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溫泉小鎮項目。 圖片由永嘉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提供

  在去年全省山海協作工程推進會上,永嘉縣與浙旅集團簽訂了總投資60億元的楠溪江國際旅遊度假區項目,該項目投資體量居全省第三。

  自2007年永嘉與甌海確定山海協作幫扶關係以來,兩地山海協作工作有序開展。10多年來,甌海共計幫助永嘉50多個貧困村和薄弱村發展村級經濟,尤其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村莊整治、舊村改造、美麗鄉村建設和扶貧幫困等多領域開展協作,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經濟協作關係,形成多方位合作格局。

  風生水起

  “一園多點”格局形成

  爲促進兩地山海協作工程實體化運作和重大項目落地,去年6月永嘉-甌海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管委會成立,管委會實行虛擬化機構、實體化運作方式。

  經過前期篩選,“一園多點”項目有下步投資計劃表,其中‘一園’項目投資共計16億元,採取多種合作方式投資建設;‘多點’項目共計37億元,待產業園聯席會議確定後,完成第一批資金投入。永嘉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負責人說,山海協作方的甌海和省級層面對此都將有資金扶持,前景令人期待。

  加快編制產業園區的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等,科學合理確定園區的各項功能佈局,提升園區整理管理服務水平。“一園”(三江街道甌窯小鎮)方面,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開展甌窯文化博物館及遺址公園建設前期工作,目前正在進行控規調整。“多點”方面,南陳溫泉小鎮項目位於雲嶺鄉東北部山區,規劃總面積約1.5萬餘畝,總投資約30億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設一期主題酒店土建工程和高端木屋區房屋基礎工程。

  珍溪生態養生產業園項目位於沙頭鎮珍溪流域,規劃面積約2萬畝,總投資約10億元,是以生態和養生爲主要特色的森林養生公園。目前已經打通水巖景區遊步道隧道,已經基本完成水巖水利景觀工程建設。四海山原生態野生鐵皮石斛示範園、巖頭麗水街風景區等其它點正在有序推進項目建設。

  精心謀劃

  協作內容遍地開花

  積極拓展山海協作工作內容,包括農旅合作、醫療援助、探索成立山海協作助學基金等等。

  去年8月,省內首個山海協作助學基金“永嘉-甌海山海協作工程慈善公益基金會”成立,首期募集資金40萬元,舉行“真情100”助學結對儀式,組織代表和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人士爲70名經濟困難家庭的孩子送上愛心款和禮品。

  結合“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行動,甌海5家單位分別與永嘉5個村結對,積極幫助各村謀劃發展項目,目前已到位援助資金達15萬;雙方暢通兩地農產品貨源渠道,打造線上線下聯動,實現農超對接,甌海老供銷超市、農信鄉下人網絡平臺都將設有楠溪土特產專區進行售賣,實現農超對接,真正形成互聯網+、超市+的農超經濟。

  堅持以項目爲王理念,將充分考慮甌窯小鎮經濟效益,綜合運用開發運營模式,全面優化項目佈局規劃。積極謀劃引進上市企業主導的甌江慢城、櫻花小鎮、甌窯小鎮生態花海、古玩一條街等一大批項目落地產業園。目前,有花海項目和甌江漫城項目已入駐甌窯小鎮,總投資超10億。

  升級版本

  領域力求縱橫馳騁

  不斷拓寬兩地合作領域,加強在文化、旅遊、生態、農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點對點的協作模式,完善兩地協作機制,實現部門鄉鎮村企間的溝通會商機制要進行全面完善和落實,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山海協作模式。

  結合產業園自身特色,積極植入文化、旅遊、生態類項目,引入社會資本運營模式,注重項目招大引強,高標準打造園區產業建設。加快推進以博物館和遺址公園2個產業園核心區重點項目,在園區周邊範圍內配套建設一些民生項目。“多點”方面,將突出差異化發展,做強主題旅遊產品,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爭取把永嘉-甌海山海協作生態旅遊文化產業園建設成爲省級有特色有亮點有成效的示範區。

  區域合作意義在於深入實施山海協作工程,有利於發達地區拓展發展空間、“騰籠換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有利於加快發展地區借力發展、“築巢引鳳”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經過聚力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無論是甌窯小鎮的持續發酵還是各個點上的吸引眼球,在美麗建設的同時給周邊的老百姓帶來一撥又一撥的紅利,爲永嘉的全域旅遊和鄉村振興等起到引領示範效應。

  來源 溫州日報

  通訊員 湯海鵬 趙訓

  編輯 葉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