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早期症狀較隱匿,多數腎友初次就診時就伴有蛋白尿、水腫等情況,且出現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因此在確診腎病時,患者往往比較被動。面對腎病突如其來的“襲擊”,部分患者抱着了樂觀的態度,積極應對治療,但有些卻鬱鬱寡歡,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對治療也不上心,以致甚至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圖片與文字無關

  面對慢性腎病這個突然殺出的“程咬金”,一起看看他是如何對待的?

  與腎病抗爭20年,還好他沒放棄

  60歲的趙大偉(化名)是個有20年病史的腎病患者。回想最初剛確診腎病時他難以接受,甚至一度自暴自棄,到如今二十年後,他的腎功能依然穩定,也可以像常人一樣生活,這是他努力與腎病抗爭的最好的結果。

  二十年前,趙大偉在體檢時發現尿檢異常,他又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結果尿常規中尿蛋白3+,爲判斷是否存在腎功能損傷,他又進一步查了24小時尿蛋白定量,結果不容樂觀,高達5.5g,明確顯示腎功能出現損傷。在經過血常規、腎功能、腎臟B超等一系列檢查後,發現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過半,僅有45m/min,B超顯示雙腎出現不同程度萎縮,腎小球發生硬化、纖維化。最終被確診爲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病3期,腎功能不全。

  這個消息對於年僅40歲的他,猶如一道晴天霹靂,讓他幾乎崩潰。在後來近2年的時間裏,他整個人都很消沉,辭去了工作,治療也馬馬虎虎,讓他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但他的家人卻沒有放棄,一直鼓勵他,開導他。我是在他確診病情5年後,接診了他,當時他的病情尚穩定,但我卻覺得不太樂觀。

  能打倒你的不是腎病,而是你自己

  說不太樂觀,是因爲他的心態非常差,悲觀情緒對病情一點好處沒有。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都會開導他,告訴他他的病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糟糕,腎功能不全是腎病治療的關鍵節點,看似離腎衰竭很近,但只要積極治療長期保持腎功能穩定也不難。在每次查房或工作之餘,我都會給他講解一些腎病的專業知識,慢慢的打消他對腎衰竭的恐懼,隨着進一步治療病情也好轉起來。

  如今他堅持每年都來院複查,腎功能依然穩定,處於3期,血肌酐穩定在190,蛋白定量維持在0.5g,沒有高血壓等情況的出現。

  之所以對這位患者印象深刻,是他努力與腎病做鬥爭的態度,除了積極配合治療,他也努力學習腎病知識包括腎病管理、護理等,這對他的病情很有利。能保持腎功能穩定,主要是堅持做好了3點:

  一、堅持治療和複查,降低複發率

  腎病復發機率高是導致腎衰竭加速的重要原因,而持續用藥治療,堅持復發能大大降低復發風險,也就爲腎功能長期穩定提供的了保障。我基本上每年至少複查一次,且感覺有不舒服就立即溝通,這點堅持的非常好。

  二、堅持正確治療方法,不想旁門左道

  有些患者迫切想治癒病情,往往會尋找一些“偏方”或“特效藥”治療,卻只會加重腎臟負擔。他在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沒有走彎路,抓住了最佳治療時機,是腎功能持續穩定的重要原因。

  三、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瞭解腎臟不易

  腎臟發揮代謝、排毒的重要作用,同時具有調節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的功能,因此腎友們也要了解腎臟的“不容易”,日常生活中一些傷腎行爲如暴飲暴食,吃的太鹹,體重超標,濫用藥物等儘量不要做。

  (注: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