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使用计算机,必不可少地需要滑鼠和键盘。滑鼠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在使用个人计算机的过程中的操作,特别是windows操作系统。

但是当以linux作为个人操作系统的时候,肯定会意识到一定情况下,命令行会比使用滑鼠操作方便得多。尽管linux的shell命令极其丰富,但是作为个人操作系统,我们需要安装图形界面,需要去完成浏览网页、切换窗口、查看媒体等等日常需求,还是一定程度上需要依赖滑鼠。

所以作为一名长期的linux使用者,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让我们来使用键盘控制一切吧~

首先说明一下环境。我用的是ArchLinux,当然本文涉及到的配置在所有linux发行版本都可以使用。


一. 窗口管理器:i3-wm

窗口管理器和桌面环境是用户在 X Window 系统里的主要界面. 窗口管理器只是个程序, 它控制窗口的外表,位置和提供用户去操作这些窗口程序的方法. 桌面环境为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较完整的图形操作界面, 和提供了一定范围和用途的实用工具和应用程序。

我们使用Linux图形界面,常见的为Gnome、Xfce、KDE等为桌面环境。而这里介绍的i3-wm为窗口管理器,常见的窗口管理器有i3-wm、dwm、openbox等。

而窗口管理器也有不同的类型,分为堆叠式(或悬浮式)、平铺式(或瓦片式)和动态窗口管理器。

我们这里介绍的i3-wm为平铺式(或瓦片式)窗口管理器。而平铺式窗口管理器特点如下:

其窗口不能够重叠,而是像瓦片一样挨个摆放。这种窗口管理器一般比较依赖键盘操作,较少使用滑鼠。此类窗口管理器一般也是高度可定制的。

这里我们就是要用i3-wm窗口管理器来实现使用键盘操控窗口。先晒个我的i3-wm:

首先来看一下如何安装,使用包管理器去安装i3-wm即可。

yaourt -S i3

那么如何去配置i3-wm呢?

  1. 可以选择查看i3-wm官方文档,其官方文档有著较为全面的说明文档,虽然是全英文的,但是对于英语要求不高,可以尝试阅读,寻找自己喜欢的功能,尝试自己慢慢配置。

i3 - improved tiling wm?

i3wm.org

2. 也可以选择先把i3-wm安装好,然后下载我的配置文件,将配置文件放到相应路径即可,一些其它的软体包安装都已经写在README.md中。

Kuari/i3-wm-config?

github.com
图标

该链接版本为我当前正在使用的配置,尽可能轻量化。大家可以先以此配置尝鲜,真正投入使用必然需要去磨合、需要去完整阅读官方文档去自定义一些。当然后期我们也会专门为i3-wm写一篇文章,尽可能为大家展示i3-wm的一些魅力,这篇文章重点不在于具体配置,就不详细讲解这些了吧,但是i3-wm实在太酷了,嘿嘿。

然后我们来看看i3-wm能做些什么。

1. 设置快捷键启动程序

i3-wm可以使用户通过配置其配置文件来配置相应的快捷键。其默认的配置文件路径如下:

~/.config/i3/config

注意,其配置文件名字就是config

然后可以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来设置快捷键,这里以开启Firefox为例:

bindsym $mod+Shift+f exec firefox

这里的$mod键默认为Alt键,我将其修改为Win键。因此这里使用$mod+Shift+f组合键来启动Firefox。

2. 工具区

上图便是工作区配置,可以配置10个工作区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工作区之间相互切换,只需要使用$mod键与0~9数字按键组合,即可到达相应的工作区。并且可以通过组合键$mod+Shift和数字键可以将当前焦点所在窗口移动到所摁数字的对应工作区去。

3. 控制窗口

1) 切换窗口

set $up k
set $down j
set $left h
set $right l

如上图所示,将kj 、h、l键分别设置为上、下、左、右,即为vim的上下左右按键,毕竟我vim就是棒,哈哈。当然这里这四个按键需要配合$mod键去组合使用,如$mod+h。这样即可使用组合键切换不同的窗口。

2)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就很简单了,只需要使用组合键$mod+Shift+q即可关闭当前焦点所在窗口。当然当你使用起来时候,你会注意到,几乎所有的窗口(除了某些软体,如WPS)都是没有最小化、关闭等窗口按钮,所以每次只能组合键关闭窗口。有了键盘,还要啥滑鼠呢,是吧?

4. 窗口的不同形态

如你所见,i3可以让你的窗口拥有不同的形态,可以横向显示、竖向显示、堆叠、分页等,让你使用窗口时随心所欲。


二. 浏览器

在日常使用中最无法摆脱滑鼠的必然少不了浏览器的使用,对于浏览器当然有办法可以解决。那就是浏览器的VIM插件了!

比如在chromiumFirefox中我使用的都是Vimium插件,可以在浏览器中使用vim键位。

这里给出一些快捷键介绍:

  • j : 向下滚动
  • k : 向上滚动
  • D : 向下翻半页
  • U : 向上翻半页
  • X : 关闭当前窗口
  • O : 输入链接并且在新的标签页打开
  • o : 输入链接并且在当前页面打开
  • Shift + J : 向左移动标签页
  • Shift + k : 向右移动标签页
  • gi : 输入框聚焦

当然这里有个需要单独介绍的按键,那就是Ff ,两者作用都是打开链接,但是有所不同的是,F会特意新开一个标签页打开链接,而f则只是点击链接,是否打开新的链接需要看该链接a标签的属性。

当我们摁下F或者f之后,页面所有的链接旁都会显示独特的组合键,只需要输入特定的 组合键即可点击该组合键对应的链接。


三. 查看媒体

1) 图片

图片可以安装软体eog使用命令行打开图片。

eog example.png

2) 音乐

音乐的播放可以使用软体mplayer,虽然该软体也可以播放视频,但是我还是想介绍一下另一个软体。

mplayer example.mp3

3) 视频

视频播放可以使用vlc软体。

vlc example.mp4


四. 搬砖(开发)

作为以一名码农,怎么能少了搬砖呢?

这里给大家介(an)绍(li)的就是VIM啦!

其实vim也无需多言,使用Linux的用户基本都知道vim这个「编辑器之神「。其主要特点即为方便强大的快捷键了,无需滑鼠,只需要键盘一顿猛操作。

当然,并不是一定要使用vim作为开发工具,还有emacsvs codeatom等等编辑器,以及很多强大的IDE。得分不同的需求使用更合适的开发工具吧。只是作为喜欢半躺在床上敲代码的我,果然vim才是真爱啊。对于emacs,我觉得emacs需要个脚踏板,哈哈(狗头)。


五. 其他软体

当然如果要做到极致的话,可以将日常使用的 一些软体都替换成命令行版本的或者web版本的。

例如,听音乐使用网页音乐播放+Vimium或者使用命令行版本的音乐播放器(Github上可以找到开源项目)。甚至你也可以自己写写爬虫或者去利用现成的api自己封装。

怎么嗨怎么来~


至此,如果可以做到这些,就使用键盘控制你的Linux个人操作系统日常使用了。

如果你也有好的办法欢迎讨论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