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年報還沒出來,只能看到三季報,主營業務的增長主要是因為產品量價齊升,農藥和貿易雙主業都在發力,四季度環保監督,產品價格還在繼續上漲。

輝豐股份是咪鮮胺、辛醯溴苯腈、氟環唑等細分原葯的龍頭,佔國內產能大頭,市場話語權很高。

現在環保越管越嚴格,輝豐股份算是相對合規的農藥企業,「小散亂污」產能治理清退之後輝豐股份獲得了存量替代機會。

加上16年是農藥產品谷底,17年到了周期抬頭的時候,原油價格上漲了,國際農化巨頭在16年庫存見底17年開始迎來補庫存周期,農藥整個市場的景氣度回升,所以產品量價齊升了。

輝豐股份積極地併購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延伸,形成了「原料-中間體-原葯-製劑」的一條龍產業鏈,生產優勢明顯。

輝豐股份發了可轉債募集了8.45億資金用來投入草銨膦、抗倒酯、甲氧蟲醯肼項目,草銨膦是5000噸產能,抗倒酯1000噸,甲氧蟲醯肼是2000噸,這塊發展空間大。尤其草銨膦受益於國內百草枯退出市場以及轉基因農作物的推廣,未來空間潛力巨大。

現在已經有機構預測三個項目全部投產可能會給輝豐股份帶來4.4億的利潤貢獻,未來生產業績有望翻倍

另外輝豐股份還進行了多元化布局,從原葯到製劑,從農藥到倉儲,都有拓展,現在專利產品和差異化製劑產品已經在只集中比重提升,倉儲貿易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二期計劃還要再擴一倍產能呢,這個業務現在毛利低,未來可能規模效應來了之後會有彈性利潤。

以後製劑和倉儲貿易會成為新的增長。

風險也有,提示一下:農藥產品價格見頂下跌,新產品投放市場銷售低於預期

歡迎關注大貓財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