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座從古至今都充滿浪漫藝術氣質的城市,在對新生事物的探索上,從來不居人後,戲劇方面亦是如此。從20世紀初葉,從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創作了中國第一部話劇的成都人曾孝谷,到作品被無數次改編成戲劇的李劼人、巴金,100多年來,現代戲劇文化成爲天府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從2005年開始,孟京輝年年來成都,《戀愛的犀牛》《我愛×××》《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等經典劇作從未讓觀衆失望,而成都的戲劇市場也從未讓孟京輝失望。

  3月20日,孟京輝與成都本土文化企業域上和美聯袂打造的全球最大規模浸沒式戲劇《成都偷心》發佈會一亮相,就吸引了來自全城的目光,和網絡上刷屏的期待相呼應,4月8日下午《成都偷心》一開票,首輪演出的兩場門票在18秒內就被一搶而空。

  作爲國內最賣座的先鋒戲劇導演,孟京輝的戲買不到票是常態:1999年,《戀愛的犀牛》在北京青藝小劇場連演40場,北兵馬司衚衕被擠的水泄不通;2005年,《琥珀》首演,兩週賣了將近一萬張門票,創造了香港藝術節33年來的紀錄……

  而從北京來到成都,與成都企業合作的孟京輝絲毫沒有水土不服的跡象,《成都偷心》首輪演出門票一售而空的事實,既驗證了孟京輝戲劇作品的賣座力,也讓所有人看到了成都這座城市強悍的戲劇消費力。

  《成都偷心》發佈會現場

  以往說起戲劇,我們想到的是北京、上海和杭州,全世界的好戲如果要登陸中國,首站往往在它們中間三選一。

  北上杭好戲連臺確實不假。北京的國家大劇院、天橋藝術中心、北展劇場,2018年的票房收入增長均超千萬。據2019上海國際音樂劇節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8月,在上海的45個專業劇場裏,就有351場音樂劇演出,吸引了超過32萬觀衆入場,票房收入5080萬元。

  不過,成都的戲劇市場同樣不可小覷。根據大麥網2018年末發佈的《成都戲劇演出報告(2017.10-2018.09)》顯示,2018年成都有2082場戲劇上演,同比增長74%;票房收入5600萬元,同比增長20%。更值得一提的是,65%的劇迷半年內會至少看一次戲劇,33%的劇迷甚至會看2次至5次。

  但是,受限於成都現有戲劇場館數量較少、設施較爲陳舊的現實,很多好戲無法登陸成都,導致成都的劇迷有着更加強烈的看劇意願,遇到類似《戀愛的犀牛》這種經典劇目,次次都一票難求,場場都人滿爲患,二刷、三刷更不在少數。

  因此有觀點認爲,成都是名副其實的“戲劇第四城”。

  而當一座城市戲劇氛圍越來越濃厚,戲劇版圖越來越大,全世界各地的好戲就會有愈加強烈的意願登陸,而一旦登陸,就會吸引越來越多的觀衆走進劇場,用真金白銀進行愛的供養,由此形成良性循環的“滾雪球”。

  於是,來到有着優渥的藝術土壤和良好戲劇基因的成都,面對着成都這樣一羣好玩、好奇、好浪漫的觀衆,孟京輝攜手域上和美推出《成都偷心》這部劇,其實是個很聰明的選擇。

  《成都偷心》是名副其實的“成都造”,其將在成都東湖域上和美先鋒劇場長期駐演,並打造一個前所未有的,從東湖輻射全成都的區域劇場……孟京輝雖是北京人,但他說自己早已被成都“偷心”,而這部劇就是爲了描摹成都這座不斷髮展的城市的質感,讓每個人都能在裏面遇到專屬他自己的“成都故事”。

  更重要的是,《成都偷心》獨特的浸沒式特性,讓其成爲孟京輝迄今可能是最“好玩”、最值得“探索”的一部劇。這些屬性,無疑會極大地刺激非戲劇這一垂直藝術門類的受衆,從而突破圈層,讓以往因藝術、品味、文化素養等多道門檻而踟躕不前的人走進劇場,在孟京輝給他們量身打造的一場幻夢裏,管窺戲劇的魅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