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歷來緊跟美國的加起來不到中國GDP五分之一的小國(和地區)跟著美國加息跟中國有什麼關係?我甚至懷疑題主是看見美國加息然後湊了幾個一起(甚至可能是湊巧)加息的國家就來提問。你要是問「美國加息,英日法德印(度)意巴七個這種體量的國家跟進,中國為什麼不跟進?」這種問題纔有討論意義。


打仗打過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任何政策有他兩面性,

美國加息,國家每年償還的債務是否要增多?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美元也會迴流,一定程度促進其稅收,

可是要是未來經濟增長達不到預期,美國這些國債到期政府必須還的,

只能大幅度減少人民的開支,下面人民會不會不滿?

一方面由於加大關稅,美國人民相對生活質量有降低,而你政府只能減少對人民支出,

未來怎麼樣,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重新上臺,改變政策,

人都是很現實的,也很短視的

有時候美國的統治者制定政策也要根據其大部分人民來,

慢慢打吧,myz既然開打了,就不是1年,2年事情了!

現在考驗的是一個民族的能耐力了+團結了,

美國有他優勢,

中國這一邊優勢也很明顯,

慢慢來吧,

這一次需要時間可能很久很久,

少擔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吧!


首先是加不起,因為中國的債務太大。

我們將居民、非金融企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支付的利息加總,就得到整個經濟實體部門的債務水平和利息支出。其中,2016年底,實體部門債務餘額(剔除地方融資平臺重複計算的部分)168.8萬億元,實體部門槓桿率為226.9%,實體部門的利息支出為8.24萬億元,佔GDP的比例為11.08%。

將2008年以來歷年的實體經濟部門利息支出總額和每年增量GDP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在2011年之前,實體部門利息支出總額均小於每年的增量GDP。從2012年開始,隨著經濟增速的進一步下滑和槓桿率的攀升,新增GDP已低於每年所需支付的利息總額,且這一差異正在進一步擴大。2015年,實體部門利息支出已達到當年增量GDP的兩倍,儘管這一趨勢在2016年有所緩解,但利息負擔還達到增量GDP的1.4倍。換句話說,每年增量GDP用於支付利息還不夠。過高的利息負擔已經成為經濟前行的重負,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絆腳石。

報告:中國債務利息負擔有進一步加重風險?

finance.ifeng.com圖標

現在的利息已經夠還一壺了,再加息,實體經濟負擔更大,還有大量的房貸分散在個體手中,如果加息,可能導致資金鏈斷裂,大規模違約。

那麼不加息是否可行?現在美元走強,世界各國對美國的匯率都在下跌,尤其是新興市場。

管濤:新興經濟體貨幣動蕩啟示錄?

finance.sina.com.cn圖標

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在新興市場裡面,表現的最好,事實上,這5.1%跌幅,對比歐元

歐元從今年三月的高點已經下跌6.5%

日元

日元從今年三月的高點已經下跌6.1%

有人說中美利差會造成美元迴流,資本撤出。美國加息,全球其實都要受到波及,人民幣的匯率雖然大跌,但是在全球範圍內仍然是最安全的一隻,其表現遠不是一個新興市場的貨幣,而是成熟的發達國家的貨幣。

要考慮到我們世界第一外匯儲備和世界最大的消費者市場。哪怕我們3.1萬億外儲裡面,有一多半是外資投資和外債。但是投資也不是你想撤就撤,外債也要到期才還。這些東西都不是活期存款,想跑,那麼資本的損失更大,足夠把當前的利差抹平。

更何況,剛才我也說到了,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市場。不要小看這個條件,這將是未來中國繼續平穩發展的關鍵和祕訣。中國比起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優勢在哪裡?就是人口,尤其是高素質的人口。無論是提供勞動力,或者消費者,能力都是世界第一的。中國曾經用這個優勢市場換技術,現在發達國家已經對這個詞非常警惕了。那麼我們是時候用市場換資本了。中國有這個底氣,來這裡投資就要接受一定的資本管制,至少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兌換美元,想走就走。中國可以提出更加隱蔽,更加符合資本利益的「隱形關稅」——比如苛刻的撤資條件已經大量的人民幣本幣支付。

比如當年的谷歌,雖然不是因為資本的原因撤出了中國,但是確實谷歌在全球競爭中確實損失了巨大的收入來源。萬幸的是亞馬遜中國也表現水土不服,但是本土化最好的蘋果,率先完成了市值破兆。

為了維持這個預期,所以中國必須要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市場相當長的時間,以消化過多m2的副作用。在人口即將停滯增長的情況下,那麼要繼續維持消費力,尤其是吸引外資的消費力。所以最近房價有所鬆動,讓更多的人,更多的錢湧進消費品市場,以抵消人口減少帶來的消費不足。

增加更新

新興市場貨幣再遭血洗:印度盧比和印尼盾創新低

熊追人的時候,不一定跑過熊,只要跑過隊友就是安全的,希望印度慢慢跑,等等他的人民。

更新2:

不少人都說外匯管制。外匯管制是個feature不是bug,把它理解為美國的航母羣就可以了。沒有了航母羣,美元還是世界貨幣嗎?顯然沒人願意被收鑄幣稅。但是美國的航母羣可能憑空消失嗎?同樣的,討論人民幣匯率的時候,假設沒有管制是沒意義的。另外評論區劉力問的好,外資是因為有管製取消預期才會投資中國的嗎?不,你太小看資本了,對於頂級公司,最高追求是不是利潤,不是現金流,而是股價。因為資本市場的賺錢速度是買賣市場的十倍百倍。而股價最重要的指標是什麼?是市場佔有率x用戶量。所以外資其實看重的人頭,而不是利潤。


麻辣粉早動手了,提醒某些人,美國債務一樣要給利息,美元升值將顯著打擊美國製造業,看不見特朗普公開反對加息?今天美國政府利息支出已經是天文數字,美聯儲任何一次加息都足夠打擊美國財政,美國十年期國債利息支出今年將逼近6000億,財政赤字突破萬億今年可期。今年7月份開始,拜美聯儲加息所致,美國月度利息支付暴增百分之四十,還美聯儲今年加息四次,你看特朗普會不會活剮了美聯儲。


「中國如何面對美元加息?就一招兒:加強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我們必須認識到貨幣政策是柄「雙刃劍」,利率上漲、貨幣升值的環境是適合於金融套利投機的市場環境;而利率下降、貨幣貶值的環境乃更適宜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環境。實際上,美聯儲加息一定會引發資本向美國的流動,但流過去的一定不是實業資本,而且金融套利資本。問題來了,中國希望更多地吸引實業資本?還是更希望吸引金融套利資本?我想,一定是前者,這才符合中國實業立國的基本國策。」

以上是鈕文新的觀點,非常贊同。

文章和鏈接如下:

鈕文新:我們應該為這種「資本外流」鼓掌

?

【鈕文新:我們應該為這種「資本外流」鼓掌】https://mr.baidu.com/qg40vlg?f=cp

鈕文新

百家號09-28 12:41

關注

?

特朗普對美元加息煩透了,為什麼?因為它會導致美元升值,而弱化美國國內實體經濟金融環境。特朗普煩,好像其他國家比特朗普還煩,因為美元加息會使其他國家的發生資本外流,而本幣相對美元貶值,借取外債的成本也會相應提高。尤其是一些外債過重的發展中國家,比如阿根廷,美元加息對其經濟幾乎是災難性的,為了阻止資本外逃,吸引債權人留在國內,阿根廷央行甚至將比索基準利率提高到60%。瘋了,阿根廷經濟因高息停滯,物價因貶值高企,這是典型的滯脹。這樣的經濟基本面是不是會給比索貶值埋下更大地雷?9月25日,愚蠢的阿根廷央行行長辭職了。

其實,像阿根廷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對付資本外逃沒有更好的辦法,最優選擇就是效仿當年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堅定地實施「資本管控」。這當然會面對一時的壓力,但從長遠看,一方面這是一個國家代價最低的選擇,另一方面「短期的資本管控」可以保住國內經濟健康,保住國家償債能力,更是對國際債權人負責的根本手段。所以,馬哈蒂爾以「敢於對強者說不」的精神成了馬來西亞的「民族英雄」,80多歲再次復出以解國家危難。

中國如何面對美元加息?就一招兒:加強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我們必須認識到貨幣政策是柄「雙刃劍」,利率上漲、貨幣升值的環境是適合於金融套利投機的市場環境;而利率下降、貨幣貶值的環境乃更適宜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環境。實際上,美聯儲加息一定會引發資本向美國的流動,但流過去的一定不是實業資本,而且金融套利資本。問題來了,中國希望更多地吸引實業資本?還是更希望吸引金融套利資本?我想,一定是前者,這才符合中國實業立國的基本國策。

?

為什麼要加強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按照保羅·克魯格曼的「三元悖論」原理,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加上人民幣浮動更加自由,這會使中國貨幣政策更具獨立性。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債務槓桿較高,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壓低利率,而是跟隨美聯儲加息,那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會更大,債務成本會更高,極易誘發中國債務風險。所以,此時此刻,中國沒有理由跟隨美聯儲加息,而讓貨幣政策更加貼近中國經濟需求才是明智之舉。

美國有條件加息,但請不要簡單地認為美聯儲加息、縮表一定導致美元流動性收縮。我們看不到美元流動性的真實狀況,但完全可以通過美國M2的變化去大致判斷美元流動性的情況。理論上說,我們必須牢記這樣的一個公式:M2=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因為我們需要明白:如果美聯儲在加息、縮表過程中,可以引導貨幣乘數上升,M2就不會減少,甚至可能保持一定的增速。

圖1:美國貨幣乘數變化走勢

?

圖1:美國貨幣乘數變化走勢

圖1告訴我們:美國的貨幣乘數確實的確已經開始回升。在此過程中,美國M2增速——美元流動性依然在增長而非減少。如圖2所示。所以,對於貨幣流動性的問題我們必須明白它的相對性。美聯儲加息會引導全球金融套利資本迴流美國本土,並引發全球性的美元緊縮,但對於美國本土而言,美元流動性不會減少,反而是在大幅增加。既然如此,我們也唯有強化資本跨境流動管理纔能有效防止人民幣過度貶值,保護中國貨幣政策不受過大幹擾,並保持國內經濟的健康有序。

圖2:美國M2走勢(紅線是增速,藍柱是數量)

?

所以,請不要相信國內一些「大忽悠」的胡言亂語。什麼中國應當跟隨美元加息,什麼人民幣必須升值纔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什麼美聯儲加息導致中國資本外逃加劇,等等。我懷疑這些依靠一知半解而「忽悠」者的居心。我們一定牢記,美聯儲加息而收窄中美之間的利差,這有利於中國實體經濟發展,有利於更多、更好地吸引全球實業資本落戶中國。至於金融套利資本,中國並不歡迎,我們也沒有理由通過加息留住它們。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