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德国曾表示希望在明年之内达成中欧投资协定,为双方企业带来更多机遇。根据《金融时报》10日最新报道,中欧已经就这一协议确认了目标日期——正如德国此前所言——在2020年之内达成共识。

  换言之,这一份历时多年的中欧协定将在明年“开花结果”。对此,欧洲理事会将其称为中欧经济合作的“重大突破点”

  据悉,中欧双方承诺将在2019年里就此协议进行探讨,并且会在公平竞争、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高水平的投资协议”。此外,双方将“加大努力”,在关键问题上获取共识。不难看出,在中国的努力之下,欧盟的态度已经出现了转变。

  近年来,欧元区的发展每况愈下。德国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德国制造业订单同比下降8.4%,萎缩情况远比预期严重,再加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德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的前景并不乐观。

  更糟心的是,法国偏偏在这时候遇上了黄背心运动。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欧盟来说,一旦德、法这两个“经济发动机”停转,整体欧元区的经济发展都将面临倒退。直到意大利这个欧元区的“熊孩子”率先宣布加入中国海外项目,才让欧盟开始正视中国的经济实力。截至目前,德、法、意、卢森堡等多个欧洲国家已经和中国签订商业合同。

  此外,在波音停飞之际,中国及时和空客签下了300架飞机的举动,也让欧盟对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宣布中欧投资协定的目标日期后,双方还在声明中提及:中欧还将尽快签署有关中欧航空的相关协定。显然,中国这一笔飞机大单,欧盟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而对于中国来说,中欧投资协定能迎来突破,将有利于中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培养更多像华为一样的冠军企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