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个有意思的研究想法,原始的动机是在看到同人志展从师大迁徙到纽约纽约,又有在时报广场办过,目前则在台大综合体育馆长期举办的这些状况而感到好奇。加上这三年来从忠孝东路明曜百货那开始的女仆店,继之开店在台北地下街、龙山寺捷运站、西门町等等,这些有关同人或是动漫相关的店家是否也有与同人志展类似的脉络呢?


红圈为展场、青圆为女仆店

因此,从文献等资料了解到时间及正确的地点后,配合时间的光谱,可以发现到似乎有捷运线的趋势存在,但在最早的时候以及近四年于时报广场的展场,却不是如此,以目前的理解,可能以展场的地租及创造新场地来拓展动漫迷的空间也不无可能。
问题意识来看,目前可以发觉到的是,究竟这些同人产场、女仆店是否就是以地租、方便、场地大等因素而建立?而在店家与展场的群聚效应与消费者习惯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呢?还是说,Coser与动漫迷因为热情、热血、狂热,不会计较展场的地点而前往聚会场地?

继续思考吧,下一步看看时间点的出现会否看到一些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