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中国大中型铁路建设市场大半壁江山的中国中铁(00390-HK)于2018年保持收入和利润双增长。从其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来看,中国中铁于期内完成收入7403.83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5%,主要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板块收入增长的带动;归母净利润为171.98亿元,较上年增加7%,利润增幅稍低于收入增幅或主要因为经营开支和融资成本增加抵消了毛利率改善的正面影响。

  从业务类型来看,基础设施建设仍为该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受益于国内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该业务占总收入和总利润的占比分别为81.4%和67%;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板块贡献的收入和利润比重分别为1.9%和6%;工业设备与零部件制造板块贡献的收入与利润占比分别为2.6%和6%;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占比则分别为5.6%和18%;其他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6%,为677.3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中铁无论从收入还是利润,仍主要依仗于基础设施建设,不过房地产开发业务的收入占比虽然小,利润却要高于其他业务,在利润的占比中已达18%。基础设施建设利润较低、回款期限长,但却是极度战略意义的业务(毛利率仅为7%),中国中铁需要一些高利润的业务板块来改进整体效益,以确保基建巨轮的运营,房地产开发业务正是起到这个作用(毛利率达24.1%)。2018年,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强劲增长大大提振了该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

  2018年实现新签合约订单16921.6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4346.3亿元,同比增长5.9%,细分基建市场,铁路工程、市政及其他工程的订单增速分别为4.8%和13.6%;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业务新签合同额为221.1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装备与零部件制造业务新签合同额为368亿元,同比增长12.6%;房地产开发业务销售金额为530.3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额为1455.9亿元,同比增长30.9%。截至2018年末,该公司的未完成合同额为29019.2亿元,同比增长12.8%。

  该公司设立了2019年收入目标为7500亿元,较2018年增长1.3%,营业成本约6746亿元,或意味着毛利率为10.05%(2018年毛利率:9.7%),四项费用约434.8亿元,新签合同额目标为18000亿元,或意味着较上年增长6.5%。

  从中国中铁的业务表现和设定目标来看,取态还是较为审慎。考虑到市政新订单和房地产开发业务销售金额都有颇为强劲的增长,而这两项业务的利润率都较高,有望改善该公司的利润水平。

  Q:管理层对于新增订单的指引?

  董事长李长进:2019年的新接订单确保目标是1.8万亿元,挑战目标是1.98万亿。

  Q:公司2018年纯利不是很理想,为什么?

  财务总监杨良:2018年公司的纯利实际上有比较大的提高,归母利润增幅为7%,主要因为少数股东权益增加比较多,加上2017年业务结构上也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有信心在2019年实现两位数以上的纯利增长。

  (财华社注:按国际会计准则,中国中铁全年纯利同比增长22.8%,至174.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至171.98亿元。)

  Q:公司是否会放缓在「一带一路」的布局?

  董事长李长进:「一带一路」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沿线各个国家的共识,目前我们跟踪的一些项目也在按部就班的推进,正在实施的雅万高铁、中(国)老(挝)铁路有序进行,原来有些不顺利,现在建设施工的环境在改善,特别是征地拆迁是最大的难题,最近有所突破,中老铁路整体建设比较顺利。

  今年海外新建订单在去年高增长的基础上,计划还会大幅度的提高,去年的新增海外订单有120亿美元,增长了15%,今年计划安排确保的目标是150亿美元,争取还有更大的突破。

  Q:公司如何管控海外项目的执行风险?

  董事长李长进:公司有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对每个海外项目进行严格的批审,经过逐级风险评估和专家组评审以后才确定报价;在实施期,则加强过程的成本管控,加强索赔,以达到预期目标。目前正在执行的海外项目有65个,从风险管理来看,这些项目的风险基本上是可控的。从历史来看,我们这么多海外项目只有波兰和摩洛哥两个项目亏损,而摩洛哥项目还没完全结束,财务还没结账。所以海外的项目总体来说风险可控。

  Q:每年的新订单和未完成订单金额都是收入和经营现金流入的几倍,公司如何完成这些订单?如何管控应收款的规模?

  财务总监杨良:我们新签的合同内部条款比此前的基建建造要复杂的多,所以签的合同最后执行的周期要比以前长,所以感觉转换为收入也好、转化为现金流也好,要慢一些。有一些合同会包括拆迁之类,还有一些合作伙伴加了投资者,所以有些合同不能转化为我们的收入,而是转化为别人的收入。

  关于应收账款的问题,公司对于应收账款非常重视,这几年也进一步改善,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规模在增加,但应收账款总额一直在下降。我们在商务合同谈判的阶段已经在进行资信、付款能力和付款条件等的大量准备工作,在执行阶段也层层地分好责任,以加大应收款的回笼,从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财华社注:截至2018年底,中国中铁的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同比下降19.1%,至2268亿元。)

  Q:未来是否继续发行永续债?

  财务总监杨良:2019年可能结合市场的情况适度地增加永续债,但是不会太多。

  (财华社注:截至2018年底,资产负债率由上年的79.9%下降至76.5%,永续债为321.1亿元。)

  Q:去年三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轨交车辆去产能的政策,据了解中国中铁也在进军单轨、有轨电车等城轨领域,而部分生产线已经投产,请问中铁现在已经获得了多少城市的订单?以及对于产能过剩这一方面是否有考虑和担忧?

  董事长李长进:我们注册了一家公司,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发展,主要针对新型的跨坐式(单轨交通系统),全国有多个中等城市都签了约。

  我们跟几个投资人合作注册了一家公司,研发车辆,现在只是注册,还没进入实际生产,还没有太多的投入。

  Q:海外订单是否还有更高的目标?全球经济有放缓的趋势,「一带一路」国家对于基建需求的研判是否有影响?

  董事长李长进:今年海外订单的目标是150亿美元,我们力争有更大的突破,但是从120亿美元增长到150亿美元幅度还是比较大,没有挑战目标。我们追踪的都是大项目,只要有大订单,增长幅度都很大,但是也可能不那么顺利,例如延期等因素,所以对海外项目还是采取保守的策略。

  各个国家对基建的需求还是很旺盛,需求量大,但是缺乏资金,所以很多大项目都需要寻求第三国融资,很多国家的基建还是短板,资金制约了这方面的发展。

  Q:未来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布局方向?

  董事长李长进:这几年追求企业高质量的发展为目标,对于一些毛利率比较高的业务板块,我们是重点打造,去年我们在房地产板块,光是买地就花了600亿,扩大房地产产业的规模。去年房地产新签订单、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是增长了40%以上,今年和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房地产业务板块的投入。

  (财华社注:2018年,中铁的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8%,至440亿元,毛利率由上一年的24%,轻微提高至24.1%,分部利润同比增长41.4%,至46亿元,新签销售额同比增长47.1%,至530亿元。该公司目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共计187个,截至2018年末,其房地产在建项目占地面积为3945.2万平方米,待开发土地储备面积为1505万平方米。)

  Q:海外融资这方面,中铁在香港有一个中铁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公司将如何用好境外融资平台?

  财务总监杨良:公司海外的业务绝大多数以基建为主,投资不是很多,未来在基建领域会适度有一些投资安排,而这也相应地有一些融资的安排,我们在海外的融资量也比较少。我们在香港有一个融资的平台,将来海外投资项目有资金的需求,可以用到这个平台,这个平台是我们与国新一起打造,这个平台一方面有海外股东,另外(我们与)国新国际也有合作的使命,有比较好的政策和资金的渠道,有机会也希望与更多平台合作,我们做好资产端,对方做好资金端,把项目推好。

  百强巡礼

  2018年,中国中铁的业绩稳中有升,继续秉持其稳健审慎的发展态势。在2017年「港股100强」的评选中,该公司排名第19。今年的评选能否再上一层楼?2019年5月24日在深圳中洲万豪酒店举行的「港股100强」将会揭晓。

  作者|毛婷

  编辑|黎璐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