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黑白魚專輯:古今名人讀書法

信息時代,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及資料,我們常常面對一系列的難題,比如說,看過的書,書中的內容記不住;想用時,找不著;這是讀書方法的問題!上一期給大家分享了葉聖陶先生的三步讀書法,這一期跟大家分享馮友蘭先生的十二字讀書法,相信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馮友蘭先生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從七歲開始讀書,對怎麼讀書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總共十二個字,可以歸納為四點:

1、精其選

2、解其言

3、知其意

4、明其理

先說精其選。古今中外的書籍浩如煙海,但在馮友蘭先生看來,「大多數的書其實就像報紙上的新聞一樣,有些可能轟動一時,但是曇花一現,不久很快就過去了」「有永久價值的還是少數」。他主張把書分為三類——要精讀的、可以泛讀的、只供翻閱的。

哪些書才是值得精讀的呢?馮友蘭先生認為「我們看見古代流傳下來的書,大部分都是有價值的」,因為古人的書「也有許多沒有價值的,不過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沒有為歷代群眾所推薦,在時間的考驗上落了選,被刷下去了」。這些書有些也許還會被刷下去,「不過直到現在為止,它們都是榜上有名的」。

心裡有了這個數,可以隨著自己的專業選定一些需要精讀的書。這就要一本一本的讀,一段時間內只能讀一本書。一本書讀完了才能讀第二本。

再說解其言。什麼叫解其言?就是要讀懂它的文字,文字就是它的語言。語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別。就中國的漢語,籠統地說,有現代漢語,有古代漢語,古代漢語統稱為古文。詳細地說,古文之中又有時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兩漢的古文,有魏晉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這叫語言文字關。攻不破這道關,就看不到關裡面的情況,不知道關裡面是些什麼東西,只在關外指手劃腳,哪是不行的。要攻破這道關,要做許多準備,要用許多工具,如字典和詞典等工具書。

第三, 知其意。中國有句老話:「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思是說,書上寫的總要簡單一些,不可能像他說的哪樣啰嗦。語言總離不開概念,概念對於具體事物來說,總不完全合適,不過是一個大致輪廓而已。言不盡意的困難在於,即使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得,也不見得理解者書人的意思。這就是強調知其意的重要性。

第四,明其理。理是客觀的道理,意是著書的人的主觀的認識和判斷,也就是客觀的道理在他的主觀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觀和客觀之分,理和意就不能完全相合。人總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觀上的反映、體會和判斷,同客觀的道理總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錯誤。所以讀書只知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於為前人的意所誤。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會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當然也是主觀的,也不可能完全合乎客觀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較、互相補充、互相糾正。這就可能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意。這個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處理事務,解決問題。好了,讀書讀到這個程度,就算是能夠現學現用,把書讀活了。會讀書的人能把死書讀活,不會讀書的人能把活書讀死。把死書讀活,就能使書為我所用;把活書讀死,就是使我為書所用。能夠用書而不為書所用,讀書就算讀到家了。

以上是馮友蘭先生的十二字讀書法,下一期跟大家分享余秋雨先生的讀書方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