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高度融合的粵港澳三地,教育合作需求一向旺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的公佈,助推這一合作向更深更廣發展。

  其中在基礎教育方面,4月10日在深圳舉辦的一場論壇傳出消息,廣東多地對香港教育機構北上辦學持正面態度。如果各方面條件具備,廣東或將迎來更多“港汁港味”的幼兒園、中小學。

  規劃綱要關於加強基礎教育交流合作的內容提到:鼓勵粵港澳三地中小學校結爲“姊妹學校”,在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或設立港澳兒童班並提供寄宿服務;研究探索三地幼兒園締結“姊妹園”;研究開放港澳中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到廣東考取教師資格並任教,等等。

  在這場以“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展望”爲主題的論壇上,廣東省教育學會會長李學明說,粵港澳三地的學校之間、教育行政部門之間,向來互動較多,規劃綱要的公佈,使這種互動變得更有方向。他透露,廣東省教育部門正緊鑼密鼓推動起草有關文件,“已經開過兩次研討會”。廣東省教育學會則在今年1月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教育協同發展專業委員會,以加強同港澳教育界的聯繫。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致辭稱,規劃綱要在香港教育界引起很大關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很快推進了兩個項目,一是邀請深圳市教育局專家進行有關港澳教師北上執教的講座,二是推動更多“姊妹學校”結對。目前香港與廣東之間已經有800餘對“姊妹學校”,涵蓋了大灣區的9個城市。

  黃錦良說,目前,香港辦學團體對在內地辦學普遍反應正面,而香港教聯會已在研究如何把香港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引入大灣區,包括與廣州市教育局商討開辦幼兒園的可行性。

  “香港必須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讓香港教育界和香港的年輕人也能夠好好把握規劃綱要帶來的機遇,積極投入大灣區建設。”黃錦良說。

  作爲粵港澳大灣區一個重要的節點城市,惠州市與香港、澳門的“姊妹學校”有30多所。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長鄧凡用在論壇上說,惠州市正全面積極融入大灣區,希望引入高端優質教育品牌,推動惠州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惠州義務教育水平。

  深圳市在與港澳教育合作方面探索多年,成果顯著。目前該市有深港、深澳“姊妹學校”250對,居全國各大城市之首。香港學生就讀港人子弟學校、港人子弟班,與內地學生一樣,實行積分錄取,享受與在港就讀的同等便利。此外,維多利亞、德寶、萊恩、德萃等香港教育機構,都早已在深圳辦學。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趙立在論壇上說,未來深圳將進一步擴大三地學校的規模,同時豐富“姊妹學校”交流的內容,拓展教育資源的共享空間。在興辦教育的過程中,將特別鼓勵設立港人、澳人子弟學校,“甚至是香港的學校來深圳辦學”,並進一步優化港澳子弟在深就讀政策,踐行“同城人同待遇”理念。

  上述論壇由由北京市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共同主辦,由金融街教育公司等承辦,來自北京和粵港澳地區教育界的200餘代表與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