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天,我寫了一篇文章《城中村這顆毒瘤遲早毀了這個大城市!》文章發出後,公衆號留言爭論激烈。

  贊成派認爲城中村就是城市發展中的毒瘤,環境髒亂差,土地利用低效,有礙城市形象,現在不拆,以後更難拆,而且嚴重阻礙了廣州的城市規劃和發展。拆了城中村才能更好地做城市和產業佈局,加入如火如荼的城市競爭,否則牛都讓杭州南京蘇州這些二線小弟吹了!

  反對派認爲城中村恰恰是城市包容開放的體現,爲低收入羣體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空間,廣州主要經濟支撐就是依靠商貿,沒有城中村,這些員工和小老闆就有可能離開這個城市,商業活力不再。

  甚至有用戶還噴我,你懂個球,沒有城中村,廣漂是不是要睡到大馬路上去?!

  與其多方罵戰,僵持不下,我們不如實事求是地來探討一下:廣州城中村是如何產生的?它的主要功能是什麼?當其他城市都在大拆大建,廣州難道天然特殊的需要保留城中村,才能保持城市活力?

  二.

  廣州的城中村是如何產生的?

  上世紀80年代,廣州成爲改革發展前沿。隨着城鎮化發展,廣州土著的大量耕地被徵用,失去土地的村民洗腳上田,仍在原村落居住。

  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流入城市,需要租房居住,但在城市發展初期,政府沒有實力興建大量的公租房,不斷上漲的租房需求刺激着租金上漲。

  30多年來,在利益驅動和土著強大宗族勢力的保護下,廣州土著開始在村落僅存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種房子,建成了一大片滯後於時代發展步伐、遊離於現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區。

  城中村,原本是村,只是在城鎮化過程中變成了城市。

  在那個特殊的歷史階段,村民的土地是有自主支配權的,所以村民們沿着廣州的城市骨架一圈一圈地種房子,由此誕生了城中村,它其實是廣州政府和原著居民的利益妥協,承擔了那個特殊時期的過渡作用。

  雖然城中村飽受詬病,但是在國家快速發展的城鎮化中,自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特別是廣州作爲商貿起家的城市,接納了相當大比例的城市外來人口。

  首先,租金低廉的城中村成了踏板,使其住有所居,爲他們提供了在這個城市發展的生存空間。

  再者,在快速城鎮化和房價暴漲中,城中村爲土著和外來人口提供了一個緩衝地帶。

  土著可以出租來保障生活,外來人口可以獲得便宜的生存空間,雙方都免受了時代的劇烈傾軋。

  傳統農業文化、外來文化及都市文化在此激烈碰撞,城中村成了城市化的被動接受者。

  30多年來,城中村就像廣州城市化的一塊髒髒的遮羞布。沒有公租房供應的廣州需要它,又嫌棄它;以低端商貿爲主導產業的廣州不能沒有它,又往往忽略它。

  而隨着廣州城市發展,主城區的土地更加稀缺,拆城中村,其實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三.

  中國的城中村拆遷主要分爲三種模式:政府主導型模式、村集體主導型模式、開發商主導型模式。

  第一類:政府主導型模式

  政府擔任總指揮,統籌從拆遷到安置的錢、房一切事宜。這種模式對政府的權力和財力要求非常高,有錢有經驗才能處理好拆遷賠償和安置費用。其中,採用這種模式的最典型城市是杭州。

  第二類:村集體主導型模式

  村集體牽頭,從制定城中村拆遷計劃、所需安置資金到後期的運營,開發大權完全由村集體共同商議決定,政府只是負責引導和協調。這種模式要求這個村必須集體經濟足夠發達、有錢承擔起一切拆遷事宜,而且最好是宗族意識超前,一致同意拆遷。其中採用這種模式最典型的城市是廣州、深圳。

  第三類:開發商主導型模式

  由開發商牽頭,即將被改造的村子就像相親競爭彩禮一樣,一般哪個開發商給的錢多,就和村集體商議,然後報批政府城中村改造方案。這種模式要求開發商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和談判協調經驗。

  特別適用於城市沒錢、村集體沒錢的城市,典型的“借雞生蛋”,政府和村集體不用花一分錢,由開發商墊資做拆遷方案。這種模式看似很好,但弊端也很明顯,下文會講到。這種模式最典型的城市是珠海、鄭州、西安。

  無奈,面對連續起跳的拆遷成本和強大的宗族勢力,廣州不像北方政府那麼強勢,導致了今日拆遷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局面。最近民間開始建議廣州採用第三種模式,由強有力的開發商來推動。

  不然的話,拆不動-拆不起-不想拆...廣州一定會陷入城中村拆遷的惡性循環。

  讓我奇怪的是,北京上海沒有多少城中村,深圳大力拆城中村或綜合整治,大家唯有對廣州是否拆城中村抱有如此深的非議,是不是正是因爲廣州城中村多且一直不好拆,反而讓大家更覺得廣州的城中村就不該拆?

  當其它強二線城市都在大拆大建的時候,廣州拆遷愣是拆不動,甚至在昨天的文章中,有很多人都在反對廣州拆遷,難道廣州天然地比其他城市更需要城中村?廣州拆了城中村就真的讓廣漂流落街頭、居無定所?廣州拆了城中村,這座城市就廢了、垮了?

  至於擔心拆了城中村,擔心廣漂住到天橋下的那位童鞋,我想你真是多慮了。

  沒有城中村,多的是替代品。

  廣漂可以住老破小,可以去合租安置房、小區,可以將原來一室一廳降爲單間,可以做點兼職貼補房租,可以努力提高自己漲工資。

  要是以上都做不到,我勸你還是別來廣州混了,一線城市本身就是優勝劣汰,淘汰渣渣,留下精英,該留下來的還是會留下來,而不是因爲拆了城中村,沒有低端勞動人口,這個城市就廢了!

  未來一定是互聯網和金融的時代,產業更加集約化規模化,當其他城市都在努力做1小時都市圈時,廣州把一條條柏油路延伸到城市的東南西北方向,被笑稱“蔥花餅”式的城市,跳躍式造新城。

  雖然現在廣州是商貿立市,但未來必須要產業升級和轉型,跑得更快。

  既然廣州想當一線城市,就要承受起一線城市的榮光和陣痛。在拆遷這件事上,不破不立,就好比亡羊補牢。

  羊圈破了個洞,你不及時修補,今天少一隻羊,明天少一隻羊,你難道還想着能夠勸服羊:羊兒羊兒,即使有洞,你也不要跑啊。難道非得等到狼羣來羊圈搶羊,把羊都咬死,才能意識到亡羊補牢,爲時晚矣?

  難道真得等到城中村這顆毒瘤危及廣州的根本,才下決心拆城中村?

  當年的城中村,本來就屬於灰色地帶,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顆城市毒瘤的危害,當時官不管,沒有人舉報,宗族勢力強大,你蓋我也蓋,嘩嘩譁蓋十幾層非法建築。

  現在的城中村密佈,本質上是村民的錯,但是細想,是誰給了村民犯錯的環境?

  這些不宜居的建築垃圾,都是危房!現在意識到錯就應該早日補救,而不是放養式地任由事態不可挽回時才行動。

  今天的廣州,因爲產業沒有合理升級的機會,被深圳趕超,難道非得等到因爲城市規劃沒有及時改進,被杭州趕超,才幡然醒悟?

  四.

  在前天的文章留言中,有位用戶的留言讓我非常感慨。

  其實不僅僅是鄭州武漢,杭州的拆遷也是卓有成就。

  目前杭州正在啓動5年內中國城市最大規模的拆遷,到時杭州主城區的城中村就被消滅乾淨了。

  杭州舊改村子

  杭州這幾年的城運大爆發,拆遷功不可沒,背後大有深意,但又不宜多說,你懂的。知乎上有個大神是這麼描述杭州拆遷的,我覺得說得非常確切:

  一個城市的郊區區域有這麼300畝土地,其中100畝是前幾年蓋了1000套商品房,1萬/㎡,行情不好一直沒賣出去一套。因此開發商欠着政府/銀行5億貸款。

  還有100畝是本地土著的老房子/宅基地,大概500戶,有些土著出租多餘房間,補貼家用。剩下100畝是政府所有的閒置土地,因爲旁邊商品房這形勢,這100畝10億底價拍賣都流拍。

  很僵局。土著們表示旁邊100萬一套的商品房買不起也不划算,何況自己也有房子住,地理位置差不多學區一樣醫療一樣,還能有租金收入補貼家用。租戶表示幾百塊一個月的房間住的也蠻舒服,不一定要非上車/買房,有能力負擔100萬的會更考慮多負擔幾十萬買城區的房子,一步到位。當地zf表示,房地產的這5億快成爛帳了,這還不說,收入還銳減/土地賣不出。

  zf說不能等了。它又借了7億,以平均一戶140萬的貨幣補償拆掉收購這100畝土著的房子。大部分土著拿着錢大多數去隔壁100畝商品房買了自己的新房。100畝商品房一下子賣出去了幾百套房子,開發商覺得現在不提價就是傻缺,馬上從100萬一套提價到120萬提套。還未來的及買的土著,沒了便宜廉租房的租戶,聞訊趕來其他區域的投資戶/炒房戶,圍着剩下的幾百套猶豫着是否上車........猶豫個毛線,聰明的開發第二天就把120萬一套的房子調價到130萬一套.....

  一個月後,zf/銀行收到了開發商5億的還款和利息。100畝空閒的土地以15億的價格賣出去。整理後的100畝土著土地,準備下個月拍賣,應該也能買個15億左右。政府深深鬆了一口氣.......

  以上通俗內容包含着:去庫存,土地流轉,棚戶改造,去槓桿,貨幣化安置......

  杭州都下定決心做到了,廣州爲什麼不行?

  拆遷,做好了,絕對是一個城市的豐功偉業,城市形象更好,城市規劃可以甩掉包袱,任其揮灑,真心期待拆出一個新廣州,涅槃重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