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話就是拿來破滅的

  撰文|蜜姐&編輯|楚琦

  4月8日,高層公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其中涉及1億人口進城落戶的重要政策,引得羣情激奮。

  這樣的重大利好政策,當然值得歡欣鼓舞。

  不過,蜜姐卻注意到一些亢奮下的冷靜:媒體報道,房企們在多個三四線城市的項目計提了跌價準備,其中不乏曾經旗幟鮮明往三四五線城市下沉的千億級知名房企們,如今在默默撤退。

  千億級的房企們,掌握更多信息和資源,按理說有重大利好的時候更有機會衝在前面享受紅利,爲何卻在做跌價準備?

  不過,只要注意去觀察它們的動向,就會發現,不僅不傻,還狡猾得跟狐狸一樣:該撤的撤,該拿地的是毫不手軟。

  01

  先說1億人口進城落戶的利好。

  當時蜜姐的好基友槓桿遊戲就第一時間進行了分析(解讀內容詳見《成渝重大利好!中國經濟第四極呼之欲出》),這裏不再贅述。

  人口紅利的利好,無疑是支撐這些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巨大動能之一。我國的城鎮化率1978年僅爲17.92%;到2000年已增長到了39.09%;2018年已是59.58%。

  然而不可忽視的,我國的城鎮化率增速在下降。據公開的數據,2015年末我國人口城鎮化率同比增長1.33%,2016年、2017、2018年同比增長分別爲1.25%、1.17%、1.06%。

  鼓吹買房致富的,除了“進城”這個催化劑,還通常會加上城市羣、都市圈概念,很多樓盤都是“兩手抓”,來達到宣傳期房子有巨大投資潛力的目的,但其實後者也不是什麼神祕題材。

  早在2012年年底,我國就已基本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遼中南、中原、長江中游、海峽西岸、川渝和關中等10大城市羣。

  矇眼狂歡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買房想保值增值,已經進入了一個精細投資的階段。

  所以,即便是重大利好,房企們的動作卻是如此小心謹慎。

  02

  在一二線城市掙錢,回老家倒騰房子,期待以此財務自由的,這條路基本已經行不通了。能穩妥獲得房租及增值就相當不錯了。

  我國經濟長期當然仍然是被看好的,不過“新常態”都提出幾年了,還總想着複製以前的“非常”手段暴富,已經不現實。

  儘管一些樓盤依然要排隊、搶號,關於房子增值的鋪天蓋地的宣傳和小道消息齊飛,但蜜姐多次強調,對待開發商,不要聽他們說什麼,得去觀察他們做什麼。

  比如曾經高調宣佈佈局佈局四五六線城市的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在上個月公佈的2018年年報裏面,說到未來,除了強調要搞機器人等智能製造,進軍農業,甚至是振興鄉村經濟,都不再提下沉五六線城市的事兒了。

  而據媒體報道,萬科在2018年財報中,明確將營口的海港城項目計提存貨跌價0.68億元。不僅如此,還在大連、南充、煙臺等城市計提了12個項目的存貨跌價準備,共計23.1億元!較前一年上漲了43.5%。

  除此之外,還有陽光城、綠城、新城控股等房企都計提了上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

  涉及的多爲三四線城市,但也有的項目位於這兩年樓市大火的成都等一二線城市。

  03

  另一方面,從拿地來看,相比去年的流拍頻現,今年行情好了不少。房企們在一二線城市,又恢復了拿地熱線,甚至一些強三線城市也開始回暖。

  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一二線城市土地成交量已近千宗。

  總體來看,房企們在拿地和未來規劃上,也相比過往變得謹慎了,而不再是大幹快上了。

  個人在買房上也理應如此。

  剛需依然沒有什麼選擇,該買還得早點買。長期來看,物價通脹,與其把財富貢獻給不斷上漲的房租,不如自購,解決家人的居住、上學等問題。

  但投資,卻不再是好的時機,需要慎之又慎,充分考察。尤其是負債壓力大的家庭就別給自己增加風險了。

  就像人設是拿來崩的,神話也是拿來破滅的。

  不管期望如何,人爲幹預多少,規律總是會顯現,只是遲早的問題。買房致富乃至改變人生的神話,已經遠去了。

  投資都是反人性的,當2015年去庫存的時候,很多人是堅決看空樓市;有意思的是,當2017年樓市開始熱起來,同樣是這幫人立馬又轉爲了堅決看多。

  根本不管規律爲何物,難免會被市場教訓。無知纔是最大的風險。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