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里,我们认识了在墨西哥谷地里最初的文化萌芽和前古典期里最重要的宗教仪式中心——奎奎尔科。随著公元前100年奎奎尔科最终被遗弃,墨西哥谷地的前古典期也随之结束了,这里的人们开始背井离乡,迁往了临近新兴的另一处城市,而这座城市将会在古典期孕育一个真正的帝国,将它所代表的古典文明传播到更遥远的地方……

之前的部分请见:

前阿兹特克时代的墨西哥谷地(1):祖先

前阿兹特克时代的墨西哥谷地(2):起源

众神诞生之地

没有一篇历史文献记载了统治特奥蒂瓦坎的是什么民族,也没有一篇文献记载了特奥蒂瓦坎历史上的统治者名字。这座城市的历史已经远远超出了墨西哥谷地最早史籍所记述的范围,就连现在的我们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建造了如此宏伟的都市。在墨西卡人自己看来,仅仅凭人力是不可能建造如此伟大的城市的,只有创世之初的巨人才能修建。那时众神齐聚于特奥蒂瓦坎,创造了至今还在照耀著这个世界的第五个太阳。这也是这里得名的由来「众神诞生之地」(Teotihuacan)——这座城市在那一个时代的名称也早已无人知晓。

特奥蒂瓦坎的太阳金字塔(Pyramid of the Sun)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6米,共有5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

拨开层层历史的迷雾,上世纪以来的考古学发现让我们能用新的眼光看待这座墨西哥历史上最伟大的城市。但即使是这样,有关特奥蒂瓦坎早期的历史依然是一片谜题。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这里已经出现了小型的统治者,随著公元前1世纪希特尔(Xitle)火山喷发吞噬了奎奎尔科(Cuicuilco)这座早期墨西哥谷地的中心,奎奎尔科的难民开始朝著这座城市迁徙,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这座城市的人口在每个世代里都翻了一番。

特奥蒂瓦坎的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塔基规模为150米×120米,4层塔身高46米,体积为38万立方米,以100万吨左右的泥土和砂石堆砌而成

大致在公元150年,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们完成了太阳金字塔(Pyramid of the Sun)和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的修建,这也是这座神殿城市强盛的开始,在随后特奥蒂瓦坎成为了墨西哥谷地新的宗教中心。祭司统治者和贵族共同管理著这座城市,巨大的城市中阶级和阶级之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差不多在这一时期,特奥蒂瓦坎也开始向墨西哥谷地以外的地区施加自身的影响……

远征蒂卡尔

公元378年1月14日对于玛雅城邦蒂卡尔(Tikal,当时被称为穆塔Yax Mutal)来说并不是什么平静的一天,在这一天来自特奥蒂瓦坎的军队在「生火大将」(Siyaj Kak,他的另一个翻译是「吸烟的青蛙」)的率领下攻破了这座城市并献祭了城市的统治者「美洲虎之爪」(Chak Tok Ichaak,360-378年在位)在这次军事行动后,一位来自特奥蒂瓦坎的王子「卷鼻王」(Yax Nuun Ahiin I,379-404年在位)成为了蒂卡尔新的统治者。通过这次远征,特奥蒂瓦坎成功控制了玛雅核心地区人口最多,实力最强大的一座城邦。

为了纪念蒂卡尔的统治者「暴风雨天空」登基而树立的蒂卡尔第31号石碑,石碑上的武士装束有著很明显的特奥蒂瓦坎风格,石碑中央的人物就是「暴风雨天空「,而两侧按照玛雅雕塑风格被雕刻的这两位武士是他来自特奥蒂瓦坎的两位父王

这一时代的玛雅是成百上千个相互独立而又互相争权夺利的城邦集合体,将近一千万的人口散布在恰帕斯(Chiapas)至宏都拉斯(Honduras)之间的热带丛林里。蒂卡尔(Tikal)、卡拉克穆尔(Calakmul)、卡拉科尔(Caracol)和帕伦克(Palenque)这样的大型城邦通过联盟和附庸的形势控制著周边的小城邦。为了获得羽毛、玉石和黑曜石这样的珍贵资源,自4世纪开始,特奥蒂瓦坎开始对玛雅地区施以自己的影响。

玛雅城邦科潘(位于今天的宏都拉斯)的第一任统治者雅克斯·库克·莫的雕像,据传说他是来自特奥蒂瓦坎的一名贵族,不过根据他遗骸的锶-90分析,他很可能只是特奥蒂瓦坎的一个当地玛雅盟友

根据在卡米纳尔胡尤(Kaminaljuyu)、贝坎(Becan)和蒂卡尔(Tikal)等地发现的特奥蒂瓦坎手工艺品我们推测,特奥蒂瓦坎已经征服了一些像蒂卡尔这样的玛雅城市,并控制了他们的贸易。特奥蒂瓦坎按照自己的意志在蒂卡尔乌夏克吞(Uaxactun)、科潘(Copán)和基里瓜(Quiriguá)这些低地城邦任命本王朝的统治者,蒂卡尔是特奥蒂瓦坎在这一地区统治的中心。在特奥蒂瓦坎的扶持下,蒂卡尔迅速崛起并成为玛雅地区无与伦比的超级大国,直到和玛雅世界的另一强权卡拉克穆尔(Calakmul)爆发战争……

众神之城

现在是时候来谈一谈特奥蒂瓦坎这座城市本身了,它是因何令人惊叹,又是因何而如此伟大。

特奥蒂瓦坎城区中心区域平面图,黄色区域为「死者大道」( Avenue of the Dead)

大约在5世纪左右,特奥蒂瓦坎进入了自身发展的强盛时期,从墨西哥谷地到宏都拉斯的科潘都能看见特奥蒂瓦坎风格的器物。通过对墨西哥中部黑曜石矿脉的控制,特奥蒂瓦坎还在经济上控制了墨西哥中部地区,通过建立殖民地及卫星国,特奥蒂瓦坎的控制范围几乎覆盖了整个美索美洲文明区。而这座城市也达到了其发展的巅峰,40多平方公里的城区中分布著超过10万-15万居民,是美索美洲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的神殿城市。

特奥蒂瓦坎遗址区总平面图

在美索美洲,大型定居点是以一种被称为「神殿城市」(Temple city)的形式而存在的。大型的祭祀及礼仪中心是一座城市中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君王和最高层的祭司也居住在这里;更次一级的贵族和僧侣居住在神殿的外围,他们也享用自己的小型礼仪中心;接著是手工艺者和社会上的各个阶级,他们构成了这座城市的最外圈;而宗教活动的最主要参与者——农民则并不居住在城市里,他们散布在这座城市方圆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村庄社区中,在固定的时日才前往这里进行朝拜。

蒂卡尔的城市广场及美洲虎大神殿(Temple of the Great Jaguar)在特定的宗教节日,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都会云集于此参加宗教活动

作为墨西哥地区最大的神殿城市,以「死者大道」(Avenue of the Dead)及其两旁的一系列宏伟建筑物为中心,拥有600余座金字塔的特奥蒂瓦坎以其强大、富有及其作为宗教圣地的神圣感赢得了美索美洲所有民族的尊敬和敬畏。说著不同语言、处于不同阶级的人们在一座以网格布局的整齐都市里分享著同一种文化,共同建设这座伟大的城市。

特奥蒂瓦坎的羽蛇神庙(Temple of the Feathered Serpent)高度仅次于太阳和月亮金字塔,巨大的石质雕像深深的锚固在裙板形体之中,令人叹为观止

特奥蒂瓦坎的真正伟大之处,并不是在于它征服了多少城市,而是在于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像特奥蒂瓦坎一样达到如此高的城市化程度,也没有一座城市能像特奥蒂瓦坎一样对周边地区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中美洲唯一一座集各项功能于一身的大都市,特奥蒂瓦坎将来自不同地区的居民成功的统一于自己的文化之下,通过商业和武力,又将这一文化扩展至更远的地方。文化上的征服比军事上的征服更加持久,也更为深远,因此在美索美洲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一座城市能在威望和影响力上超越那个时代的特奥蒂瓦坎。

特奥蒂瓦坎时期,一种被称为「斜面-裙板」(Talud-tablero)的建筑样式被广泛使用并在之后扩展到中美洲文明的大多数地区,这也是后来中美洲金字塔的典型建造方式

衰落

在持续了超过四百年的繁荣与辉煌之后,和大多数的美洲文明一样,由于某些不知名的灾难,特奥蒂瓦坎这座伟大的城市也终于开始了它衰落的进程,自从公元600年后,这里的雕塑开始退化,人们似乎也不将这里当作宗教首都了。这座城市的废弃似乎不是一瞬间的,而是在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挣扎后才被废弃的。

特奥蒂瓦坎用于祭祀丰收女神(Great Goddess of Teotihuacan)的农事神庙(Palais de Tepantitla)壁画,描绘的是手中流出涓涓细流滋润大地的母亲女神

为什么人们要放弃这座正处于巅峰的城市?在特奥蒂瓦坎晚期的壁画中,描述军事的内容占据了更多的画面,可能是伴随著军事贵族的崛起。这座城市也许是因为内乱而被放弃的,在那一时期的遗址中也发现了纵火的痕迹。但不能被否认的是:在这座城市发展的晚期,特奥蒂瓦坎的社会经历了动荡。

魁札尔蝴蝶宫(Palacio de Quetzalpapálotl)当时的城市可能到处都充满了彩绘,大多数颜色是红色和白色

对环境的破坏也可能是特奥蒂瓦坎衰落的原因之一。在特奥蒂瓦坎,所有建筑的外表和地面都以石膏涂白,在今天的尤卡坦地区,玛雅人用传统方法烧制石灰,所需木材的用量是10倍以上的石灰石用量。为了获得炭炉所需的碳,特奥蒂瓦坎的工匠们干脆直接放火烧林,接下来所发生的就是河流干涸,水土流失,农业歉收,暴乱四起。这座伟大的城市最终在650年遭到了遗弃——如今特奥蒂瓦坎遗址附近的不毛丘陵和荒山可能就是这个假说的一个证明。

不管怎么样,这座伟大的城市就如同美索美洲历史上一切辉煌过的城市一样衰落了。人们离开了这座伟大的城市,散居在这座城市的村庄里,这座城市的一切辉煌和荣耀,都被掩盖在历史的迷雾之中了……

特奥蒂瓦坎的雪花石雕像

特奥蒂瓦坎的遗产

尽管特奥蒂瓦坎的居民放弃了他们伟大的城市,但是文明在这一地区却从未消失。在今天的墨西哥中部,特奥蒂瓦坎的继承者们在公元650年至900年的这一动荡时期里瓜分了特奥蒂瓦坎的遗产。伟大的传统文化仍将在这些地区不断发展,并最终经过筛选,重新移植到下一座伟大的都城——图拉

阿斯卡波察尔科(Azcapotzalco)

在以特斯科科湖区域为中心的墨西哥谷地,阿斯卡波察尔科是特奥蒂瓦坎在这里的主要继承者。在特奥蒂瓦坎时代,阿斯卡波察尔科可能是特奥蒂瓦坎的殖民地或者卫星城。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紧靠大湖又给城里的居民提供了相当多的水产资源,因此在当时它所面临的困境要比特奥蒂瓦坎少很多。

阿斯卡波察尔科(Azcapotzalco)相对于特奥蒂瓦坎(Teltihuacan)和奎奎尔科(Cuicuilco)的位置

在特奥蒂瓦坎被遗弃后,它的大量居民也随之迁徙到阿斯卡波察尔科,这也带来了阿斯卡波察尔科的人口膨胀。在特奥蒂瓦坎被遗弃后的一百多年里,阿斯卡波察尔科一直是这里人口最多的城市和最重要的仪式中心。这里的人们也继承了特奥蒂瓦坎时代所留下的艺术和手艺,但不同的是他们有著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在公元10世纪后,随著图拉(Tula)的兴起并成为墨西哥中部新的中心,阿斯卡波察尔科也逐渐衰落并最终被废弃,特奥蒂瓦坎时代遗产的最后继承也随之消亡了。

乔卢拉(Cholula)

复原后的乔卢拉大金字塔部分塔基

乔卢拉(在纳瓦特语中,乔卢拉的意思是「避难所」)的历史几乎和特奥蒂瓦坎一样古老,在公元前200年乔卢拉就已经有定居村落了。在特奥蒂瓦坎时代,乔卢拉是特奥蒂瓦坎非常重要的卫星国/盟友。乔卢拉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仿造特奥蒂瓦坎建立的。在特奥蒂瓦坎衰落之后,凭借当地优越的火山土壤和对今天瓦哈卡(Oaxaca)地区贸易通道的掌握,乔卢拉完全有能力独自建立自身的财富和影响力。

乔卢拉大金字塔的复原,金字塔塔底边长450米,总体积445万立方米,几乎达到了胡夫金字塔的两倍

在美索美洲,乔卢拉的地位非常重要,巨大的乔卢拉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Cholula)体现了乔卢拉作为当地宗教仪式中心的地位。作为世界上体积最大的人造建筑物,乔卢拉的大金字塔被后来的阿兹特克人称为特拉奇瓦尔特佩特尔( Tlachihualtepetl,意为「人造山」)乔卢拉金字塔的兴建时间要早于特奥蒂瓦坎的日月金字塔,在这以后的公元2至8世纪它仍将不断接受加工和扩建。

历经岁月的痕迹,如今已经很难分辨乔卢拉大金字塔的原型,和这座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工建筑物相比,游客是显得如此的渺小。金字塔的塔顶就是西班牙人修建的济世圣母教堂

在古典时代的末期,乔卢拉遭受了一场非常激烈的动乱,建筑物被弃置,人民也离开了这座城市。后来的托尔特克人(Toltec)占领了它并将它予以重建。乔卢拉在此后一直保持著墨西哥中部宗教中心的地位直到1519年,在那一年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攻入了乔卢拉城内,乔卢拉大屠杀(The massacre of Cholula)后,西班牙人在已经变为废墟的乔卢拉金字塔塔顶修建了济世圣母教堂(Iglesia de Nuestra Se?ora de los Remedios,1666年完工)乔卢拉的故事也如同这座教堂下的大金字塔一样,被埋藏在一层西方文明的面纱之下……

霍奇卡尔科(Xochicalco)

霍奇卡尔科(Xochicalco)城内的蹴球场,这是这一地区最早的蹴球场遗址

如果说特奥蒂瓦坎的衰落有什么外部原因的话,南方莫雷洛斯(Morelos)山谷的军事强权霍奇卡尔科的崛起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作为连接墨西哥谷地和巴尔萨斯河谷(Balsas River valley)的战略要地,位于商业大道上的霍奇卡尔科在特奥蒂瓦坎没落的同时凭借自身优越的地势和对武力的崇尚扩张了自身的影响力,阻断了特奥蒂瓦坎与其黑曜石产地的贸易联系。

霍奇卡尔科遗址的中央广场

霍奇卡尔科人将自己的城市修建在数个易守难攻的山顶平台上,城防工事被依托层层叠叠的山坡修建起来。宗教礼仪中心、贵族居所和蹴球场修建在几个被整平的山顶台地上。在所有的建筑之中还包括一座羽蛇神殿(Temple of the Feathered Serpent)根据记载,为了庆祝历法新的轮回和制定新的历法,霍奇卡尔科的统治者曾在这里召开过一次全体美索美洲历法学者的大会。

霍奇卡尔科羽蛇神殿(Temple of the Feathered Serpent)上的装饰

霍奇卡尔科在强盛时的居民人数约有2万人。到了9世纪末,可能是由于内部骚乱,这座伟大的城市也最终被人们遗弃在了山谷里。

埃尔塔欣(El Tajín)

埃尔塔欣(El Tajín)和其所代表的古典时期维拉克鲁斯文化

特奥蒂瓦坎的衰落引发了这一地区的权力真空,和南方的霍奇卡尔科一样,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维拉克鲁斯地区(Veracruz)的埃尔塔欣也是在这一时期崛起并成为影响墨西哥东北部的强大势力。

埃尔塔欣所处的维拉克鲁斯地区在传统上属于托托纳克人(Totonac)的文化区域,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在7世纪特奥蒂瓦坎衰落之后,埃尔塔欣迅速崛起并成为控制墨西哥湾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直到公元1200年随著奇奇梅卡人(Chichimeca,在这里代指一切野蛮人)的入侵而最终被遗弃。

埃尔塔欣的壁龛金字塔

「塔欣」(Tajín,西语中的j发[x]音)是托托纳克人信仰中的雷神。埃尔塔欣城内最为著名的建筑是壁龛金字塔(The Pyramid of the Niches)金字塔七级台阶的每个垂面上都设置了环绕金字塔的窗型壁龛。另外和所有的美索美洲文明一样,埃尔塔欣的居民也对蹴球(Mesoamerican ballgame)这一种富有宗教意味的竞技运动十分热衷,光是塔欣城内的蹴球场有17座之多,在所有美洲城市里无出其右。

埃尔塔欣城北的一处蹴球场


纪年表

公元前300年——在特奥蒂瓦坎(Teotlhuacan)出现了早期的统治阶层

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奎奎尔科西南阿胡斯科(Ajusco)山脉的希特尔(Xitle)火山发生了大面积喷发,熔岩瞬间淹没了几乎整座奎奎尔科城。城市的幸存者只得背井离乡,迁往特奥蒂瓦坎

公元100年——特奥蒂瓦坎的居民们完成了太阳金字塔(Pyramid of the Sun)和月亮金字塔(Pyramid of the Moon)等宏伟建筑的修建

公元200年——玛雅南部佩滕(Petén)地区的城邦蒂卡尔(Tikal,当时被称为穆塔Yax Mutal)开始崛起,试图取代埃尔米拉多尔(El Mirador)成为这一地区的霸主

公元4世纪——为了获得珍贵的贸易资源,诸如碧玉、羽毛或美洲虎皮,特奥蒂瓦坎开始在政治和经济上对南部的玛雅地区施加影响,试图控制这一地区

公元400年——来自墨西哥谷地的武士—商人在玛雅南部的卡米纳尔胡尤(Kaminaljuyu)建立了一块特奥蒂瓦坎风格的飞地

公元378年——特奥蒂瓦坎蒂卡尔发动远征,蒂卡尔的统治者「美洲虎之爪」(Chak Tok Ichaak,360-378年在位)被杀死。一位来自特奥蒂瓦坎的贵族「卷鼻王」(Yax Nuun Ahiin I,379-404年在位)成为了蒂卡尔新的统治者

公元5世纪——特奥蒂瓦坎进入其鼎盛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处于统治地位,通过对资源储量丰富的黑曜石矿脉的控制,特奥蒂瓦坎还控制了这一地区的贸易。特奥蒂瓦坎的人口达到了10—20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公元411年至456年——著名的"暴风雨天空"(Sihyaj Chan Kawiil II,411-456年在位)统治蒂卡尔,在背后宗主特奥蒂瓦坎的不断扶持下,通过扶持傀儡国,委派王室成员统治和孤立战败者,蒂卡尔在玛雅的核心领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霸权。蒂卡尔的人口达到了7万而它通过联盟所控制的人口则达到了40万

公元537年——为了争夺玛雅的霸权,玛雅世界的超级大国蒂卡尔和玛雅地区的另一座强大城邦卡拉克穆尔(Kalakmul,当时被称为卡安Kaan)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冲突。战争将会在接下来的数百年里波及玛雅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牵扯到当时的绝大多数城邦

公元562年——卡拉克穆尔的统治者「天证」(Sky Witness,561-572年在位)成功策反了蒂卡尔的主要盟友卡拉科尔(Caracol,当时被称作奥什维察Oxwitza)在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后卡拉克穆尔的军队最终攻陷并洗劫了蒂卡尔,蒂卡尔被迫在接下来的一百三十年中臣服于卡拉克穆尔的统治

公元6世纪中期至公元7世纪——在击败了蒂卡尔成为玛雅世界的唯一霸主后,卡拉克穆尔也随之达到了其荣耀的顶峰。全盛时期的卡拉克穆尔控制著约8000平方公里的辽阔领域,仅是卡拉克穆尔一座城市的居民就达到了6万人

公元583年——坎 伊克夫人(Lady Kan Ik,583-604年在位)成为了帕伦克(Palenque,当时被称为拉卡姆哈Lakamha)的统治者,她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玛雅第一位女性统治者

公元615年至公元683年——帕伦克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帕卡尔一世(Kinich Janaab Pakal,615-683年在位)统治著这座城邦。作为当时玛雅西部最强大的城邦,帕伦克在这一时期不论是建筑、艺术还是文化上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公元600年至公元650年——在遭受了不知名的可怕灾难后,居住在墨西哥谷地的人们被迫放弃了特奥蒂瓦坎这座伟大的城市。特奥蒂瓦坎开始衰弱并在之后的数百年里被完全抛弃,仅剩下宏伟的建筑和无数的谜题……

公元650年——在特奥蒂瓦坎衰落之后,位于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Morelos)山谷中的军强大事城邦霍奇卡尔科(Xochicalco)凭借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和发达的贸易繁荣了起来

自公元672年起——由于没有了像特奥蒂瓦坎这样强大敌手的压迫,玛雅地区的许多城邦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人口急剧增长,更多的财富和商业路线也被创造,古典期的玛雅文明也达到了它的黄金世纪

公元7世纪中期——不甘臣服的蒂卡尔开始向卡拉克穆尔的盟友城邦进攻,借此反抗卡拉克穆尔的统治,第二次蒂卡尔—卡拉克穆尔战争(Second Tikal–Calakmul War)爆发了

公元682年——六-天空夫人(Lady Six Sky )成为了玛雅城邦纳兰霍(Naranjo,当时被称为萨阿尔Saaal)的统治者

公元695年——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蒂卡尔的军队击败了来犯的卡拉克穆尔军队,历经一百三十余年后,蒂卡尔终于从卡拉克穆尔的统治下得到了独立。自此以后,交战双方之间实力的天平开始渐渐向蒂卡尔倾斜

公元8世纪初期——卡拉克穆尔的战败导致了这一地区的权力真空。帕西翁河(Pasión River)流域原先属于蒂卡尔的附属城邦双柱城(Dos Pilas)和邻近的城邦阿瓜特卡(Aguateca)合并成为双都王国派特克斯巴吞(Petexbatun Kingdom)直至公元741年,派特克斯巴吞王国已经控制了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通往瓜地马拉高地以及演帕西翁河到乌苏马辛塔河(Usumacinta River)的贸易路线

公元720至公元744年——一场发生在莫塔瓜河流域(Motagua River)玛雅城邦科潘(Copán,当时被称为奥什维蒂克Oxwitik)和基里瓜(Quiriguá)之间的战争最终演变为了其各自盟友蒂卡尔和卡拉克穆尔之间的第三次大战。蒂卡尔最终击败了其宿敌卡拉克穆尔取得了胜利,重新获得了玛雅地区的霸主地位

公元9世纪至公元13世纪——位于墨西哥湾沿海的托托纳克人(Totonac)城邦埃尔塔欣(El Tajín)进入其繁荣时期。埃尔塔欣的人口超过两万,是当时维拉克鲁斯地区(Veracruz)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公元800年至公元1000年——伴随著人口过剩、干旱、食物短缺和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位于玛雅核心地带的玛雅诸城邦开始了漫长的衰弱过程。核心地带的社会崩溃是如此的彻底以至于在这之后的玛雅文明永远的远离了古典期的玛雅文明中心地带。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古典终结期」(Classic Maya collapse)

公元9世纪末——霍奇卡尔科被它的居民所遗弃,具体原因可能是内部动乱

公元795年至公元909年——随著城市的衰落,乌苏马辛塔河流域的玛雅诸城邦,例如帕伦克雅克齐兰( Yaxchilan,当时被称为帕钱Pa Chan)开始停止在石柱上刻写铭文来表示纪年。其他城邦很快效仿,纳兰霍在820年、卡拉科尔在849年、蒂卡尔在869年……最后一个在石柱上记日的玛雅城邦是托尼纳(Toniná,当时被称为波波Popo)日期是909年1月15日

约公元950年——除了贝里斯(Belize)和坎佩切(Campeche)地区的海岸和河岸遗址以外,几乎所有的南部、中部低地地区的玛雅城邦都被废弃了。商路开始绕道,人群开始撤离……蒂卡尔、卡拉克穆尔和帕伦克这些古典时代盛极一时的城邦也慢慢被埋没在雨林之中,等待著千年后人们的再次发现

约公元900年——一批游猎部族自北方迁徙而来,征服了今天的墨西哥中部地区。在和这里原先居民的相处过程中,他们由野蛮步入文明,掌握了自特奥蒂瓦坎时代遗留下来的先进文化,以图拉(Tollan)作为都城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两百年后,他们因在艺术与文化方面的伟大成就而被后人冠以了「托尔特克人」(Toltec,意为手艺人)的名号


参考资料:

《La Civilizacion Azteca》 George Clapp Vaillant

《Handbook to life in ancient Maya world》 Lynn V. Foster

《1491:New revelations of the Americas bofore Columbus》 Charles C. Mann

《世界建筑史:美洲古代卷》(上) 王瑞珠

Teotihuacan - Wikipedia

Great Pyramid of Cholula

墨西哥的美洲文化(5):后蒂奥蒂华坎时代的军事强权--霍齐卡尔科

墨西哥的美洲文化(6)--埋葬在西方文明下的乔鲁拉

墨西哥的美洲文化(9):雷神之城--埃尔·塔辛

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官网:Museo Nacional de Antropología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