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修正技術是採用無控或有控的技術手段,對炮彈、火箭彈的部分彈道進行修正的彈藥技術。是提高彈藥命中率的有效的低成本技術途徑。彈道修正技術主要包括自動試射修正技術、射程修正技術、二維彈道修正技術。

①自動試射修正技術。為早期的彈道修正技術。通過測試彈重、葯溫、彈道氣象參數等,對射角、初速、方位等射擊初始條件進行補償修正,能消除射彈的大部分偏移誤差。在40千米的射程上,誤差可降低1/2-2/3;

②射程修正技術。又稱一維彈道修正技術。通過在引信中安裝彈道修正系統,對射彈的射程進行修正。採用這種修正技術的彈道修正系統由彈道偏差探測裝置、彈道修正指令處理器和簡易控制執行機構等組成。彈道偏差探測裝置採用彈道氣壓感應裝置或GPS接收機、雷達探測器等裝置,實時側量飛行彈丸的彈道諸元(速度、坐標等),以獲得彈道偏差信息;彈道修正指令處理器對接收到的彈道偏差信息進行彈道解算,實時發出修正指令;簡易控制執行機構為一組對稱結構的翼片,根據接收到的修正指令,翼片從引信結構中彈出,促使彈丸彈道氣動特性發生改變,以消除射程方向大部分偏移誤差;

③二維彈道修正技術。在一維彈道修正技術的基礎上,對方向進行修正的綜合彈道修正技術。彈道修正系統的簡易控制執行機構山脈衝火箭發動機、鴨翼、鴨舵、阻力環等組成。以GPS接收機和慣性測量裝置為特徵的彈道修正技術,需要在射擊前將目標數據裝入彈道修正裝置,彈丸發射後,GPS接收機開始接收衛星信號,並經慣性測量裝置所測數據校準,確定出射彈的飛行位置,再將位置數據與發射前輸入的基準數據進行比較,從而產生彈道修正指令。簡易控制執行機構接到彈道修正指令後,調整彈丸的飛行姿態。地面雷達控制式的彈道修正技術是利用雷達跟蹤彈丸,地面彈道計算機確定彈道修正矢量,並將此矢量送至彈丸,飛行控制執行機構實時調整飛行姿態,使彈丸飛抵預定區域。彈道修正矢量一經發出,跟蹤雷達即可轉移至其他射彈,一部跟蹤雷達可同時跟蹤、修正多發射彈。


遠程炮彈修正一般是微型火箭分佈在炮彈肚子周圍,必要時呲呲呲一噴,炮彈就偏離飛行軌跡按照程序預定的點飛過去,比如我軍130 152 155口徑增程榴彈炮彈,,,其次就是氣動舵炮彈帶幾個小翅膀子(摺疊彈翼),不單單能改變方向還能助力炮彈飛的更遠更精準命中目標也是主流,比如我軍120/125/130/152/155的激光制導炮彈系列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