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从十三岁开始,在命运的牵引下有了交集,其中横跨了十四个年头,从初相遇的相知相惜到中段为了男人的锥心相争,最后则在彼此的人生壮游后,写下两人永恒的真挚情感。如果说《流金岁月》是由钟楚红和张曼玉交织出香港社会的当代面貌,那《七月与安生》就是由周冬雨、马思纯勾勒出动人真实的人生模样,两位成熟的默契,浑然天成的演出,相辅相成精彩诠释了七月和安生之间超越友情、升华成灵魂伴侣的精神,七月与安生,缺一不可,也难怪英文片名取为Soul Mate。

看似文静乖巧的七月,骨子里却藏著叛逆的心;而安生乍看躁动外放,却只是为了不让人看出她心里的自卑脆弱。她们是世上最了解对方的人,却也是最羡慕对方生活的人,羡慕与嫉妒仅相隔一线,看似平衡的关系,却因嘉明的出现而开始失衡...

《七月与安生》从三角恋的复杂关系出发,一遍一遍的「问候家明」道出千山万水走遍的沧桑以及残忍岁月对生活热情的侵蚀,故事里同时也谈著离开、谈著留下,前半段两人分享著彼此迥异的人生,七月过著一眼就能望尽一生的平淡日子,安生则踏上四海为家的旅途。

「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一辈子不会离开」电影里最牵动人心的「踩影子」游戏表达出浓烈的情感,七月与安生踩著对方的影子,想走一辈子;七月希望踩著家明,让他不会走远;家明渴望踩著安生,却发现安生的影子落在前方,三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由影而生,七月踩著影子的人,却皆离他而去。

 

那次两人躺在床上谈心,安生第一次从七月口中听见苏家明的名字,掩不住的落寞神情,说的却是流于表面,最真实的不能碰触的自我;在两人各自奔走历经多年后,七月终于又再次躺进安生的臂弯里,那些多年的爱与仇恨已化为云烟,让两人能释怀的谈著过去。

让七月真正伤心的是,尽管安生到了北京的胡同做著摇滚梦、跟著摄影师浪迹天涯、经历酒吧里、游艇上的浮华不实,却仍不忘在明信片中问候家明;尽管家明陪著她历经高考、大学生涯、工作面试等日子,却仍减轻不了她对失去家明的担心。

透过浴室中的一场关键的对手戏,两人由暗斗转为明争,纠结地展现著两人关系的巨变。小时候的七月与安生,第一次一块洗澡的坦诚相见,显现彼此的亲密感情;离别过后,两人因为家明的离开再度聚首,七月却不肯与安生一块共浴;直到七月撞见安生与家明同居后,露胸成为她羞辱安生的武器,更以此宣示主权。

 

电影的配乐虽让全片感受稍显躁动,但却仍十分玩味。当电影开头十几分钟,背后响起的是新裤子乐队的《我们的时代》;而当安生载著七月,她们一起唱著王菲的《浮躁》,快乐的氛围不言而喻;后期当安生与七月一起出游时,也同样以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乐团歌手为了安生献唱的《花房姑娘》,则让人想起《相爱相亲》中田壮壮轻轻哼著的模样、《老炮儿》中对时代的缅怀,这些歌曲不但点出过往时代的美好,同时也对照出七月与安生从13岁到27岁的心境。

《七月与安生》的美术细节亦是相当讲究,故事前半段,七月总是穿著蓝色上衣,而安生则多以红色为主要配色,到后半段家明离去之后,变成七月戴著红色毛帽开始流浪,安生则多以蓝色系的造型现身,对应著两人在电影里的性格转变。最后导演在叙事横跨了「现实」与「想像」,安生告诉家明的故事、实际发生的事实、写成小说的美好幻想,这些翻转的结局,都让故事张力来到最高点

 

而除了彼此映照的女主角外,执导第二部长片的曾国祥导演更是功不可没,曾国祥在此片出乎意料的以男性导演的视角,温柔、细腻且精准的呈现出两位女性情感间的矛盾,更在电影中后段几次巧妙的转折与对比,把小情小爱的故事拉到讨论人生的高度上,格局顿时放大,柔情似水地说了一场丰富的人生故事。

而片中更流露出浓浓的岩井俊二的影子,在开头七月与家明在图书馆邂逅一戏,片尾七月躺在雪地上起身后的俯瞰镜头等等,都像极了《情书》,更别说多处设定上也与《花与爱丽丝》重叠,更在片尾感谢名单也打上了岩井俊二,至于情节上也与香港导演杨烦的《流金岁月》雷同,甚至男主角都取名为家明,曾国祥在此片想表达的,想致敬的,明说暗指的都拍了出来,爱情片从剧本、镜头、演员、配乐等细节能如此精心雕琢,到达雅俗共赏的境界,《七月与安生》这两名女孩的故事,确实刻骨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