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有关阿拉伯地区的一些历史人物经历时,发现他们多有在多个阿拉伯国家生活工作的经历,很多影视作品也反应了人民在阿拉伯国家之间往来频繁。阿拉伯地区虽然没有整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各国之间也存在分歧,但是所有阿拉伯国家都是同一民族同一语言,大部分的国民信奉同一宗教,这为各国之间紧密的往来提供了物质基础。有没有比较了解情况的,介绍一下阿拉伯国家的人是如何看待阿拉伯世界的?同一个政党是否会在多个国家议会中存在?人民往来各国之间上学,经商,旅游是否频繁?跨多个国家的公司是否普遍?如果要类比,是否可以类比为类似中国这样的情况?中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居住的人民多为同一民族,说同一种语言。例如,阿拉伯地区的人民对于从大马士革到开罗出差,是否类似中国人对于从成都到天津出差这样的感觉?


在阿拉伯语世界,语言依旧定义著阿拉伯人的特点和精神,『阿拉伯人』实际上指的是说阿拉伯语的人。要把从直布罗陀海峡到霍尔木兹海峡的所有人一概称为『阿拉伯人』,无异于无视来源地将所有北美人、南非人、澳大利亚人、爱尔兰人和英国人称为『英格兰人』——甚或『盎格鲁人』,他们也是这样一系列流浪氏族,其共同的语言最终成了一个消逝已久的帝国的飘摇残骸。

节选自Mackintosh Smith的《阿拉伯人:族群、部落与帝国的三千年历史》。


喜欢这个问题,在阿拉伯国家呆过7-8年吧, 下面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

首先, 阿拉伯人是有整体概念和整体认同的, 除了语言和民族一样,还有宗教上的认同和羁绊; 比如上世纪的多次中东战争,在大部分阿拉伯人看来以色列对于巴勒斯坦的占领, 对于别的阿拉伯人来说,类似于四川人看待918日本人占领东北。 这也是阿拉伯国家出钱出兵的原因。 对于现在的叙利亚战争,阿拉伯人的感觉还是和外人不一样,他们对于叙利亚同胞的关怀和同情,也有点类似同胞情。

其次,在工作交流上, 贫穷国家会到富裕国家打工,做生意。 虽然从法律上也是和别的国家人一样需要签证,但是心里上的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相互之间的工作,旅游,上学也都比较频繁。 我认识很多在科威特,阿联酋出生长大的巴勒斯坦,埃及,叙利亚孩子,他们虽然拿著还是父母国的护照,但是他们更觉得自己是居住国的人,也更认同居住国一些。 这个和我们从西部省份到北京,上海打工的有点像。 但是一个巨大的区别是需要签证,而且在富裕阿拉伯国家没有移民的可能。 在迪拜的80%以上的居民是外来务工人人员,他们的孩子在18岁前可以办父母的家属签证, 一旦满18岁,找不到工作或者不能上当地的大学,就要离开出生长大的地方。在这里长期工作一辈子,没有工作就必须离开。 和中国西部省份来北上广打工老了离开不同,不仅仅是房价和经济原因,还有签证这样的法律规定。

再次, 其实阿拉伯人内心里对于国家概念要弱一些, 更多的是家族,部落,老乡这些。 很多时候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大部落或者大部落的联合。 当然,现在的阿拉伯国家对于国家概念开始发力,灌输很强。

最后, 这些国家存在巨大的鄙视链和利益冲突。贫富差价巨大。这些都不是语言,文化和宗教能搞定的。 还有一点是阿拉伯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差别巨大,国体有王国(沙特,约旦),苏丹,共和制,伊斯兰共和制,联邦酋长制,联邦共和制等; 政体有君主专制,议会制,总统制,半总统,君主立宪制 等等。 所以从政治上完全是割裂的,大部分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不会让合法的跨国家的阿拉伯政党存在。


关于阿拉伯世界人民间具体的往来生活,我不够清楚,但题主的这个疑惑其实我也有。所以我有问过一个来著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她虽然拿著以色列的护照,但至今还坚信自己是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世界跟中国不能类比。整个阿拉伯世界其实不是说同一种阿拉伯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官方的确存在统一的阿拉伯语但其实没人讲。我感觉阿拉伯世界其实不存在类似中华民族这样的民族凝聚力,按那个巴勒斯坦姑娘的说法,他们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同一个民族国家。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