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消失的遗产项目》《21岁的美国人》《古巴的面孔》三组摄影专题照片,4月8日,1992年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坎普兰应邀来到四川师范大学,以《镜头的力量-我对生活和真相的思考》为题为四川师范大学的师生带来一场精彩讲座。

  约翰·坎普兰

  带着获奖作品与成都师生见面

  坎普兰解读每组照片背后故事

  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家,约翰?坎普兰用一句“The more I see, the less I know(看到的越多,知道的越少)”总结自己的摄影生涯。并逐张讲解了他最具代表性的三组专题作品,给现场师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1992年,约翰?坎普兰凭借《21岁的美国人》文图报道,获得该年度的普利策专题摄影奖。在讲座当天,约翰?坎普兰也向川师的师生们展示了这一组获奖照片,并解读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个专题照片展示的是7名21岁的美国青年“不同生活模式”的价值判断,镜头下的7名青年尽管肤色、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不同,但他们同样渴望爱与尊重,并不断寻找生命的意义。

  除此之外,约翰?坎普兰还向大家展示了摄影专题照片《消失的遗产项目》和《古巴的面孔》。他告诉大家:“用相机来记录这些文化传统就是镜头的力量,我希望在这些传统文化消失之前,将它们展示给世人。”

  坎普兰记录自己战胜癌症的过程

  21年前结缘成都

  坎普兰把成都当第二故乡

  当谈及成都时,这位美国摄影家道出了与成都的情结,“我第一次来中国,就是到了成都这座城市。”

  “这是我第13次来到中国,第6次来成都。”约翰?坎普兰在与师生互动交流时回忆道,“我第一次来成都是在1998年,和21年前相比,现在的成都发展变化非常大,我几乎不能辨认了。”

  约翰?坎普兰与在场师生分享了自己来成都的感受,他说,自己对这里的每一件事物都感到非常新奇,每一张照片也变得鲜活了,因为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

  “我喜欢和街上遇到的人打招呼,喜欢去路边摊,清晨路边的早餐店。”约翰?坎普兰表示,对于一个摄影师而言,他觉得所见的(成都)比照片上的更加生动、鲜活。

  对于约翰?坎普兰而言,成都就是第二故乡。他说,“我的故乡是在佛罗里达,但成都是我的第二故乡,因为我的妻子在成都出生,她还打算送孩子来中国学习。我非常高兴来到成都,我会记得在这里的所有时光。”

  在当天讲座上,约翰?坎普兰还受聘为四川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代表学校向约翰?坎普兰赠送刻有川师标志性建筑孔子像的铜制纪念品时,约翰?坎普兰惊喜地表示:“哇,这个礼物太精美了,我一定要把它带回家”。

  聘任仪式

  红星新闻记者 应鑫

  编辑 陈怡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