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俠小說、電影、作曲、作詞,最輝煌的年代!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離世,是香港文壇的損失。他被譽為香港四大才之一,一生寫了15部武俠小說,流傳至今數十年歷久不衰。他除了創造了與家國、歷史、俠義共存的江湖世界,作品也被翻拍成的影視,對香港流行文化影響至深,影響一代又一代人,也牽連到廣東粵語流行音樂裡去了。時至今天,即使你未看過金庸小說,相關劇集幾乎也未看過,其衍生出來的流行曲你必定聽過,還能朗朗上口。

網上圖片

1. 羅文、甄妮《鐵血丹心》@《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

《鐵血丹心》這首歌前奏,配以連續急促上行弦樂和鋪天蓋地黃沙般的和聲,很快就讓人投入。時至去年,2017年《射鵰英雄傳》片頭曲,也令這神曲再現。

「猛風沙、野茫茫」,英雄「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笑傲此生無厭倦」,美人輕吟「身經百劫也在心間」,將家國愛情集於一身。

2. 羅文、甄妮《世間始終你好》@《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

羅文及甄妮這對孖寶,功力勁道十足,也唱出了射鵰的意氣風發。《射鵰英雄傳》系列視為1983年最成功的經典電視劇,由第一部<鐵血丹心>拍到第三部<華山論劍>,收視率相當驚人,主題曲隨節目一起,像蛇一樣鑽入民心:「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配合和音「呵,哈!」,亦成為眾人的歌癮之一。羅文及甄妮唱出的江湖豪情,足以繞樑一生。

網上圖片

3. 張德蘭《情義兩心堅》@《神鵰俠侶》

劉德華與陳玉蓮版本的《神雕俠侶》,這套劇大多數人都記得的是插曲《情義兩心堅》。這首曲沒有以往合唱曲及武俠主題曲的澎湃洶湧起伏,旋律編曲反而安靜溫婉細膩:「情若真不必相見恨晚」、「誰願去揮慧劍此心托飛雁」,將小說中的楊過與小龍女,經歷多種誤會,多次離離合合,生死相戀與金曲一起有如渾然天成。

網上圖片

4. 鄭少秋/ 羅文 《書劍恩仇錄》@《書劍恩仇錄》

「紅花會豪傑,碧血染蠻夷,還我漢江山,誓將滿奴滅」,歌詞配以穩健而激昂的旋律,將《書劍恩仇錄》的武俠磅礡氣勢展現出來。鄭少秋在《書劍恩仇錄》飾演「陳家洛、乾隆、福康安」三個角色,前後也飾演過張無忌、楚留香,甚至唐伯虎,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的形象深入民心,故他得「秋官」雅號。

網上圖片

據指,在秋官出演《倚天屠龍記》時,金庸先生題字贈予秋官,稱讚鄭少秋表現突出:「熒屏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也可印證他的俠士神髓,同時也得到殿堂級的加持。

5. 周華健、齊豫《神話·情話》@《倚天屠龍記》

由於1995年古天樂及李若彤的《倚天屠龍記》也引起一眾劇迷追捧,成為經典,粵語版主題曲《神話·情話》也一度熱播。周華健與齊豫的聲奴線相當夾,林夕歌詞傾訴愛為何物:「愛是愉快,是難過,是陶醉,是情緒,或在日後視作傳奇。」、「愛在迷迷糊糊盤古初開便開始,這浪浪漫漫舊故事。」

網上圖片

《倚天屠龍記》中,小龍女的與楊過對愛情的至死不渝,驚艷大眾世界。歌曲中的旋律明快,掀起情緒漣漪-「愛」有很多種,概念朦朦朧朧,可怦然心動,也可萌生感慨、心感痛楚,百般滋味雜陳,迫得喘不過氣。

6. 關正傑《萬水千山縱橫》@《天龍八部之虛竹傳奇》

「萬水千山縱橫,豈懼風急雨翻;豪氣吞吐風雷,飲下霜杯雪盞。」在首段歌詞未出現,歌曲前奏以管弦樂營造熱血氣勢,渲染緊張戰鬥氣氛,再加上關正傑的演繹豪邁剛烈,展現俠義英雄氣概,造就一代神曲。

網上圖片

7. 關正傑、關菊英《兩忘煙水裡》@《天龍八部之六脈神劍》

中國風抒情歌,並以古代詩歌歌體及字句化入歌詞。「女兒意,英雄痴。」、「塞外約,枕畔詩。」整首歌由情淺到情深,寫出喬峰與阿朱之間的愛情,這是另一位香港才子黃霑的功力。曲調動人,也必須要用粵語來唱,才能將那種真摰情感恰到好處的詮釋出來。

國語版的《兩忘煙水裡》,由關正傑、黃露儀合唱

這一版本的《天龍八部》,還有一首由關正傑主唱的插曲《情愛幾多哀》,當年也相當流行:

網上圖片

8. 許冠傑、黃霑《滄海一聲笑》@《笑傲江湖》(電影)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這一首歌,是一班江湖高手金盆洗手,退出一切紛爭,與知己知心知音摯友,化敵為友合奏。歌曲以純五聲音階寫成,古雅的同時,也令人感覺雄渾有力。整首歌能令我們了解,看透世情的大俠,願記取今天逍遙自在,在輕舟任隨海浪逐流逐退。曲詞皆是黃霑,這首歌曲,將傳統中國文學的韻味與流行曲交合得天衣無逢。

網上圖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