蜀錦的基礎上苗族發明瞭“武侯錦”,侗族發明瞭“諸葛錦”,而壯族則發明瞭“四大名錦”之一的壯錦——蜀錦成爲了中國織錦業的黃埔軍校。

  蜀錦作爲中國最爲古老的織錦,他的頑強生命來源於它與時俱進的基因:在秦漢之時,它以富於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的紋樣博得了全國人民的喜愛;在隋唐之時,它又用鮮明亮麗的色澤,雄渾壯美的意境,靈活多變的紋理契合了那時兼容幷包的時代精神;到宋代時,社會成爲了文人社會,這時的蜀錦又搖身一變成爲素雅柔和的典型;至明清之後,經濟中心南移,雲錦、宋錦崛起後,蜀錦失去皇室垂青後,一度迷失,但是很快,蜀錦藝人放下了自己織錦“老大“的身架,吸收了江南織錦的製造工藝術,把自己對生活和自然的熱愛融入織錦之中,讓蜀錦最後一次放出異彩,織造出了“清末三絕”之稱的“月華錦” 、“雨絲錦”、“方方錦”。 1908年,在巴拿馬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17年,在南洋博覽會上奪得國際金獎;1937年,在美國紐約的萬國博覽會上獲得“東方美人獎”——蜀錦在海外小試牛刀讓所有人驚豔,然而自此以後,我們再也看不到它在國際舞臺上的表演。

  全套蜀織錦工藝流程展示

  它再一起吸引起人的目光時,是在2006年,被評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成爲了瀕危物種。

  四大名錦之中,南京雲錦因爲固守“皇家織物”的標籤,在皇權逝去,經歷了近百年的低迷後,近年來以奢侈品的身份出現在公衆面前,成爲名貴的代名,可謂“成也皇家,敗也皇家”;廣西壯錦則依託於壯族,曾經融入了壯族人民的生活起居,然而當商品經濟無孔不入的滲透進每個壯族人生活時,壯錦也正慢慢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壤;蘇州宋錦,則早已成爲了過眼煙雲,織物只能在博物館中得見,工藝也只偶爾出現在“四大名錦”的對比中。

  “天下錦繡出蜀錦”,這是蜀錦當年吸引世人目光的原因;“決敵之資,惟仰錦爾耳”,這是蜀錦當年被大力推廣的緣由。然而蜀錦以前興盛的依據,不足以成爲現在生存的藉口。當今,我們必須下決心加以保護和引導,努力尋找到蜀錦作爲一個產業要流傳下去的理由。如果這理由不夠充分,那麼蜀錦,這個中國織錦業的里程碑,或許會成爲中國織錦業的墓誌銘。如果理由足夠充分,順應歷史大勢和市場經濟的潮流,則將別開生面,迎來中國織錦業的又一個春天。

  這個理由是什麼呢?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尋找吧。

  來源:成都方誌(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