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17版對波羅的服裝和癖好演繹得有些離譜,有抹黑嫌疑。如果不頂著波羅的名字,電影還看得過去,否則只能用平庸來形容。從忠實原著來說,17版離題稍遠,有不少室外動作戲。從演員陣容看,17版比拍了12季的英劇版強,比74版呂美特略弱。比如,74版裏的男僕貝多斯先生,由一位莎翁戲劇名家來出演,還有褒曼的奧爾森小姐,007康納利的軍人,強大的配角大大提升了整個電影的表演水平。

說說衣服。印象裏,74版波羅穿過一套真絲睡衣,豹紋的,新版改成棉麻質地灰色睡衣。一下子,拉低了波羅世界頂級大偵探的身份。也許棉麻更環保更符合新時代的要求,但過去的講究且多金的人有穿絲綢睡衣的習慣。波羅拒絕給雷切特先生當保鏢,傲然地提到他不缺錢,那麼應該從很多細節反映出這一點。17版裏波羅的西裝比較優雅,這和演員本身的好身材有關,可是他穿的是翻領襯衣,而不是上世紀早期老派人士喜歡的翼領襯衣。全片對1930年代感的男士著裝掌握不足表現在很多地方,比如:74版裏,康納利演的軍人穿了粗花呢西服上衣,祕書使用了小領巾,所有這些在新版裏都沒有了。

17版最大的創意是結尾用了12個兇手擺成《最後的晚餐》POSE,還讓波羅用一把沒有子彈的槍來檢測這些兇手是否值得他犧牲自己的原則。這一段比較有創意,也是全片最容易讓人記住的情節。17版的改編失誤是把邏輯推理的過程給弱化了,增加了波羅對是否向警方揭穿真相的心態掙扎。


為了表明自己相對於其他版本的「存在價值」,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也確實做了不少努力。首先,最能立竿見影吸引觀眾眼球、展現當代電影商業魅力的做法,就是把影片拍成一部或者說偽裝成一部「大片」,而電腦特效自然就是為這種「大片氣質」保駕護航的利器。所以觀眾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老版不曾展現過的宏偉輝煌的伊斯坦布爾風光,以及火車穿行在莽莽羣山和雪原的壯美全景,片中的雪景更是前所未有的漂亮,不少場戲也專門變換場景,從車廂內改到車廂外的雪景中拍攝。火車撞擊雪堆停止也有強烈的突然性和衝擊力,甚至火車停止的位置,也被設計成更具視覺刺激的高架橋上。導演為了把視覺噱頭做足,還專門拍攝了一段鏡頭在車廂外跟著大偵探波羅在車廂內穿行的長鏡頭,那意思彷彿在說,我們劇組不差錢哦,是真搭了很長一段車廂實景來拍哦!

此外,影片也採用了好萊塢大片常用的「精彩三分鐘開場戲」,設計了一場原著和老版中都沒有的大偵探波羅在耶路撒冷探案的大場面,進一步為影片製造先聲奪人的娛樂噱頭。而大偵探波羅本人,也像新版福爾摩斯那樣,有了更多天才怪咖式的個性化設計,比如他也擁有福爾摩斯那種單憑一個人的外貌就能判定一個人職業和來歷的超強辨識和推理能力,喫雞蛋必須要兩個一模一樣大的,一隻腳踩到牲畜的糞便、也要把另一隻腳踩上去「保持對稱」。


波羅瘦了,高了,能跟別人打架了,跑得快了,嗓門大了!如果這部電影不叫東方快車,主角不叫波羅,可以算及格。但打著波羅的名號,在我看來,不及格!我心中的波羅不是這樣的,書中的也不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