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所問的這兩個問題頗有深意,且看在下一一回答!

第一,86版《西遊記》和戲曲有何關係?

眾所周知,86版《西遊記》是已故導演楊潔的作品,她本身是央視的戲曲節目導演,再加以上世紀八十年代,正處於電視行業發展初期,所以楊潔借鑒大量的傳統戲曲特色,比如劇中人物的造型,比如一集必有一次集體亮相等,比如武打部分極為寫意,比如一集一個故事等,藉助這些戲曲特色從而把大型神話故事能以更清晰的脈理呈現出來!

不只這些,導演楊潔在選擇演員時,更側重於戲曲演員,參與拍攝的戲曲演員佔全部演員的1/3,就拿師徒4人來說,4位演員皆於戲曲有關!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他是浙江紹劇的猴王世家出身!唐僧的扮演者遲重瑞,也是京劇世家出身,而且還是很少見的七代梨園世家!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早先是京劇醜行演員,後改學崑曲!沙僧的扮演者閆懷禮,不僅是話劇演員,還參演了70版京劇電影《智取威虎山》!

不只他們,像京劇演員還有楊春霞、高玉倩、王忠信、朱秉謙等,黃梅戲演員馬蘭與楊俊,還有崑曲名家徐冠春,湘劇表演藝術家左大玢等,這些都是戲曲界的大咖,導演楊潔不僅動用了大量的戲曲演員,更輔以話劇、舞蹈界的精英參與,如太上老君的扮演者鄭榕、女兒國的國王扮演者朱琳,他們來自話劇界;還有舞蹈界的王苓華、邱佩寧等!如果論演員陣容來說,這種超強的配角方陣,也是13年後《西遊記》續集未能超越第一部的癥結所在!

第二,如何超越?

楊潔導演曾說過:「86版《西遊記》為何能成功?因為我們搞藝術,不為錢不為名不為利。」是的,那時的演員不僅有高超的演技,更有高尚的品格,這就是經典所在,也是被超越的契機!顯然,當下的社會 ,傳統戲曲的沒落、演技與人品的不足,註定86版《西遊記》無法被超越,除非傳統戲曲再興、人品藝德技能達到一定高度或許還有一絲機會!

不知這些文字,可否解決題主的問題,不明之處,歡迎留言,我們一同來探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