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這是清代到民國時期中國規模最大的三次人口大遷徙。作為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如果不是被逼無奈,絕不可能下定決心走上充滿血淚的遷徙之路。而這三次人口大遷徙中,尤其漢人闖關東規模最大、歷史最久、持續時間最長。

然而,關內大批漢人闖關東,面臨的不僅僅是東北嚴酷的環境和漫長遷徙路上的艱辛,在清朝初期和中期,他們還面臨著清政府的阻撓。清朝入關之後,大批原居住於東北地區的滿洲八旗進入了關內。

尤其當清廷遷都北京之後,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入關的人口就有近百萬之多。東北地區的人口也因此銳減,曾經沃野千里的東北地區變得荒涼起來。既然面臨如此情況,為什麼清廷仍不允許百姓出關屯墾,以增加稅收,反而設置種種禁令呢?

事實上,清軍入關之後,並不是一開始就對與關內人民闖關東持反對意見。在清順治年間,清廷也曾鼓勵百姓出關屯墾,並多次頒佈政策獎勵這種行為,當然,順治期間允許闖關東的地方,僅止於遼東地區。然而,當康熙繼位之後,康熙7年,清廷廢除了關東招民開墾令,對於關外,也就是關東地區進行了封禁。

為了阻止闖關東的關內人民,清廷甚至在東北地區修築了著名的柳條邊。所謂的柳條邊,就是在順治和康熙年間修築的一條用柳條編織的籬笆。到康熙20年時,從開原威遠堡到吉林法特東亮子山,清廷甚至不惜民力修築了一條長達345公里的柳條邊。

同時,清廷又在柳條邊上設置邊門,駐紮兵丁,嚴禁人員出入,並對違反禁令進入這些地區的的人進行了嚴厲的刑法。在隨後的100多年間,無論是雍正、乾隆、嘉慶還是道光,都多次頒佈政策,重申禁止闖關東的禁令。

為什麼清政府對闖關東的行為頒布如此嚴格的封禁政策呢?

第一,防止大量漢人闖關東之後,鳩佔鵲巢,佔據、破壞滿清八旗崛起的「龍興之地」。眾所周知,滿清正是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崛起並逐步壯大,最終蛇吞鯨,以不可思議的運氣一舉佔據天下。

因此,對於清廷而言,東北就是他們「發祥之地」,是八旗賴以建立王朝的「龍脈」所在。如果他們放任漢人大量出關屯墾,勢必破壞滿洲「根本之地」,傷害滿清皇室「龍脈」。

更何況,由於中國反清的鬥爭從未停止,因此清廷對於漢人存在極強的警惕之心,自然也不可能放任大量漢人進入東北,威脅滿清「龍興之地」。

第二,滿清八旗一直將東北視為他們最後的退路。以幾十萬人口的小族撿漏般的奪取天下之後,清廷在欣喜若狂之餘,也始終惴惴不安,他們時刻擔心上億人口的漢人造反並最終顛覆他們的統治。

因此,滿清八旗始終將他們的龍興之地——關外,視為他們的最後退路。他們時刻準備一旦關內的形勢無法挽救,他們就將帶領曾經入關的八旗子弟門重回東北。既然是退路,自然絕不可能允許漢人大量進入。

第三,為了保持滿洲固有風俗,保留一支最後有戰鬥力的八旗騎兵。早在康熙年間,面對中原的花花世界,曾經不可一世的滿清八旗就已經基本墮落。到雍正乾隆年間,關內的滿族八旗已不堪使用。

但此時,位於東北、仍保持傳統生活方式的部分八旗子弟,由於生存環境的原因,仍保有一定的戰鬥力。因此,清廷為了保持這一支具有戰鬥力的八旗部隊,也為了防止滿人被漢人徹底同化,「保持滿洲固有風俗」,清廷有意的保持著東北地區的原始狀態,使得當地的八旗子弟能夠熟練騎射,保持滿人風俗。

第四,則出於滿清的私心。清廷成為中國統治以來,一直對人口占絕對多數的漢人抱有警惕提防之心。在清廷看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他們也一直將東北地區視為旗人的自留地,無論是為了獨佔東北地區人蔘貂皮等特產,還是為了維護滿洲旗人生計,清廷都不可能允許太多的漢人進入關外。

正是在這種心態之下,在清軍入關後的近200多年裡,清廷一直對於闖關中的行為持禁止和阻撓的政策。然而清廷的這種政策,面對著沙俄的侵略,變得不合時宜起來。因為先後侵佔中國北方1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沙俄,對於中國東北地區產生了嚴重的威脅。因此,為保住東北這塊「龍興之地」,移民實邊,成為清廷最好、也是最後的選擇。


目的很單純:保護滿清的「龍興之地」。

清軍入主中原後,雖然一再強調「滿漢一體」,但是在政策傾斜上還是刻意偏袒滿人,並利用各種機會限制漢人的活動和嘴巴。

在形式上,滿清還是想方設法摒除關內外的隔閡的。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特別頒旨廢除長城的修復傳統,從而使中國以長城為界區別關內外百姓的政策歸零,間接促使民族大融合。

然而,與之矛盾的是,滿清政府竟加強了山海關的管制功能,嚴格限制關內漢人進入關外,表面上是稽查往來商旅抽取關稅,但實質上是杜絕漢人北上破壞滿清的風水。

在這個統治思想意識上,滿清還是有些自卑的,一方面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時時居安思危,另一方面也在為自己未來準備退路,萬一無法在中原立足,則回到關外重新開始。

因此,在關東的保護上,滿清自然不能放任漢人隨意自主地進入關東,此外,還必須在東北設置各種障礙,如東北三將軍的存在以及圈地等。

至於後來,為什麼又開放東北,允許闖關東的存在,其理由也是順理成章的。

到了那時候,滿清的統治已經根深蒂固,不必擔心後路被截,再者俄國人對東北虎視眈眈,也急需漢人充實東北,以免被俄國人佔據。

..............................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關東,在中國近代指的是山海關以東。闖關東一般是指山東地區人民因生活所迫,向東北地區遷徙的人口活動。

要明確的一點是,禁止漢人闖關東是隨著清王朝自身的實力相關的。而且在清軍入關之後,並不是馬上禁止漢人闖關東的。

在最開始的時候,也就是1644年清軍入關的時候,大量滿洲八旗士兵入關,致使東北地區人口稀疏,田地無人耕種,在這種情況下,順治十年滿清朝廷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條例》。

「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

「凡招來新民,歸部遣官偕同縣官,城中每丁給地基二繩,約三丈(二日)於野,每丁給地五繩(二十五畝),永為民業」

注意以上引文,特別是加粗字體。可以看出滿清當時為了招募開墾荒地的人們,基本上是用的濫封官爵的辦法。只要招徠一百個人,就能封知縣。

為何如此呢?

因為在順治十年這個時間點,滿清仍未坐穩天下。但遼東地區常年戰亂百姓百不存一,加之滿清八旗入關帶走大量人口。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也為了能充實人口,保障遼東地區的賦稅,使得滿清自己能夠在任何情況下保有龍興之地,他們索性就慷他人之慨,用虛名換實際的人口。

那為何後期又禁止人們闖關東了呢?

因為在康熙初期,大量人口已然充實了遼東地區。加上滿清八旗日益腐朽,已然完成了從原始奴隸部落制度向封建地主制度的轉變。在康熙年間,關東地區的土地不但已經獲得了初步開墾,而且大量優質土地已經被滿清貴族瓜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闖關東的人們越多,造成的人多地少的矛盾越大。

更嚴重的是,康熙年間的王輔臣,三藩,準噶爾,臺灣等都在叛亂。滿清八旗腐朽不堪,已經無法再進行大規模作戰。綠營開始成為清軍主力。

面對這樣的情況,康熙決定永遠詔禁人們進入關東,為的是避免漢人佔據關東地區的主流。

說白了,滿清讓人們闖關東是為了讓漢人給他們滿清貴族開墾土地,而禁絕漢人闖關東,也是為了保障他們自身利益,避免所謂的龍興之地被漢人佔據。從而導致他們失去退路。

但是,滿清統治下,陝西河南大災連連,山東地區十年九災。面對這種活不下去的情況,滿清即便嚴刑峻法,靠挖壕溝,植柳條邊,也沒有阻擋住人們闖關東。


清軍入關時,禁止漢人「闖關東」,應該是滿清王儲參考過歷史、詢問過相關「世外高人」參議,而作出的決定。

據說相關傳聞,努爾哈赤利用「十三副盔甲」埋葬在東北「龍興之地」從而使滿清順利入關,入主中原。對此,為使滿清龍脈不受破壞,專門派出風水大師,在東北地區劃出範圍,加以保護,嚴禁漢族人前往破壞。上世紀末,香港電視本港臺還以此為參照,拍攝電視劇《大清氣數錄》供觀眾娛樂。

另一種說法是,滿清王儲學習了中原大地上各代歷史,參照蒙古元朝經驗,若日後漢族人恢復中原江山,則滿清可退出關外,繼續回到它的「龍興之地」,繼續發展。

在晚清時代,東北之地受到沙俄、日本的侵佔。外東北永久地被沙俄侵佔。這時,滿清上層有識之士才放鬆民眾進入「關東」的態度,其實滿清政府也難以抑制沙俄、日本對東北的滲透,不得已才放鬆管制。


清軍入關為何禁止漢人「闖關東」?防止被「漢化」,留下衰敗後的退路

闖關東即指中原地區百姓去關東(泛指東三省)謀生,是歷史上中國對東北大開發的重要手段,東三省沒有在中國清末脫離中國核心原因之一。

然而把歷史線拉長一點看,有重要歷史貢獻的「守土」手段「闖關東」,在清朝初年是被明令禁止的行為,漢人前往關東是必須手持朝廷的「通關證」,私自前往將受到最高可被「處死」的懲戒。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直接原因有3個要點。

1:滿清朝廷為自己留的後路

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由崛起於中國東北一代的女真族建立。由於考慮到它的「前車」蒙古元朝在中原統治百餘年時間就被漢人推翻的歷史。

那時清朝初期的統治者是沒有信心能夠長期統治中原的,因而為了讓自己的後人在可能的「兵敗」之後,能像元朝一樣「主動」退出中原,然後繼續稱霸「漠北」。

清朝統治者選擇極力保護自己的「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生怕漢人進入東北後,會讓自己衰退後的後人「無家可歸」。

2:防止漢化

歷史上清朝並不是女真族的第一次入主中原地區,1114年,女真首領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立國「金」。

該國一度將中國長江以北全部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與南邊的宋國「共享」華夏文明傳承,是那時東亞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然而這個帝國在1234年亡在了蒙古人手裡。至於為何會消亡,滿清統治者在研究之後得出的結論是,金朝過度將自己「漢化」了,失去作為遊牧民族的血性。

因而當女真再次建立清朝時,以所謂的「歷史教訓」為由,滿清是極力反對東北三省的滿人拋棄遊牧狀態。

而若漢人進入東北,因農耕文明在和平時期的生活水準明顯會高於遊牧,因而在潛移默化中游牧的女真極有可能就「漢化」了。而這羣一旦漢化,對滿清政府來說就是「重蹈覆轍」。

3、滿清貴族壟斷東三省特產的需要

東北盛產的鹿茸、人蔘自古就是中原地區的昂貴經濟「作物」,如此一來這對於滿清貴族來說就是可以持續「下黃金的奶牛」。

而若漢人大規模的入主,不可避免的就會打破滿清貴族對上述昂貴物件的壟斷,而這對於滿清貴族來說是絕不允許的,等同於到嘴巴的手被搶了。

因而很多貴族就會以第1、第2兩個點為由,極力鞏固禁止漢人闖關東的政策。


清軍入關並非是單純的割據政權過渡到全國性政權,還是一次民族內遷之舉,舉族傾巢而出當然要為自己留一條後路,而如何保持大後方的穩定,那肯定就是防止漢人闖關東滲透控制東北了。

為了這條退路,清朝甚至修建了東北長城「柳條邊」,可見對其的重視。也側面反應了康熙帝說清朝不需要修長城的確有點誇大吹噓了。

明清革鼎可以說是一個巨大意外。垂垂老矣的明王朝耗死了清之太祖太宗兩代人,使滿清只能望關空嘆。不過這個難題隨著李自成冒失失的攻進北京城逼死崇禎帝,又在山海關敗於吳三桂與多爾袞聯軍後解決了。

清軍入關時,為了奪取天下可以說是舉族內遷,即使如此也是軍隊很少,當時算上八旗蒙古、漢軍還有隨行家眷也就是十幾萬,當然還有資料說是二十多萬。姑且算二十萬,除去家眷真正可戰之兵最多十多萬。

極少的兵力想要統治中國無疑是困難的,很多滿洲貴族認為效仿當年金國就好,佔據北方半壁江山就心滿意足了。攝政王多爾袞一再堅持下清朝纔有了統一中國的決心。(來自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宋安之首發,以防被抄襲。)

清朝當時的難題不只是兵力問題,還有清朝的意識形態不同,早在沒有入關時,努爾哈赤就推行了民族隔離性質的八旗制,皇太極時代進一步完善八旗制,入關後更是行「剃髮易服」的野蠻政策,使這場明清戰爭的主要性質變成了民族戰爭。

改朝換代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而民族戰爭的性質就嚴重了,所以清廷參考了元末亡國後蒙古退往漠北大草原的例子,就重點經營東北,順治帝就曾直言告誡滿洲貴族遇有不測時可以退回東北,為自己留了一條退路。

滿清經營東北這條退路早在順治帝時期就開始了,首先以東北是「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的名義來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還沒有統一中國之時,就繼續修建皇太極時期就開始修建的東北長城「柳條邊」,至康熙二十年竣工。

清中後期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的不足,加之黃河下游地區連年遭水災,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便不顧清廷禁關令,開始冒著被懲罰的危險,「闖」入關東,這就是「闖關東」的來歷。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庭天朝上國的遮羞布被掀開,東北被沙俄屢屢侵略,為了抵抗沙俄,清庭於1860年在關東局部馳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大量的人口湧入東北,開發了東北也一定程度上抵擋了沙俄的侵略。

清朝入關後防止漢人闖關東只是為了留條後路,就是這麼簡單,但為了面子問題所以號稱是為了保護祖地而禁止漢人闖關東的。

歡迎吐槽、點贊、關注~


關東,一般意義上指的是山海關以東,也被說成關外。闖關東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人口大遷徙。

1644年清軍入關,揮軍南下,繼而佔領整個中國,致使關外變得人口稀少,早在順治十年朝廷就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通過各種優惠措施,吸引人們來此定居耕種。

之後有大批流民遷入遼東地區,主要來源地為山東,直隸等省。這些人的遷入對於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口增長有著積極的意義。

但是從康熙初年就停止了「招民」政策,轉而開始封鎖關東地區。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東」作為滿清的龍興之地,是滿清的大本營,自從滿清入關之後,國內的反抗呼聲就從未停止過。

康熙年間「三藩」漸成大患,清廷自己也沒有信心能夠長期霸佔中原,所以必須留條後路,中原丟失後還能去東北老家繼續當皇帝。

但是「招民」政策使得大量漢人湧入,不利於大後方的穩定,於是清朝停止了鼓勵政策「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為此還專門修建了堤防壕溝來防止漢人湧入關東。

但是閉關政策並不能阻止人口的流入,由於黃河中下游頻頻遭遇自然災害,災難中失去土地的居民生存受到威脅,而清廷卻依舊「禁關」,不顧禁令進入關東謀生,纔有了闖關東一說。


清朝封禁關外,其目的有兩個:

1.保持滿洲騎射習性;

2.對能否長久統治中原的不自信,給自己留後路。

《鹿鼎記》給禁止漢人入關找了一個特別神祕的理由,即東北乃大清龍脈所在,閑雜人等不可靠近,其實與以上兩點真實目的並不衝突。

清朝初年,東北設置盛京將軍、寧古塔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大體對應今天的東三省。

清朝對東三省的管理依舊保持著將軍管轄制度,與關內的行政制度不同,這就是為保持滿洲騎射習慣,但關得住人,卻關不住心,即使滿洲將軍再區別對待,八旗軍隊也在中原的花花世界裡逐漸迷失了自己。

為了禁止漢人入關。從1644年開始,多爾袞下令禁止漢人進入滿洲「龍興之地」墾殖。不久,開始大規模設立邊牆。

所謂邊牆,就是土堤,不是防水,而是用來防漢人進入東北的。一般土堤上種著柳樹,所以又叫「柳條邊」。

《柳邊經略》中這樣記載:

「(老邊)西起自長城,東到船廠(今吉林省吉林市),北自威遠堡(今遼寧省開原市境內),南至鳳凰山(今遼寧省鳳城市)止。設邊門二十一座……每門設蘇喇章京一員,筆貼式―員,披甲十名。」

柳條邊由最南邊的盛京將軍管轄,漢人、蒙古人以及朝鮮人如果想進入關外,必須持有所在地衙門的通行證,限時出入。

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又下令設立了兩道邊牆,由寧古塔將軍管理,加強防範漢人進入關外。

這樣的政策顯然不符合發展規律,滿洲入關以來,本身就人煙稀少,再加上對東北的封禁政策,無疑阻礙了東北的發展,也導致與沙俄交界處的國土被大量侵佔。

這種不符合發展規律的政策,最終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到了清朝中後期,這個禁令逐漸的放寬,最後形同虛設,大量「闖關東」的老百姓湧入東北,經營開墾著這片黑土地,讓她煥發出從未有過的發展活力。


關註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因為東北是滿人的老家,如果有一天他們在關內待不下去了,還要回去。


清朝初期,由於滿人剛入住中原,對於是否能穩定的統治中原未有很大的把握,所以留下後路,禁止漢人進入東北,意圖一旦統治不穩就退回東北。清初期至中期,滿清統治者藉口「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關東實行封禁政策。清中期後,由於土地兼併和災荒,不斷有人逃往東北謀生,再加上當地的王公貴族為了一己之利,不斷招收漢人耕種土地,閉關令已經名存實亡。清朝末年,為了應對沙俄的入侵,清朝不得不正式廢除這項政策,實施開荒,屯邊實民,大量失去土地的山東等地的農民進入東北,這就是闖關東了。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後,各地陸續起義,滿清統治土崩瓦解,當時的滿清政府也曾考慮退回東北意圖東山再起,但是手下的旗民,旗兵已經習慣了內地的生活,不願退回東北,滿清統治者只能絕望的宣佈退位。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