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個人交往的一個錯誤觀念是,只關注那些出名成功的“大人物”,而往往忽視那些沒有錢、沒有權力、沒有地位的“小人物”。

  在人際交往中,很多人因爲輕視“小人物”的存在,喫了很多虧。

  事實上,人脈中沒有“小人物”。如果你平時尊重他們並幫助他們,你不僅可以爲自己贏得人緣,有時他們可能會出乎意料地幫助自己,並在促進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小人物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

  如何才能讓人生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的“小人物”也能發揮大作用呢,以下幾個小故事可能會對你有幫助。

  故事 01

  有一所大學裏,曾發生這樣一件事。

  在博士班學生的畢業口試中,有一道題目是:請問你認爲在一家國際觀光飯店中,哪一個人的工作最重要?

  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董事長,還有一部分人回答總經理,或者部門經理。

  然而,卻有一個學生的答案是:飯店的服務生,特別是那個站在飯店門口,爲顧客開車門的服務生。

  教授問這個學生爲什麼,學生回答說:當顧客要下車時,他開車門笑容可掬地迎接客人,致歡迎詞,然後親切地替顧客提行李,並帶到櫃檯辦理登記。

  顧客對飯店第一印象的好壞,完全建立在這個服務生的身上,所以他的工作最重要。

  這個學生精彩的回答,爲他贏得了所有參加口試的教授的滿分。

  是的,在很多時候,直面顧客的"小人物”比起坐在辦公室裏的領導階層來說更爲重要,更加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形象。

  如果將社會比喻成一架正在運轉的大型機器的話,“小人物”們也許只是一顆不起眼的螺絲釘,但螺絲釘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機器的運轉效率。

  故事 02

  某財團的一次收購事件,同樣證實了“小人物”不可忽視。

  有一次,財團想在地區的一塊空地上興建大樓,可是擁有部分空地的一位老太太卻認爲,財團炒地皮只會賺窮人的錢,所以拒不出售。

  財團多次派高級主管與老太太溝通,並且願意岀高價收購,都被老太太態度堅決地拒絕了。

  這天清晨,老太太來到該財團的總公司,想來再次表明自己的決心,請公司不要再派人去打擾她。

  由於天在下雨,老太太沒有帶傘,來到公司時全身已經溼透了,當時公司員工還沒上班,只有一個服務生在打掃衛生。

  他看到老太太走進來,並沒有因爲老太太穿着邋遢而輕視她,而是立即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取來一條乾毛巾爲她擦拭,還沏了一杯熱茶讓她驅寒。

  服務生的熱誠讓老太太備受感動,那一刻她改變了心意,決定出售空地。她的理由是:有這麼好的服務生,該公司必定也是有人性的好公司。

  經營人脈,不要忽略“小人物”。

  誠然,成功離不開“貴人”的裏助,經營人脈要注意精挑細選找朋友,但這並不意味看,我們就要帶着勢利的眼光,只和有錢、有權、有地位的成功人士交往,甚至阿諛奉承,一副小人嘴臉地伺候着,而對那些看上去普通的人就抱着輕視的態度。

  須知那些看上去平凡的“小人物”,往往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故事 03

  有一個房產中介的老闆,她在做房產中介時就很注重與“小人物”的交際。

  當時,老闆兼營所住大廈的房產中介。在仔細觀察後,她發現那些對大廈有興趣的買家們,幾乎都有—個共同的習慣,就是總會首先去找大廈管理員諮詢房源和價格。

  於是,她特別留意與管理員們搞好關係。

  每天出入大門時,她總會和當日值班的管理員打招呼;如果她出差了,回來時也一定會記得帶一些當地特產送給管理員;她將他們當作朋友、家人般關心着,時間久了,大家也都把她當成了朋友。

  正因爲這樣,在該大廈,誰要用錢急着賣房子的消息總是第一個被老闆得知,而如果有買家向管理員詢問,管理員們也一定會回答:“你去問住在八樓的張小姐,她手裏有很多房源,這樣就不必去找其他中介商了。″老闆僅在大廈這一個物業上就賺進了幾百萬元。

  顯而易見,中介老闆的成功離不開管理員的幫助,但更離不開她在拓展人脈上的智慧。正是因爲她重視“小人物″的存在,才讓自己的事業順風順水。

  同樣,在生活中,我們也千萬不要戴着有色眼鏡去看人,只要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人,就常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