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中國成立之後,遼寧撫順還羈押着大約一千多名日本籍戰犯。在這一千多戰犯之中,基本上都是蘇聯政府逮捕的關東軍軍官以及僞滿高級領導。大家不要覺得這些戰犯被關起來就老實了,這些日本人都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所以思想非常之頑固。從1950年到之後的5年裏,前後共出現過3次大規模反抗事件!

  戰犯們首次出現反抗,是對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認識。1950年7月,蘇聯政府將969名日本籍戰犯移交給新中國政府。但是當這些戰犯在被送進戰犯管理所之後,日本人當時就炸了。答案也很簡單,他們在管理所看到了戰犯兩個字。戰俘跟戰犯,雖然看起來就差了一個字,但是命運的差距可就大了。戰俘基本上沒有多大的罪名,關一段時間就能遣返,但戰犯是有罪的,這就代表着他們要被送上法庭進行審判。

  不過這些曾在中國大地犯下天大罪行的日本軍閥,竟然覺得自己還只是一個戰俘的身份而已。於是,很多日本人開始大聲地叫罵,最後所有戰犯都被調動起來,準備跟管理所的守衛進行對決。但是管理所選擇了強硬的態度,幾個崗樓上全都支起了重機槍,所有守衛全都裝好了刺刀,每間隔五分鐘對牢房進行一次巡視。對於這樣的硬骨頭,只有更強硬的方式,在這樣的局勢下,戰犯們認識到了錯誤,所以沒過多久這樣的反抗就平息了。

  此次事件結束後,日本人又開始不老實了,而且還鬧起了絕食。中國人對於俘虜從來都是寬厚的,所以即便是日本人也一樣,在管理所中,無論是生活還是娛樂,日本人全都獲得了優待。在最開始的時候,管理所給戰犯們吃的是高粱飯或者是窩窩頭,細糧雖然也有,但是比較少。按說能夠吃飽,在當時的中國來說也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況且管理所的守衛們也是吃的這個。但戰犯們鬧起了情緒!

  日本人在東北爲非作歹十幾年,從來都是吃大米和白麪,從來沒有碰過粗糧。而且戰犯們都覺得日本人就應該吃細糧,於是他們將高粱飯全都倒在了馬桶裏,而且還拒絕吃飯。有一羣日本人是真的倔,說絕食就堅決不吃一口飯,過了幾天眼看就得餓死,於是管理所只能選擇上報。沒多久周總理親自做了批覆:“日本戰犯全都供應細糧。這是多少中國人都沒有的待遇。這一回日本人不鬧騰了,而且開始被中國人的真誠而感動了!”

  戰犯們的日常生活很簡單,主要就是學習以及改造。不過在進行到最後的時候,不少戰犯又開始鬧了,原因就是讓他們寫認罪書。這些戰犯們不敢供認自己的罪行,因爲怕自己承認後,立刻被送到法庭進行審判,於是反抗又開始了。其中有一個叫毛繁太的戰犯,非常不守規矩,是管理所中有名的刺頭。於是管理所的工作人員準備拿他先來開刀。

  管教先是讓他寫悔過書,不寫?將他帶到單獨的小房間,供他吃喝,但是不允許跟外界交流。兩天後毛繁太被放了出來,雖然有些緊張,但是依然嘴硬,管教又給他關了三天。這一次他總算是磨出了幾句檢討的話,但管教認爲力度不夠,必須重寫。在經歷了四次的修改後,終於纔算是過關,但事情並沒有完結。管教讓他在第二天當着所有戰犯的面公開朗讀自己的悔過書,毛繁太慌了,自稱要考慮一下,沒問題,待在小房間裏慢慢考慮!一個星期後,毛繁太老實了很多,而且一千多名戰犯在廣播中聆聽了毛繁太的講話:“我在這裏檢討我之前的過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