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業保理的業務模式

商業保理,是指保理商為商品供應商提供一系列的綜合金融服務,包括應收賬款預付融資、賬戶管理、賬款催收、承擔買方商業信用風險等業務。如:商品供應商與商業零售企業、連鎖店集團簽訂供貨協議,同時約定60、90或120天結算,並與保理商簽訂保理協議,當商品供應商每向零售商配送一批商品時,由保理商向零售商確定供應商的送貨發票及明細,在扣除有關費用後,直接在5~10日向供應商支付貨款,以保證供應商在最短時間的資金回籠,待60、90或120天後由保理商向零售商收取貨款。保理商為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預付融資賺取相應的資金費用和服務費用。

2.商業保理的風險控制

商業保理業務作為新型的金融創新業務,有著較大的發展前景和優厚的資金回報率,但作為資金的投入和使用就會產生一定的風險和問題。在保理業務中,風險的控制和減少是商業保理業務成敗的關鍵;完善的法律風險防範體系是促使商業保理業務健康有序發展的必需條件,也是保理商開展商業保理業務獲得收益的根本保證。防範商業保理業務法律風險的措施具有如下幾點:

(1)保理客戶的資金實力、商業信譽的好壞,與其交易的履約能力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一般而言,資信良好的企業往往有著較強的履約能力,反之亦然。保理業務的收益來源主要來源於買方對銷售商應收賬款的支付,然而,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宜在保理法律框架下轉讓應收賬款,在決定是否向銷售商提供保理業務時,除了需要了解買賣雙方的資信、交易性質等基本情況外,還要根據買賣雙方自身的情況將其納入風險管理的業務範圍。因此,謹慎選擇保理客戶,明確保理申請條件是保理商慎行經營與全面風險管理的應有之義。

(2)加強從業人員培訓,提高交易識別能力。

從商業保理業務的運作機制上看,欺詐性交易的出現將導致保理商對應收賬款的無法回收。保理業務從業人員良好的交易識別能力是認識和防止欺詐性交易的關鍵。因此,在開展商業保理業務之前,應對保理業務從業人員進行系統性的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業務水平,使其具有較強的交易識別能力,從而防止欺詐性交易流入保理業務領域。在辦理保理業務時,應高度重視對供應商與零售商之間發生的商業發票、增值稅發票、貨運單據和買賣合同的真實性的查驗,並嚴格審查買賣雙方之間是否存有控股、隸屬等關聯關係。對於欺詐性交易及買賣雙方採用比保理商批准的更為靈活的方式進行交易銷售而產生的應收賬款,保理商不宜受理供應商的保理業務申請;對於買賣雙方之間存有關聯關係的,由於關聯交易本身特有的複雜性與隱蔽性,保理商對於供應商提出的保理業務申請則應持更為謹慎的受理態度,對於交易的目的基於抽逃資金、惡意逃廢債務的,則堅決不能受理。

(3)配備專業法律人員和商業專業人員,嚴格合同條款審查和業務流程的考察。

商業保理業務是一項專業化程度較高、技術性要求較強的新型短期融資業務,故在開展保理業務時,應設立專職的法務崗位,嚴格合同的條款審查,防範因合同瑕疵帶來的法律風險。涉及保理業務的合同主要有供需之間的買賣合同和保理商與供應商之間的保理合同兩類,買賣合同是交易雙方基於貨物買賣而簽訂的商務合同,其目的在於規範交易雙方的商業行為和保證交易預期效果的實現。保理合同的訂立是保理商對供應商的選擇與受理的結果,是保理商實現對應收賬款的回收,從而獲得收益的基本保障。保理商要實現其對保理業務的期待權益,不僅要求有專業的法律人員進行法律上的審查和監督,更需要商業的專業人員對供應商的產品、利潤空間、折讓幅度、市場及發展潛力、競爭對手、同類產品等有著詳細精確的瞭解,對零售商的公司構成、股東情況、現場管理、結算信譽、銷售情況及其他未預知的情況進行了解,建立完善的業務流程和考察方法。

(4)強化交易跟蹤管理,防範合同履約風險。

一定程度上,保理合同的簽訂標誌著保理商對整個交易的過程的參與和控制。供需雙方完全履行合同義務是保理商對應收賬款順利回收的關鍵。因此,合同的履約風險發生與否將決定保理商在保理業務中收益的大小。對於保理商而言,保理業務中的合同履約風險主要表現為買方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付款義務。買方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付款義務的情形主要有因銷售供應商未按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導致買方無義務付款和供應商完全履行合同義務而買方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付款義務兩種。為了規避因合同履約風險帶來的收益損失的可能性,保理商對整個交易的過程應主動介入、跟蹤管理,著重瞭解雙方是否嚴格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分析、判斷交易雙方的履約風險發生及權益實現的可能性,從而決定採取不同的風險救濟措施實現對保理業務的期待權益。

(5)設立供應商庫存物流監管及質押方式,確保供應商未按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導致零售商無義務付款。

保理業務的風險控制是保理業務開展成功與否的關鍵,建立安全可靠的風險控制體繫有利於保證資金的安全回收和保理業務的正常進行。

3.商業保理業務範圍

經營目標:積極貫徹國家有關經濟政策、法律法規,以商業流通領域的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與各種擔保融資體系相配合,致力於發展便利、快捷的保理、物流、諮詢綜合服務;成為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服務範圍:商業保理、融資擔保、信用管理、財務顧問

服務領域:商品流通、醫療銷售、工程建設、項目投資

服務內容:貿易融資、融資擔保、融通倉業務、應收賬款管理、賬款催收、壞賬擔保、商業信用評估、信用管理

福惠保理隸屬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聖盈信(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股票代碼:CIFS),總部位於北京。企業有應收賬款融資需求請搜索福惠保理。

4.商業保理的業務流程

流程一——諮詢:向客戶介紹業務情況和提供諮詢服務。保理商向供應商提供保理業務的諮詢服務,介紹保理的特點、優勢及供應商採用保理業務對業務發展的好處,分析保理業務對加快供應商資金周轉、減少資金壓力、緩解供商矛盾、降低費用成本、化解貨款風險的好處。

流程二——接洽:瞭解客戶市場情況和資金需求。保理商在與客戶接觸後,瞭解供應商的市場情況和資金需求,瞭解供應商的供貨單位的大致情況為下一步供應商能否提供保理業務做初步評估。

流程三——審驗:客戶營業證件和以往營業狀況資料提供,核對與零售商的賒銷合同。保理商在初步確定開始保理業務的同時,要求供應商提供相應的營業證件,包括但不限於營執照、稅務登記證、法人代碼證、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保理業務申請表、與零售商簽訂的供貨協議。

流程四——評估:評估客戶市場狀況,零售商付款信用、銷售狀況,做出評估報告。保理商在針對供應商的保理申請資料和市場調查結果,來評估客戶市場狀況,行業狀況、銷售狀況、保理額度的支付狀況,以及零售商商業信用、付款狀況、銷售狀況,風險狀況,並做出評估報告。

流程五——審批:審核業務記錄和評估報告,進行內部覈准。保理商在對供應商的各項資料初步審驗合格後,對評估報告及其風險進行審核,並召開保理審批會議,進行內部覈准。

流程六——簽約:與客戶和零售商簽訂雙方或三方合作協議保理商在審批完對供應商的保理業務後,與供應商簽訂《商業保理業務協議》,並辦理相關的擔保手續。

流程七——放款:供應商在簽署合同後,並辦完相應的擔保手續,在提供全部有效單證後,經核對無誤後,保理商根據保理協議進行放款。

流程八——監管:在保理業務開展後,保理商根據供應商的業務狀況、銷售情況開展供應商的應收賬款的管理,監督供應商的貨物流向、進貨情況、銷售動向;並對零售商的日常狀況進行充分了解,控制結算風險,保證貨款回收。

流程九——催收:在保理款項到期後,保理商根據合同約定向零售商催收到期貨款的過程。

流程十——回款:保理商根據合同約定或採取風險控制措施收取貨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