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使用計算機,必不可少地需要滑鼠和鍵盤。滑鼠的存在極大地方便了用戶在使用個人計算機的過程中的操作,特別是windows操作系統。

但是當以linux作為個人操作系統的時候,肯定會意識到一定情況下,命令行會比使用滑鼠操作方便得多。儘管linux的shell命令極其豐富,但是作為個人操作系統,我們需要安裝圖形界面,需要去完成瀏覽網頁、切換窗口、查看媒體等等日常需求,還是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賴滑鼠。

所以作為一名長期的linux使用者,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讓我們來使用鍵盤控制一切吧~

首先說明一下環境。我用的是ArchLinux,當然本文涉及到的配置在所有linux發行版本都可以使用。


一. 窗口管理器:i3-wm

窗口管理器和桌面環境是用戶在 X Window 系統裏的主要界面. 窗口管理器只是個程序, 它控制窗口的外表,位置和提供用戶去操作這些窗口程序的方法. 桌面環境為操作系統提供了一個較完整的圖形操作界面, 和提供了一定範圍和用途的實用工具和應用程序。

我們使用Linux圖形界面,常見的為Gnome、Xfce、KDE等為桌面環境。而這裡介紹的i3-wm為窗口管理器,常見的窗口管理器有i3-wm、dwm、openbox等。

而窗口管理器也有不同的類型,分為堆疊式(或懸浮式)、平鋪式(或瓦片式)和動態窗口管理器。

我們這裡介紹的i3-wm為平鋪式(或瓦片式)窗口管理器。而平鋪式窗口管理器特點如下:

其窗口不能夠重疊,而是像瓦片一樣挨個擺放。這種窗口管理器一般比較依賴鍵盤操作,較少使用滑鼠。此類窗口管理器一般也是高度可定製的。

這裡我們就是要用i3-wm窗口管理器來實現使用鍵盤操控窗口。先曬個我的i3-wm:

首先來看一下如何安裝,使用包管理器去安裝i3-wm即可。

yaourt -S i3

那麼如何去配置i3-wm呢?

  1. 可以選擇查看i3-wm官方文檔,其官方文檔有著較為全面的說明文檔,雖然是全英文的,但是對於英語要求不高,可以嘗試閱讀,尋找自己喜歡的功能,嘗試自己慢慢配置。

i3 - improved tiling wm?

i3wm.org

2. 也可以選擇先把i3-wm安裝好,然後下載我的配置文件,將配置文件放到相應路徑即可,一些其它的軟體包安裝都已經寫在README.md中。

Kuari/i3-wm-config?

github.com
圖標

該鏈接版本為我當前正在使用的配置,儘可能輕量化。大家可以先以此配置嘗鮮,真正投入使用必然需要去磨合、需要去完整閱讀官方文檔去自定義一些。當然後期我們也會專門為i3-wm寫一篇文章,儘可能為大家展示i3-wm的一些魅力,這篇文章重點不在於具體配置,就不詳細講解這些了吧,但是i3-wm實在太酷了,嘿嘿。

然後我們來看看i3-wm能做些什麼。

1. 設置快捷鍵啟動程序

i3-wm可以使用戶通過配置其配置文件來配置相應的快捷鍵。其默認的配置文件路徑如下:

~/.config/i3/config

注意,其配置文件名字就是config

然後可以通過修改配置文件來設置快捷鍵,這裡以開啟Firefox為例:

bindsym $mod+Shift+f exec firefox

這裡的$mod鍵默認為Alt鍵,我將其修改為Win鍵。因此這裡使用$mod+Shift+f組合鍵來啟動Firefox。

2. 工具區

上圖便是工作區配置,可以配置10個工作區並且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區之間相互切換,只需要使用$mod鍵與0~9數字按鍵組合,即可到達相應的工作區。並且可以通過組合鍵$mod+Shift和數字鍵可以將當前焦點所在窗口移動到所摁數字的對應工作區去。

3. 控制窗口

1) 切換窗口

set $up k
set $down j
set $left h
set $right l

如上圖所示,將kj 、h、l鍵分別設置為上、下、左、右,即為vim的上下左右按鍵,畢竟我vim就是棒,哈哈。當然這裡這四個按鍵需要配合$mod鍵去組合使用,如$mod+h。這樣即可使用組合鍵切換不同的窗口。

2)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就很簡單了,只需要使用組合鍵$mod+Shift+q即可關閉當前焦點所在窗口。當然當你使用起來時候,你會注意到,幾乎所有的窗口(除了某些軟體,如WPS)都是沒有最小化、關閉等窗口按鈕,所以每次只能組合鍵關閉窗口。有了鍵盤,還要啥滑鼠呢,是吧?

4. 窗口的不同形態

如你所見,i3可以讓你的窗口擁有不同的形態,可以橫向顯示、豎向顯示、堆疊、分頁等,讓你使用窗口時隨心所欲。


二. 瀏覽器

在日常使用中最無法擺脫滑鼠的必然少不了瀏覽器的使用,對於瀏覽器當然有辦法可以解決。那就是瀏覽器的VIM插件了!

比如在chromiumFirefox中我使用的都是Vimium插件,可以在瀏覽器中使用vim鍵位。

這裡給出一些快捷鍵介紹:

  • j : 向下滾動
  • k : 向上滾動
  • D : 向下翻半頁
  • U : 向上翻半頁
  • X : 關閉當前窗口
  • O : 輸入鏈接並且在新的標籤頁打開
  • o : 輸入鏈接並且在當前頁面打開
  • Shift + J : 向左移動標籤頁
  • Shift + k : 向右移動標籤頁
  • gi : 輸入框聚焦

當然這裡有個需要單獨介紹的按鍵,那就是Ff ,兩者作用都是打開鏈接,但是有所不同的是,F會特意新開一個標籤頁打開鏈接,而f則只是點擊鏈接,是否打開新的鏈接需要看該鏈接a標籤的屬性。

當我們摁下F或者f之後,頁面所有的鏈接旁都會顯示獨特的組合鍵,只需要輸入特定的 組合鍵即可點擊該組合鍵對應的鏈接。


三. 查看媒體

1) 圖片

圖片可以安裝軟體eog使用命令行打開圖片。

eog example.png

2) 音樂

音樂的播放可以使用軟體mplayer,雖然該軟體也可以播放視頻,但是我還是想介紹一下另一個軟體。

mplayer example.mp3

3) 視頻

視頻播放可以使用vlc軟體。

vlc example.mp4


四. 搬磚(開發)

作為以一名碼農,怎麼能少了搬磚呢?

這裡給大家介(an)紹(li)的就是VIM啦!

其實vim也無需多言,使用Linux的用戶基本都知道vim這個「編輯器之神「。其主要特點即為方便強大的快捷鍵了,無需滑鼠,只需要鍵盤一頓猛操作。

當然,並不是一定要使用vim作為開發工具,還有emacsvs codeatom等等編輯器,以及很多強大的IDE。得分不同的需求使用更合適的開發工具吧。只是作為喜歡半躺在牀上敲代碼的我,果然vim纔是真愛啊。對於emacs,我覺得emacs需要個腳踏板,哈哈(狗頭)。


五. 其他軟體

當然如果要做到極致的話,可以將日常使用的 一些軟體都替換成命令行版本的或者web版本的。

例如,聽音樂使用網頁音樂播放+Vimium或者使用命令行版本的音樂播放器(Github上可以找到開源項目)。甚至你也可以自己寫寫爬蟲或者去利用現成的api自己封裝。

怎麼嗨怎麼來~


至此,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使用鍵盤控制你的Linux個人操作系統日常使用了。

如果你也有好的辦法歡迎討論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