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航海時代<英美篇> [第29節]

作者:溫駿軒

編輯:塵埃 / 主播:安妮

長篇連載,每周更新,文末和菜單欄可查閱目錄。下載地緣圖集在對話框回復:地圖

貴格會與「賓夕法尼亞州神聖實驗」

以瑞典人的想法來說,整個特拉華流域都應該屬於「新瑞典」的範圍。只是十幾年的殖民時間和通常維持在兩百人的定居規模,使得「新瑞典」在特拉華河流域的殖民範圍,大體也就抵達後來以簽署「獨立宣言」、誕生美國憲法而聞名於世的費城。當然,這並不妨礙荷蘭人和英國人,將整個特拉華河流域納入「新阿姆斯特丹」及「新約克」的範圍。

荷蘭與瑞典在北美的殖民

一片土地的政治屬性發生變化,並不代表一個地緣政治板塊就此肢解。通常情況下,征服者會更願意繼承前任所打下的基礎(甚至包括地名)。然而無論在英屬時代還是美國建國以後,曇花一現的「新瑞典」都沒有因此單獨成為一個行政區。

從現在的行政區劃也可以看出,特拉華河在美國的行政區劃中充當了:紐約州、新澤西州、特拉華州、賓夕法尼亞州四州的行政分割線。

北美十三殖民地示意圖

造成這一局面的初始原因,在於代表國王統治這片土地的「約克公爵」(後來成為了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將特拉華河以西的土地,作為了一片單獨的封地,被封建給了另一位貴族——威廉?佩恩,以感謝他父親(海軍將領「老威廉佩恩」)在第二次英荷戰爭中的付出(包括軍事和經濟上)。

正是這半個特拉華流域,成就了後來的賓夕法尼亞州和特拉華州。而在稍早一點的時候,這位未來的英國國王在把荷蘭人經營最成熟的哈德遜流域留下之後,還將哈德遜流域與特拉華河下游之間的土地,分封給了另兩位貴族,造就了現在的「新澤西州」。

這一舉動的地理原因,在於新澤西地區之於哈德遜流域的邊緣性。這片土地更像是哈德遜河與特拉華河之間的緩衝地,其大部分土地,尤其是海岸線所對應的腹地,即不屬於哈德遜河流域,也不屬於特拉華河流域。

對於瑞典人來說,沒能留下更多痕迹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現在大家提到紐約,還會想到當年荷蘭人的貢獻,以及哈德遜河與「新尼德蘭」的歷史關係。而一提到特拉華河谷,誰又會想到曾經有幾百瑞典人在此拓荒呢?

不過這事說到底,還是瑞典人自己的努力不夠。如果「新瑞典」在人口和經濟上,能夠達到「新尼德蘭」的高度,相信整個特拉華河流域,是很有機會成為一個單獨殖民地,被英國人保留下來的。而新澤西地區,亦很有可能被一分為二,分別成為哈德遜河與特拉華流域行政區的一部分。

由於清教徒並沒有積极參与對「新尼德蘭」的征服,無論是新尼德蘭和新瑞典,都沒有能夠成為新英格蘭的一部分。不過這並不代表這片土地就能夠擺脫宗教的烙印。清教徒不是這次宗教改革的唯一產物,任何細微的差別都足以導致一個新的教派誕生。

事實上,清教徒內部也誕生了很多派別。宗教改革的熱情與大航海時代疊加,輔以相對寬鬆的宗教、殖民政策,使得很多教派都萌發了到這片全新土地上踐行理念的想法。「賓夕法尼亞」地區就成為了一個獨特教派——貴格會,實現理想的平台。

賓大貴格會

「貴格會」又被稱之為「教友會」或者「公誼會」。其信仰者與清教徒們的共同點,在於不認可與神交流的權力由祭司階層所掌控。無論這個祭祀階層是由羅馬教廷任命,還是置於英國的王權之下;不同點在於,清教徒以及其它新教信仰者,都認同聖經應該具有最高權威性和神聖性,個人可以通過聖經來與上帝溝通。為此,神職人員的存在還是很有必要的。只不過,他們的使命是幫助信徒更好的理解教義,而不是形成一個利益集團並掌控話語權。

與之相比,貴格會的改革則更為徹底。儘管貴格會的教友們也認為聖經有其獲得啟示的價值,但更認同信徒個人可以通過靜默冥想獲得上帝的啟示。這種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修行方式,在世界各地、各種宗教中都普遍存在,中國人更不會感到陌生。有鑒於此,很多貴格會團體甚至不需要牧師。

大多數宗教改革者,都認定自己不是在進行一場宗教改革,而是在恢復宗教的最初的面貌。從這個角度來說,貴格會的思想無疑要更原教旨。最起碼它的信徒可以從邏輯角度認為,在先知們的言行沒有被整理成文之前,獲得神啟的方式就是他們這樣。

順便說下,貴格會中的「貴格」二字(quake),直譯過來的意思是「顫抖」。對這個名稱來歷的普遍看法是,在最初的修行聚會過程中,信徒們常常會因為得到了神啟而激動的混身顫抖。考慮到它的信仰特點,這種現象的出現實屬正常。

儘管貴格會回歸宗教本真的想法要更加的原教旨,但就這次宗教改革來說,將權威歸於聖經本身而不是固化了的祭司階層,是其最核心的特點。對聖經權威的認可,能夠讓包括清教徒各派在內的新教信仰者們,在意識形態的最高層面形成統一(這種認知,也是「新教」被視為一個廣義教派的基礎)。

反觀貴格會的認知則顯得非主流,以至於被很多基督徒認為是異端邪說。由此導致很多貴格會的成員,也不認為自己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員。

一如我們一直在說的那樣,無論在什麼時代,因為理念不同分門立派都是普遍現象,那些有機會在地緣政治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教派,會更有機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迹。貴格會的幸運之處在於,賓夕法尼亞殖民地的建立者,是一位虔誠的貴格會信徒。

1681年,威廉.佩恩在特拉華河右岸開啟了用貴格會理念建設殖民地的「神聖實驗」。由於威爾明頓(新瑞典的政治中心)及其以南的河口地區,此前已經有瑞典、荷蘭,乃至英格蘭的定居者建立殖民點,貴格會將殖民地政府設在了更上游一點的費城,以使得貴格會有更多空間開展這項實驗。

比之清教徒在馬薩諸塞殖民地的做法,貴格會的管理理念要更加具備包容性。為了凸顯信仰中的包容性,賓夕法尼亞殖民地並不排斥其他宗教信仰者前來定居,對於原住民及之前生活於此的瑞典人、荷蘭人,以及其它信仰的英國人都一視同仁;同時,每一個成年男性定居者都具備投票權,而不是像新英格蘭地區那樣,以信仰或者財產來限定政治權力。為了讓這片殖民地更加的接近理想國狀態,崇尚和平的費城貴格會政府,甚至認為賓夕法尼亞州不必有軍隊的存在。

貴格會標

應該說,「賓夕法尼亞州神聖實驗」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叢林法則時代,過於理想的操作註定會遭遇失敗。這一實驗最大的難度在於說服「新瑞典」部分的殖民者。

在費城以南的特拉華河河口地區,那些非貴格會信徒的定居者,雖然認為貴格會政府的寬容性對自己有好處,但卻不看好這項實驗以及貴格會有些「異端」的教義。

更重要的是,從地理位置來看,河口地區總是最有經濟前景的。這一地區的殖民者,並不認為自己在經濟上要依附於上游地區。反過來,在上游地區開拓的貴格會,則會需要特拉華灣作為出海口。

最終,在經過一番博弈之後,原本屬於賓夕法尼亞的半個「新瑞典」還是脫離了貴格會政府的管理,獨立成為了以「特拉華」命名的殖民地(1702年)。在北美十三殖民地通過戰爭脫離英國統治後,為了確保自己不被周邊殖民地所侵蝕,這個面積僅比羅得島大一點的殖民地,成為了第一個宣布加入美國聯邦的州。

至於賓夕法尼亞州,則因此被封閉成為了一個內陸州。當然,「內陸」的說法是說賓夕法尼亞沒有海岸線。除非特拉華州和新澤西州在特拉華河上架一座橋(就象俄國和朝鮮在圖們江口所做的那樣),否則賓夕法尼亞還是能夠通過特拉華河出海的。

如果貴格會有馬薩諸塞灣的清教徒那樣的人口基數和排外的態度,特拉華州應該是沒有機會獨立的。很多貴格會信仰者,最初的移民地其實就是馬薩諸塞殖民地。在受到打壓和排擠之後,被迫向包括羅德島在內的宗教寬鬆之地遷移。

悲劇的是,作為新教改革中的非主流,貴格會並沒有清教徒那麼大的群眾基礎。賓夕法尼亞前後吸引的貴格會移民,總數不過數千。寬容及反戰的理念,更使得他們對外缺乏競爭力。這在地緣政治上,很容易呈現出孤立性與邊緣性。

今天,全世界的貴格會教徒加起來也不過數十萬,從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貴格會過於理想化的理念,在面對殘酷現實時的不足。不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並非完全感受不到貴格會的存在。比如著名的「桂格麥片」,最初就是起源於貴格會信徒所經營的麥片廠。桂格麥片那個讓很多消費者感到眼熟的商標,便是一個身著桂格派教友服裝的男子形象。

從對「自由」二字的理解來看,馬薩諸塞清教徒社會所崇尚的,實際是一種「有序自由」。比較之下,貴格會對於自由的看法過於理想。前者的「自由」更多是對內而不是對外,甚至為了維護自身的自由,會用暴力手段影響其它群體的自由;後者對宗教和政治自由的堅持,則最終演變成了一種「自由至上」絕對自由觀念。

作為一種理想、一種精神,「自由至上」理念佔據著道德制高點。後來費城成為了「獨立宣言」以及美國憲法的誕生地,與其這一文化積澱不無關聯。然而當你面臨外部競爭時,清教徒思維中的「有序自由」理念,又顯得更加的實用。

這也是為什麼,你經常會觀察到一個自相矛盾的美國。一方面,你會看到美國文化中對「自由」理念不遺餘力的推崇;另一方面,卻又會看到美國以種種「不自由」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及硬性幫助其它國家選擇「自由」。

今天的解讀,有助於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美國文化的複雜性,尤其是在「自由」問題上所呈現的多面性。除此之外,隨著賓夕法尼亞和特拉華州出現,「北美十三殖民地」中的北方地區,也完整的呈現在了大家的面前。下一節,我們將去看看,美國的南、北分割線,最初是怎麼形成的。這背後又有什麼樣的地理、地緣因素在起作用。

- END -

關注

戳圖片,看往期系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