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毕业后,我越来越懒得打文章纪录生活。

喔不,其实刚退伍没工作那阵子也还打得满勤的,从上班工作开始,就越来越少,平常会觉得上班很累,放了假又觉得该把握时间玩...像以前这样坐在电脑前打文章沉淀心情的事就显得没这么重要。

其实我还是常常会有许多的感想,在当下会想纪录下来,我可能真的越来越懒了,现在趁此机会再来一吐为快。

一直以来纷扰不休,有关社会新鲜人的工作起薪为「22K」的议题,我很有意见。

记得高中时,有一回国文课作文,老师要大家为社会普遍为「七年级生」冠上「草莓族」这样称呼的现象,来写一篇论述。

详细写了什么我忘了,我只记得通篇我都持反对论,并将结果推向大环境的影响,这种结论老师还颇为赞赏。

这个论调我到现在也仍未改变。

一位我过去相当欣赏的音乐人,罗大佑先生,说22K是实习费,又说年轻人被「宠坏」了。22K的立意本是实习费没错,但业界的惯老板们早已不约而同将这个价码当成起薪;再者,假若如他所说,请问,是谁宠坏的?

天下文化的那个高什么希鬼均的,说领22K要怪自己,因为自己不够格领到40K。请问,郭冠X、谢启X、退役将领之流的烂人,已经对社会毫无贡献,还可以爽领由人民纳税所出、远超过22K的退休金,是年轻人的错吗?

 

无知的长辈们总会说,我们年轻人草莓族,吃不了苦。

以前的工厂三班轮班,「朝九晚五」更是上班族的代名词。

现在的工厂每天工时12小时,用「加班」名义来规避劳动部那些白痴规定的基本工时,不加班就等著被约谈,再不加班就等著走人。

每天站著做事12个小时,长期的疲劳让生活品质归零。

放个假想花钱犒赏自己,买点东西、吃大餐还要被无知长辈们靠杯说都不存钱,要想未来的事。

本意是把工作从头到尾负责办好的责任制,变成打完下班卡继续做事做到死,「责任」制被无限上纲到如此诡异。

如此牺牲换来的不是晋级加薪,而是永远停滞不前但购买力越来越低落的工资。

以前20公斤桶装瓦斯600元上下,我上个月刚叫一桶,890元。

以前一公升汽油25元上下,现在33up。

以前鸡腿便当一个50元,现在最起码要70以上,如果还在50元的,份量都小到可怜。

以前便利商店的保特瓶饮料一瓶15元,近来悄悄的17、19、22...现在25元一瓶不等,内容量还有变小的嫌疑。

以前一片CD300元上下,现在400元以上。

以前一把Gibson Les Paul Standard约55000,现在要80000。

以前认真工作个几年,会有自力买房的念头,现在只能期待父母帮忙或是中乐透。

 

无知的长辈们啊,今天咱两代立场互换,你确定你们吃得了苦,你确定你们一点抱怨都不会有?

你们不像年轻人一样好高骛远,因为你们没得选,你们活在资讯封闭的年代,你们不知道什么叫Internet,不知道什么叫Bluetooth,只好默默的做一些劳力工作,正好搭上外资大量涌进台湾,制造业欣欣向荣的年代,创造了「经济奇迹」还以为是自己的功劳呢。

结果碰到工资更低产能更强的中国跟东南亚,你们束手就擒,看著工厂西进、南进,台湾接单,他国制造,什么屁办法都没有。

利润下降后,老板就拿员工开刀,减薪裁员,拼命的cost down,一个国家消费力最强、为数最多的劳工阶层薪水少了,消费行为也会连带减少,造成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变差,商家生意变烂,内需市场严重萎缩,接著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寿险业跟银行,那些对社会根本没有产值跟贡献的行业,大家好像在一个地方把钱搬来搬去,某些房仲跟寿险业务可以年薪百万,但是整体国民的财富并没有增加,没本事出国的可怜人只能留在台湾ㄐㄧㄚˇ ㄙㄞˋ。

 

无知的长辈们说,大学生满街跑,文凭无用,不如学一技之长,好好进修自己。

请问广设大学是年轻人的主意吗?无知的长辈们不是最喜欢说「我们以前想念书还没钱呢」吗?现在大家都有机会你们却又反过来靠杯说大学生没用。

今天广设大学已经是个事实,变成大家都有机会念书,所以你不跟进,就少别人一项经历,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当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继续升学时,你自然而然会把升大学当成人生的首要目标。

说大学文凭无用,要有一技之长,请问现在的技职教育在干嘛?一样在拼升学,高职生与专科生毕业不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考统测或插大让学校有榜单可以臭屁。

今天年轻人就要十项全能,领低到爆的工资,原地踏步不多充实自己的年轻人就是懒惰、不知长进;长辈们碰到新玩意儿,就丢一句「那是你们年轻人的东西」,两手一摊,不会用也不想学,偶尔有一两个奇葩学会了还会被冠上「活到老学到老」的美名,何其怪哉!

而撇开技职教育的学生,光说老师,那些老师就几乎都是一群废物。

以我本人念的科系,号称技职教育的「应用中文系」来说,里头的老师却都只有理论跟研究,根本没办法告诉我要怎么在业界「应用」中文,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只能窝在学校,没办法在业界生存的「老师」。

至于其他属于技职教育科系毕业的学生们,扪心自问,是否毕业进入职场后,几乎都要打掉重练呢?因为老师跟业界落差实在太大了!

这些论点我都跟我父母亲讨论过,他们悉数认同。事实上「无知的长辈们」这称呼我并未包括他们俩,因为他们从来没把我当成草莓族。

无知的长辈指的是,自我感觉良好、挑起世代对立、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既得利益者们。

 

以前有人说我这样想太激进、极端,但我觉得我该为七年级生如此据理力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