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漢卿(1219-1301年),元代雜劇奠基人,元代戲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1]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 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聖」。


關漢卿是我國戲劇史上最早的戲劇家關漢卿(約1225-1300年),漢族,號乙齋叟元,為元代祁州伍仁村(今安國市伍仁村)人,我國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主要創始人,與馬致遠、鄭光祖、白樸並稱為「元曲四大家」,關漢卿位於「元曲四大家」之首。

關漢卿遺址有兩處,分別位於伍仁村和藥王廟,他的時代精神值得人們學習。

中文名

關漢卿遺址

人物生平

1225-1300年

人物定位

戲劇史上最早的戲劇家

人物地位

「元曲四大家」之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