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低估知乎,兩天前寫了篇 偲言:如果你想問我怎麼學英語... ,結果私信就多到措手不及。

私信、評論我有選擇地回了一些提到自己具體情況、需求的。

還有不少朋友直接給我留了郵箱,我就沒回。因為感覺你們在求武功秘籍。

現在把幾本書簡介一下。

一、「小橘書」: 劍橋Teaching Knowledge Test Module 1/2/3

這是一本給零基礎、想要從事ESL/EFL教學的人提供的教材。因為國外沒有師範專業,要從事教學,需要自己考一系列認證,劍橋的這個體系就是針對英語老師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下劍橋的網站:(TKT是比較初級的,接著進階還有CELTA, 最高級DELTA。跨度很大)

備註:ESL就是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英語作為第二語言(某些國家除本國的母語外,英語是官方承認的第二語言。比如歐洲各國);

EFL是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英語作為外語(另一些國家,如中國,英語不是官方認定的另一種通用語言,只是作為外語在教)。

這本書非常基礎,涵蓋的方法論包括了1970年後比較主流的一些教學法,如PPP、TBL。它們的理論依據是第二語言習得(SLA) 的主要成果。推薦大家這本書的原因有:

一、語言基礎適中(B4級),可讀性強;

二、大家不管對SLA有沒有概念,至少通過它可以了解語言習得的基本條件,由此可以反觀自己學習語言(不限英語)的過程。

二、朗文出的一本學術寫作 Writing Academic English (4th Ed.)

出國以後,不管雅思成績有多高,從第一稿論文開始,通常導師都會表示看我們的論文堪比「上墳」。為什麼,baby English;邏輯gap太大。

英語寫作其實非常「八股文」,很程式化,邏輯展開和中文思維很不一樣。

用兩串象聲詞分別來表示看英文論文和看中文論文的效果就是:

英文:哇噢~——哦...—— 嗯....

中文:嗯?—— 哎?——噢~~!

這個大家有機會能體會到。

這本書適用於準備雅思寫作、研究生考試、以及研究生在讀面對做論文的朋友

三、張滿勝老師的《語法新思維》

這個系列全套分初、中、高三級:

初級——走近語法

中級——通悟語法

高級——駕馭語法

這個系列將語境和語法結合得很好,適合想要重新梳理一些英語語法體系的朋友

最後這本其實是本辭書,900多頁,劍橋口語語法

所以這本就不太適合準備考試的朋友。它也比較深。因為國內並不區分書面和口語語法。

我在上篇文章中啰嗦了很多個體變數。初衷是想讓大家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身的情況來找最適合自己的資源,再私信我。買書也好、找資源也好,先給自己把把脈,考慮一下各種「成本」投入再入手。

或者,做做最起碼的「功課」,搜一搜你想看的書的導語、介紹,看看適不適合自己,再做決定。(比如「小橘書」是什麼?)這個時代,只要你們想,基本沒什麼找不到的資源對不對。

至少本著為自己省點精力也好不是么。

比如你們做做功課,搜《語法新思維》了解一下,然後覺得可能不太對自己的「胃口」,然後發現旋元佑的《語法俱樂部》、賴世雄老師的語法系列更好,不也是收穫嗎。

還有你們可能不了解一本書成書要投入多少。拿口語語法為例,它解析過程很麻煩,只能建立在人工的discourse/conversation analysis(語篇/會話分析)的基礎上。

比如很短的一段對話,就要純手工分析成這個樣子:

所以別管上面這些書在市面賣得有多貴(我覺得再貴也不過分),就本著尊重著作者心血的初衷,獲取最能得幫到自己的資源,好好善用它、利用它,是不是更好一點?

不然我索性創建一個Google Drive文件夾,然後公開鏈接讓你們自取不是更方便?

可那麼做,意義又在哪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