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如果回想起2019年科學史上的輝煌時刻,那4月10日一定算一個,因爲就在剛剛,又一個重大突破被公之於世:我們目睹了歷史上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話不多說,先上圖。

  《皇帝的新洞》

  據說只有聰明人能看到黑洞

  好震撼的,不是嗎?

  在如此嚴肅的劃時代大事件面前,自然……要皮一下啊~好了,真貨來了!!!

  發佈會現場

  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EHT

  黑洞視界的樣子和結構(電腦模擬)與實際很吻合 EHT

  01三句話告訴你啥是黑洞?

  也許你對於黑洞的印象還停留在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經典一幕,你也許會好奇, 爲何電影中的巨大黑洞竟然不黑,反倒十分明亮?這就要先回答:到底啥是黑洞?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

  如果用通俗的三句話來概括這一問題的話,那就是:

  1. 黑洞是一類特殊的天體,它們由大質量的垂死恆星演化而來,黑洞中心存在一個“奇點”,其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可以想象成把一個巨大的恆星塞進一個極小的小點內,此時這個小點會因爲其強大的引力場而吞噬周圍的一切。

  2. “奇點”周圍會形成一個叫做“視界”的界面結構,可以簡單理解成黑洞的邊界,進入此邊界的任何事件,包括光本身,都無法再逃逸。這也是黑洞一詞中“黑”的含義。

  3. 由於上述特點,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是因爲黑洞的引力場會影響其周圍的事物(比如吸積吸積盤,即黑洞在吞噬另外一顆恆星時,被吞噬恆星氣體繞黑洞旋轉所形成的明亮氣體盤),因此可以根據這一特性間接證明並觀測黑洞的存在。

  根據模擬,選擇密度不同情況下,黑洞的不同結構

  來源:

  https://astrobites.org/2011/06/05/the-many-modes-of-black-hole-accretion/

  說道這,也許你就會明白,電影《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如此明亮,其實明亮的部分是“視界”之外的光子,它們因爲引力作用而繞黑洞旋轉,於是形成了明亮的光環結構。

  順便一提,這部電影的執行製片人就是一名資深天體物理學家,電影中壯觀的黑洞模型是通過30人,上千臺計算機,歷時一年的建模和驗算才勾勒出來,實屬不易。

  02瘋狂的科學家

  不過,圖像再壯觀精美,也無法掩蓋這樣一個事實:這些圖像是由計算機模擬而成,雖然這後面有強大的愛因斯坦相對論作爲理論基礎,但是,如果愛因斯坦錯了呢?那基於一個錯誤的理論模型得出的黑洞形象豈不是完全跟事實不符?

  這樣的想法似乎很瘋狂,但科學的路上卻永遠不會缺乏這樣的勇士。

  從2014年開始,全球各地的天文學家發起了一項極富想象力的國際聯合項目,他們要在全世界的8個不同地點,利用8組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建立有史以來最大的虛擬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EHT)。

  EHT之一的南極望遠鏡

  Keith Vanderlind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EHT之一的智利ALMA望遠鏡 ESO/C. Malin

  而這一瘋狂任務的宗旨就是:拍攝到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細節的照片。正如項目的發起人之一丹·馬龍所說:“建造EHT的目的是驗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瞭解黑洞如何吞噬物體和噴射噴流,以及證明黑洞的邊緣,即黑洞的視界的存在。

  這8個地點遍佈在全球各個角落,分別位於西班牙,法國,墨西哥,智利(2臺望遠鏡),夏威夷,亞利桑那,甚至連南極都有涉足。所有的觀測數據會集中到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國馬普射電所,在那裏做數據處理,分析,並最終合成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

  EHT望遠鏡所在位置 EHT

  視界望遠鏡每晚上產生的數據量高達1000000 GB,這對於整個數據分析團隊而言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本次拍攝任務組的部分成員 EHT

  這一過程耗時兩年,牽涉到超過30個頂尖科研團隊,他們的“瘋狂”終於在這一刻創造了歷史。

  參與EHT項目的科研團隊

  03三座大山之一:黑洞在哪?

  “這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凱蒂·伯曼說這是自己接到這個任務時候的第一反應,她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在EHT項目中負責數據和圖像的處理。

  前文已經說明,雖然我們無法直接觀測黑洞,卻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觀測其存在。所以所謂拍黑洞照片,實則是拍一張黑洞在後面明亮背景襯托下所留下的陰影。

  不過,這一方式僅在理論上可行,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得不潑一盆冷水。

  具體而言,有3個極大的困難,彷彿三座大山,擺在科學家面前。

  首先,我們要找到一個黑洞。否則拍照則無從談起,科學家們把目光聚焦在離我們2.6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心,通過16年之久的紅外線望遠鏡觀測,科學家們發現,這些離銀河系中心很近的恆星們都有着十分詭異的軌道,似乎它們在繞着一個質量極大卻又不發光的物體旋轉。

  根據這些天體的運動軌跡,

  科學家們推斷其中必有一個大質量的不可見物體,

  後被證實爲黑洞

  來源:www.reddit.com

  經過推算,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一黑洞被稱爲Sgr A*,其質量大約是太陽的400萬倍,距離地球大約2.6萬光年。觀測的另一個目標是位於M87內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大約爲太陽的60億倍。

  Sgr A*所在位置

   NASA/UMass/D.Wang et al., IR: NASA/STScI

  04三座大山之二:遙遠的距離

  其次,這個黑洞距離我們實在太遙遠了,從地球上看,它非常非常小。

  所有的祕密都在上述公式中,由於衍射現象,我們所能看到的最小物體是有限制的。當想要看到的東西越來越小時,望遠鏡的口徑就需要變得更大。

  一個形象的比喻是:給黑洞拍照就好比從地球上拍攝一顆月球表面的橙子。即使是功能最強大的光學望遠鏡,也無法拍攝到如此精細,下圖是有史以來拍攝的分辨率最高的月球表面照片,照片約包含1.3萬個像素點,而每個像素點裏放的下150萬顆橘子……其難度之大,可見一斑。

  有史以來分辨率最高的月球表面

   TED(Katie Bouman:

  How to take a picture of a black hole)

  如果要製造一個足夠拍到黑洞細節的望遠鏡,這個望遠鏡的口徑將跟地球直徑一樣大!

  顯然,這條路走不通。於是科學家們開了一個相當之大的腦洞,這也是“視界望遠鏡”的最精妙的所在。

  兩個合併的黑洞示意圖

  來源: https://giphy.com/gifs/sun-star-frPNVXlCZZxU4

  我們在地球上精心選擇幾個典型的位置,並在這些位置放置望遠鏡,我們讓這些位置持續不斷的向着銀河系中心方向拍照,雖然我們沒法從這些照片中得到黑洞照片的細節,卻也可以得到一些模糊的像素點。

  不過好在地球是會自轉的,如果我們讓這些望遠鏡時刻不停的朝着銀心方向拍照,在自轉的條件下,我們相當於在同一緯度上的各個點都拍下了相同位置的照片,如果我們設置的拍攝點足夠多,那麼我們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地球那麼大的望遠鏡。

  EHT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TED(Katie Bouman:

  How to take a picture of a black hole)

  如圖中上半部分,白色的亮點是地球上擺設望遠鏡的部分,這些望遠鏡能拍攝出右側完整圖像中的一小部分,這就好比把地球變成了一顆“迪斯科球”,當迪斯科球旋轉時(即地球自轉),鏡子會改變位置,而我們就可以看到圖片的各個部分。由此開發的生成圖片的算法可以將迪斯科球上的空缺部分填滿,從而建造出隱藏的黑洞圖片。

  05三座大山之三:一個精妙的算法

  先別急着爲科學家鼓掌,到這一步雖然已經是了不起的成就,卻離成功還有一步之遙。

  如果我們能在地球上每一處都裝上望遠鏡,或者說能有整個迪斯科球,那麼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但現在我們只有少量的樣本,所以,可能有無數張圖像符合望遠鏡所測量到的信息。

  這樣的算法可以得到無數種可能的照片

   TED(Katie Bouman:

  How to take a picture of a black hole)

  於是如何甄別出最可能的答案就成了關鍵。這很像法醫素描師通過有限的信息,結合自己對於人臉結構的認知畫出一張畫像的過程。通過計算機分析合成所給出的無數種可能,我們會通過算法加以區分,並挑選出成功概率最大的一張。

  這裏還有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我們沒有見過真正的黑洞,怎麼確定哪一張成功的概率更高呢?

  也許你會說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甄別不就好了嗎?但這又是一個怪圈,如果我們在算法中摻入太多愛因斯坦的公式,最終只會看到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如果愛因斯坦是錯的,那又該如何是好呢?

  於是科學家開了第二個腦洞:不同類型的照片擁有完全不同的特徵,比如我們可以輕鬆分辨出一張黑洞模擬圖和我們日常拍的照片的差別。

  而我們需要的,是在不過度提供某類圖片特徵的情況下,告訴我們的算法,一張正常的圖片應該是什麼樣。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向算法展示擁有不同特徵的圖片,然後看看這些圖片會怎樣影響重建的結果。如果不同類型的圖片都產生出了差不多的圖像,那麼我們便可以更有信心了,我們對圖片的假設並沒有導致結果出現太大偏差。

  最後一步,慢慢將每個像素點拼接起來

   TED(Katie Bouman:

  How to take a picture of a black hole)

  這就有點像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三個法醫素描師根據同樣的文字描述來作畫。如果他們畫出的臉都差不多,那麼我們就能比較確信,他們各自的文化背景並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畫。

  06尾聲

  這對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意義同樣重大,是一次十分難得驗證機會,這還將有助於我們瞭解噴流的形成和吸積盤的演化過程。

  故事講到這,你是否覺得得到這張看似簡單模糊的照片背後竟是如此艱辛的付出?

  黑洞吸積盤示意圖

  來源: https://giphy.com/gifs/sun-star-frPNVXlCZZxU4

  也許這就是科學的意義和價值吧,總有那麼一羣好奇而執着的人,一次次挑戰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這一次次突破也把人類認知的邊疆不斷向前拓展。最後讓我們用《星際穿越》中的經典臺詞作爲本文的結尾吧: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動圖

  我們總堅信自己有能力去完成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珍視這些時刻,

  這些我們敢於追求卓越、突破障礙、

  探索星空、揭開未知面紗的時刻,

  我們將這些時刻視爲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成就。

  但我們已經失去了這一切。

  又或者,

  也許我們只是忘了我們仍然是開拓者,

  我們纔剛剛開始。

  那些偉大的成就不能只屬於過去,

  因爲我們的命運就在太空……

  文:鋼筆小新 / 銀河旅遊局

  參考文獻:

  [1]https://astrobites.org/2011/06/05/the-many-modes-of-black-hole-accretion/

  [2]https://www.ted.com/talks/katie_bouman_what_does_a_black_hole_look_like

  [3]https://phys.org/news/2018-10-black-hole.html

  [4]https://www.space.com/event-horizon-telescope-is-trying-to-photograph-black-holes.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