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先生在著作「万历十五年」中,以「世间再无张居正」做题,讲述了改革家张居正对明帝国的巨大影响。

九叔林正英开创了香港僵尸电影的先河,当他去世后,有人感叹「世间再无林正英」,以怀念他的才华。

唐家三少在网路小说「神印王座」中,用一句「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来概括传奇巫妖的一生。

在记忆中或者现实中,是否曾经有一个人物让你惊异、赞叹,并发出「世间再无这般人物」的感叹?


民国时期的大家

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身负家国大义

朱自清不吃美援面粉 陈寅恪回国后最艰难的时候过年全家人分食一个鸭蛋...... 这样的事很多很多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他们觉得 这都是一些很平常很必要的事 这种情感化作骨子里的坚守 真的让人为之动容

胡适救济林语堂 不计前嫌帮林广平出版鲁作品 熊十力和冯文炳为了学术争论 那种对学术问题 对文化的传承认真严谨的态度 很难找到了 李方桂先生为了学术丝毫不给傅斯年面子 那种对名利的单薄 很少见了

这是关于个人修养方面 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 恕我不一一列举

还有时代环境 有人吧民国称为一个辉煌时代 像那时候时局动荡 对个人责任的需要 中外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短时间内很难找到了

像梁思成这样的大家 有成就也离不开有林徽因这样贤内助帮助 有梁启超这样的父亲塑造 那个时候的哲学家 翻译家 诗人 作家 是在介绍时的名词 更是一个人付出努力才可以得到的赞誉 而不是现在拿来自我夸奖 没有门槛 出本书就可以称得上的 像冯骥才文章里写的 只有在行业中做事十分领先的人才能成为家

现在的时代环境 思想不一样了 很难有那种为了学术奋不顾身的苦行僧了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悲哀 (当然并不是没有 我们还是有李小文院士那样值得尊重的人)我只是说 那种风气 塑造人的风气 那时候读书人比现在受尊重 就是段祺瑞 张宗昌这样的军阀 也是很敬重读书人的 而现在提起读书人 就是没出息之类 可能是我偏激了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卫青,赵云,圣经里的大卫。

卫青身居大司马,不养士,外甥霍去病也做了大司马,一点也不嫉妒,反而处处给别人机会,发迹前是私生子,从小给人做仆人,给人放马,甚至差点让人杀了,做了大将军后他仍然能有一颗温然平和的心,没有报复,汉武帝当著他的面一边撒尿一边和他聊,关系好到这样,他还是一个军事能力很厉害的人,当然没有霍去病出色,但他是先展露才华的,仍然不卑不亢,我觉得有好的人品有时候比有能力更难。

赵云如是,

大卫,就不说了,个人认为是圣经里和上帝关系最好的一个,虽然犯了错,上帝扔称他为:合我心意的人。


邓小平同志。

他老人家去世的时候,我才四岁。

当时我奶奶住院,全家人都是在病房里听到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纷纷堕泪啊。他老人家一生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 没有邓小平同志,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三起三落,不能摧毁英雄人物。他的功勋,他的坚韧,真让人感叹——恩泽苍生扶社稷,世间再无这般人。


范仲淹吧

所谓贞洁之士

拍自青年文摘18年9月下《他的成就不至于写红了一座楼》


开国伟人吧!如总理,毛主席,邓爷爷等人,毕竟没有他们站出来,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了,今日之盛世,如你所愿!


王莽吧 儒家理想主义者


王阳明,于谦,张义潮,尤其是后两位。


真实历史上的。

南朝宋武帝刘裕。

中国古代的北伐战争,真正算是成功的吧。

还有崇祯帝。

小说中的

《雪中悍刀行》的温华,张巨鹿等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