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性不信任投票(Konstruktives Misstrauensvotum)是德國憲法的一項獨特製度。

其法源是德國基本法第67條,即「」一、聯邦議會僅得以議會過半數選舉一聯邦總理繼任人並要求聯邦總統免除現任聯邦總理職務,而對聯邦總理表示其不信任。聯邦總統應接受其要求並任命當選之人。二、動議提出與選舉,須間隔四十八小時。」該項制度大意是,如果議會要對政府總理提出不信任案從而罷免現任總理,必須實現通過過半的議會議員選出繼任的內閣總理,從而可供總統可以將其任命為總理。該項發條實際上強化了政府總理的地位。

該項制度的對立面是「無限制的不信任投票」或者不負責任的不信任投票,實際上是為了避免德國歷史上的魏瑪共和國的制度缺陷,避免政府總理在無法獲得大多數支持下由總統罷免從而導致的政局動蕩,以保證國家政治的正常運行。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從1919年成立臨時政府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國政府更迭了21次。。。。

。。。。。。。。好慘。。。。。。。。。

到目前為止,德國動用建設性不信任投票的案例只有1982年那一次。當時,政府由社會民主黨(SPD)與自由民主黨(FDP)聯合執政,即社會自由聯盟,但是由於稅收等問題方面的分歧。1982年9月份,社民黨與自民黨聯盟最終走向破裂,自民黨部長集體辭職。此後,十月份,基民盟(CDU)與基社盟和自民黨等黨籍議員發起建設性不信任投票表達了對施密特領導政府的不信任,從而罷免了施密特,導致了社民黨為主的政府倒台,並選舉赫爾穆特·科爾為總理(候選人)。因為是首次利用這一法條,其中也存在若干爭議。是年12月,科爾又利用議會對其進行了信任投票,1984年1月,德國總統卡斯滕斯解散議會,3月重新大選,科爾領導的基民盟與友黨基社盟在大選中勝出。然後就開始了科爾政府的超長待機,1998年才下台,在位長達16年。

此次事件對德國政治生態影響很大,自此基民盟與自民黨成為中間偏右聯盟,經常被稱為黑金聯盟,而社民黨與綠黨則經常結盟,形成中間偏左政府。基於建設性不信任投票,德國的聯合政府一般都能經過較長時間的穩定運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