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和姜昆老師有幾次交集,我談談個人的看法,我對我的話負責。

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需要申請人在此領域有卓越成就,大師級的領導人物,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以成為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人。

姜昆老師曾經是中青年相聲演員中的傑出代表,也有過膾炙人口流傳甚廣的作品,但真正自己創作的優秀作品很少。筆者曾參加中國曲協的一個培訓,姜昆老師是授課老師之一。他的作品集當成會議資料發給大家,有償的,書費包括在培訓費裏。而天津的快板藝術家張志寬(元芳你怎麼看,元芳的父親)也是授課老師,張志寬老師免費向學生們贈送了他的快板光碟,當時臺下掌聲一片。

姜昆老師的作品集所有的相聲都沒署作者的名稱,包括梁佐老師的作品。當時梁佐已經去世,這點引起同學們非議。

姜昆老師學生很多,我就給他的學生寫過作品,那次中曲協的培訓就是姜老師學生給我申請到的資格。但我所知姜老師收徒是要收拜師費的。

姜昆老師在氣量上狹小了些。我聽過姜老師的幾次講話,必定批評兩個人,一是《曲苑雜壇》的文華,說《曲苑雜壇》的片頭曲把小「品」的「品」字發音唱錯了,二是天津的楊少華老師,說他的表演為老不尊,倚老賣老。每次都公開批評這兩樁,我有點疑惑,後來曲藝圈有朋友跟我說,姜老師跟文華和楊少華都有過節。不喜歡文華是《曲苑雜壇》曾拒絕過他,和楊少華純屬派系成見。

大家必有大氣量,容人方為大丈夫。姜老師若作中國相聲的代表人,非物質遺產的繼承人,氣量還需提高,自家陣營裏如此多人對你不服,領軍人物尚不可為,又豈能以傳承人自居?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作為曲協主席,在相聲界可以說是德高望重,是相聲界的泰山北斗。他的相聲理念非常新穎和獨到,提倡要把相聲達到教育觀眾的目的,這一點很多相聲演員都沒有這種精神。在主流相聲界是呼風喚雨,讓瀕臨滅絕的相聲行業煥發出勃勃生機。

姜昆多次呼籲要說高雅相聲,娛

樂不能愚樂!就憑這一點,姜昆就完全可以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對相聲的理解已經達到了登峯造極的地步。憑藉著經典相聲《虎口遐想》,讓姜昆在相聲創作這個行業有著相當高的話語權。如果沒有姜昆,主流相聲界必定處在羣龍無首的地步,苗阜,李宏燁,何偉等等將會失去相聲創作的方向指引,你說有多重要!

更重要的是,姜昆的歌頌型相聲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觀眾們聽完姜昆的相聲就會神清氣爽,紅光滿面,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可以說是居家生活的必備品。這都是姜昆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格。

好啦,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打住!姜昆申請的是並不是非遺,而是非遺傳承人。現在「相聲」這個概念已經越來越火了,現在的人可能只認識郭德綱、嶽雲鵬等。但是姜昆老師早期對於相聲的貢獻是有口皆碑的。姜昆夠不夠資格?我覺得——夠的!理由如下:

姜昆是國家一級演員、相聲演員以及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國家一級演員」職稱是我國針對為繁榮國家文藝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演員給予的領域內最高職稱,足以見得姜昆作為相聲演員在我國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現今,如果非要區分的話,相聲可以分為所謂的兩類:主流相聲與非主流相聲。主流相聲指的是官方或國家體制內相聲,姜昆老師就是這類相聲的典型代表。說相聲是他們的職業,但並不依賴說相聲掙錢,他們屬於國家公務人員,按月領工資。

而非主流相聲指的是民間團體的相聲,如以郭德綱老師為代表的德雲社等,全憑本事在市場上混飯喫。換個角度理解,主流是符合國家藝術發展路線和方針的,用語言藝術來諷刺時弊,引導社會正確價值觀;而非主流以娛樂為首位,想方設法引人發笑,且常常打政策擦邊球。

明明身份不差,為什麼姜昆申請成為相聲的非遺繼承人引發了多方爭議呢?這就得結合這段日子德雲社的興起以及姜昆先生所發表的一番言論來談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相聲這個行業因網路上各種綜藝節目的頻出,被搶去了風頭,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關注甚至不喜歡相聲,但因為郭德綱的出現,這個行業再次迎來了生機。

令人捧腹大笑的「賤萌小嶽嶽」嶽雲鵬、被萬千少女奉為新一代男神的張雲雷等都出自德雲社,可以說以郭德綱為首的德雲社是現在整個相聲行業的救命恩人。追的上社會熱點、懂得在舊框架下創造出新花樣,近幾年來作品層出不窮,甚至豬年春晚相聲只有德雲社的身影...所以在大眾心裡,提到相聲,大部分都認為郭德綱纔有資格和能力去申請成為傳承人,這與其爆紅的時間和機遇密不可分。

再就是姜昆老師說的「反三俗」。許多人認為,將相聲以雅和俗、主流和非主流來區分是大錯特錯的。作為一門本就來自於百姓生活的藝術,將教育意義加入到相聲中,反而使相聲失去了很多幽默與風趣,多了幾分教條主義。

加之姜昆老師近幾年沒有什麼作品問世,在德雲社風起雲湧之時說出這番話,讓人看上去有點像是喫不到葡萄反說葡萄酸罷了。不僅以同行的身份,更是以前輩的身份,在大家眼中這樣似乎略失氣度。

不過話說回來,所謂傳承人,身份頭銜得當、在某個行業有一定積累和資歷是最好不過的,這樣看來姜昆老師的申請沒有什麼不妥。畢竟只是申請,批不批准那還得看相關部門的決定。

最重要的,是我們羣眾持續性地關注相聲這個行當,不要讓我們自己再失去一門寶貴的藝術。


先糾正一個錯誤:姜昆是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而不是申請非遺,有些字不該隨便省略,意思差別很大。

國家級相聲非遺傳承人前後授予了三人:第三批常寶霆、第四批姜昆、第五批馬志明,其中第一、二批沒有相聲界名額。近現代相聲界三大門派——常派馬派侯派——傳承人雨露均霑,很公平。

常寶霆為相聲界首位入選非遺傳承人時,有人為田立禾老先生叫屈;姜昆名字出現在第四批非遺傳承人名單上時,也有人為郭德綱叫屈;到了馬志明時,網友們口徑很統一:實至名歸。

那麼,姜昆有沒有資格申請相聲非遺傳承人?應該有的。曲協主席、侯派相聲傳入(侯寶林-馬季-姜昆)、又熱心參與、積極申請。

主動申請是成為非遺傳承人的先決條件,從藝者不樂意或不熱衷,相關部門把「非遺傳承人」這個頭銜扣在藝人身上、也沒多大意思。田立禾老先生沒有成為相聲非遺傳承人,主要因素就在此。

姜昆不同,喜歡並熱衷於這類事務,雖然近些年在藝術創作和表演上次了點,但也不能抹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姜昆為相聲事業所作的貢獻。

郭德綱沒評上也很正常,畢竟志不在此。德雲社商演、評戲、京劇以及各種綜藝影視,想都不知道把現實利益擺在第一位的他,會寂寞到去填表申請什麼傳承人。

相聲界「德藝雙馨藝術家」,有幾個有真正的德和藝?又有幾個是藝術家?也就那麼回事。喊冤叫屈也好、奔走相告也罷,也無非就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已,你要是較真、你就輸了。


姜昆的相聲並不是傳統相聲,他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的特殊階段,把相聲這種表演形式和風格改良成為歌頌型的相聲,這種形式的相聲以馬季、姜昆為代表人物。

對於非遺的定義是,是指被某個羣體、團體、個人視為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極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場所。帶有一種使命感性質。

我覺得姜昆就此而言,當然可以申請非遺,可能有許多人認為姜昆並不能代表相聲,但是作為曲協主席,現今主流相聲的領頭羊,姜昆不做這件事,那麼由誰去做呢?

我覺得姜昆是有資格作為相聲的代表人物去申請非遺的,雖然姜昆的相聲並不代表傳統,可能和傳統相聲有一定的差異,比如說姜昆就不會唱「太平歌詞」,但是作為相聲界的領導,這和申遺並無關係。


謝謝邀請,我想這個大標題出的有點模糊,也可能是出題人故意在考驗大家,有無去走心看題,然後纔去做判斷。若不看註解很容易斷章取義走偏啊,那樣的話姜昆何其不幸,做了無緣無故頂缸人,還不知咋回事哩!

個人理解:

【一】、姜昆不是在為自己說的相聲申遺。印象中的姜昆詼諧幽默,胸懷博大,為人謙虛低調,在圈子內也足有口皆碑,讓人景仰,而且他作過相當層級的領導,成名至今幾十年了,沒聽說過有啥出格過火行為,也沒鬧過徘聞啥的,由此判斷姜昆老師斷不會狂妄到去為自己個人申遺。

【二】、姜昆是在為中國相聲申遺。這就合情合理了,作為一門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擁有廣泛的民意基礎,是完全可以去申遺的,而且成功的機率會非常高。作為在象聲界耕耘幾十年深受民眾和文藝界愛戴的業內元老,又當過相當層級的文化官員,以他的資歷、威望和人品在相聲界當下也找不出幾個了,由他作去為相聲這門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去申遺,也算是眾望所歸,符合情理的事,應該能得到政府和民間的廣泛支持。

由此分析推斷,姜昆老師是在代表中國為相聲這門我國獨有的藝術形式申遺,而不是在為自己申遺。

個人見解,不一定正確,祝大家在線歡怡!


首先,姜昆申請非遺是舊聞,不是新聞。其次,他申請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不能簡化為「申請非遺」。

七年前,即2011年3月2日,姜昆在一公開場合透露說,他已經報名申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當時,他已不再擔任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他新的身份是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的祕書長。

誰知道剛過了一年,姜昆就被選為中國曲協主席。如果一年之前能料到這個結果,他還會申請非遺傳承人嗎?去年,姜昆連選連任,他的任期要到2022年才結束。

題主問姜昆有沒有資格,其實只要是相聲名家,誰都有資格去申請,申請不等於批准。就跟條友申請千人萬元計劃一樣,申請容易,獲批難。當然,申請非遺傳承人就更是難上加難,兩者沒有可比性。我舉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申請和批準是兩回事。

本是一則舊聞,現在卻有人把它拿出來炒作,究竟意欲何為呢?這就不用我多說了。

我是蕭陶。寫相聲故事,說相聲人物,回答相聲問題,評論相聲熱點話題。關注不迷路。


相聲的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這是基本功。

另外,相聲這個形式是賣藝為主,能拿出來賣,就要有觀眾買賬,你的玩意兒好,大家才能買是不是這個禮兒

既然想申請非遺繼承人,那肯定要在基本功拿得出讓人信服的東西來。

那麼姜昆先生是否可以露出自己的真本領,把四門功課在世人面前露露,抖抖活兒,讓大家真正認可了再考慮非遺的問題。

如果非遺的人是某個官家的領導頭銜,按理說就脫離了非遺文化傳承人的初衷,這點道理相信小孩子都懂,因此說,姜昆同志,是騾子是馬,牽出來遛遛。


姜昆申遺相聲傳承人,應該是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一、能力

姜昆是文革後馬季先生重點培養的學生,為了扶植他,馬季親自帶他上春晚,並通過連續幾次在春晚串場主持說相聲,表演了一些為人稱道的作品。姜昆沒有讓馬季先生失望,他成為八十年代最受關注的相聲演員之一,並得到有關方面認可,逐步走上曲協主席的領導崗位。

姜昆在曲協大展宏圖期間,經歷了相聲全面頹敗的十年,但他能逆勢而變,因勢利導,堅持給體制內說過相聲的人評定職稱,引導相聲演員各盡所能,跨界露臉,當佳賓,做主持,演小品,做廣告,為國家保留了一批著名相聲藝術家。

在小劇場相聲興起,重新復活了相聲,使觀眾逐漸認可並開始喜歡相聲之際,姜昆抓住機遇,帶領一批相聲藝人頂著商演勁爆的潮流,開始了《姜昆說相聲》慰問巡演活動。同時對小劇場相聲進行了"反三俗"整治工作,努力成為相聲新主流的領軍人物。

二、實力

姜昆在曲協工作期間,努力協調各方面關係,使保存下來的各種曲藝形式相互合作,共創輝煌,《姜昆說相聲》巡演活集中體現了這一特色,無論國內演出,還是國外交流,都能組成雜技曲藝混搭團隊,滿足了觀眾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姜昆做為曲協主席,不僅說相聲有人捧場,書法等才藝也頗有市場。手中既有國撥經費,又能組織多方贊助;既能帶著龐大的演出團體出國交流,也能建立以個人命名的藝術收藏館。這個收藏館其實就是個人紀念館,這是為申遺奠定基礎的重要環節。

三、精力

姜昆雖然年近70,政務繁忙,但精力非常旺盛,堅持擠出大把時間表演,除了連續作戰進行200場展示個人魅力的《姜昆說相聲》巡演活動外,還經常在各個電視平臺表演、出鏡,通過展示自已三十多年來剪輯的報紙資料向人民彙報成就,引導他人讚美自已對相聲的貢獻,從而表達了自已為了申遺不懈努力的精神風貌。

綜上所述,姜昆做為曲協主席和資深相聲演員,能力實力精力都可能超越他人,成為非遺繼承人。


相聲做為深受百姓喜愛的一門藝術,應該世代傳承下去,而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斷了香火。

一,申遺傳承人的任務和職責是將藝術①有序傳承。②發揚光大。

二,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入選呢?

首先政治上可靠,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

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

造詣的標準是:

①耕耘不斷,有過硬的作品。

②堅持創作,經常演出,並能推陳出新。

③門下著名的弟子多,為傳播藝術做出了突出貢獻。

④深愛廣大愛好者的喜愛,有口皆牌。

三,姜坤是個好領導,當曲協主席工作已經很忙了。(但不知現在是否卸任了)。姜坤是個好演員,而且是國家一級,專業已經頂到頭了。(但不知道現在還經常演出嗎?)何必再給他戴個頭衘,不怕把他壓垮,累死嗎?……

媒體,電視上也很少見,這樣怎麼傳承呢?

可以參考其它項目的非遺傳承人,例如北京的風箏,楊柳青的年畫等等,看看人家都是怎樣掌握評選標準的。

不建議姜坤做為相聲非遺傳承人。

印象中,好象郭德剛條件更合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