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的億兆生靈中,出現過極爲戲劇性的萬千人生。他們的經歷甚至連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家,也不能憑空書寫。人生之大起大落,悲歡離合,在他們的身上盡顯無餘。小珏認爲,歷史上的女子之中,最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的,其實要算是明朝孫太后。她的一生,甚至比武則天更爲曲折離奇,失去的一切,都由老天垂憐而重新賞賜給她了。

  孫氏出身並不算高貴,父親僅僅是永城縣的主簿而已。但是,在她十歲出頭的時候,京城來的一個貴婦人將她帶走,改變了她的一生。這一次遠行,讓她再也沒有回過家鄉,卻也讓她來到了更爲廣闊的天地。

  這個貴婦人,是當時太子妃張氏的母親,因爲女兒的緣故,被封爲彭城伯夫人。她實際上是受親家公明成祖朱棣的命令,爲皇太孫朱瞻基選妃的。

  衆所周知,朱棣並不喜歡太子朱高熾,卻十分疼愛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甚至提前冊封爲皇太孫,就是要最終將江山傳到他的手中。因此,朱棣對於這個孫子的終身大事,是早早安排,慎之又慎。孫氏入宮之後,朱棣對其才貌德行都非常滿意,基本同意其成爲皇太孫妃。

  然而,正當朱瞻基即將大婚的時候,司天官卻向朱棣啓奏,後星照射在魯地。朱棣將信將疑派太監黃琰前往山東尋訪,結果黃琰在濟寧府發現了一個獨居小樓的美貌少女,她出入的小樓總是有紅白之氣,幾個月都沒有消散。這種奇景在當地轟動一時,而這位少女也被帶入了明宮。

  結果,朱棣讓這位叫做胡善祥的女子當上了皇太孫妃,而孫氏只能爲妾。在古代,妻和妾區分很大,是完全兩個概念。妻是女主人,妾在妻面前就相當於奴婢。對於皇家而言,更是如此,當朱瞻基由皇太孫變成皇太子,進而當上皇帝后,胡善祥則成爲了胡皇后,而孫氏只能委屈成爲貴妃。

  本來是板上釘釘的皇后,卻活生生成爲了貴妃,孫氏的運氣顯然並不是太好。不過,她輕鬆翻盤 ,贏下了這個女人之間的鬥爭,還讓胡皇后無法翻身。原來,她早年先入宮,早就和明宣宗朱瞻基結下了青梅竹馬的情誼。在明宣宗心目中,孫氏才應該是自己的妻子。雖然他當時不敢對朱棣的決定做出任何反抗,但當上皇帝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對孫貴妃更有利的是,她生下了皇長子朱祁鎮,這也是明宣宗僅有的兩個兒子之一。偏偏胡皇后卻只生了兩位公主,而且有病在身,不能繼續生育。於是,早就存有廢后之心的明宣宗找到了最好的藉口,他逼迫胡皇后以自己有病無子爲理由,主動退位,出家做了一位道姑。

  孫貴妃順利成爲皇后,此時是她與朱瞻基成婚的第十七年,她終於奪回了本應該屬於自己的一切。朱瞻基在位十一年,英年早逝,孫皇后的兒子朱祁鎮也順利繼承了皇位。

  這時候,對於孫皇后來說,還是一段悠閒的時光。朱祁鎮年幼的時候,是自己的婆婆太皇太后張氏料理國政。張太后去世後,朱祁鎮又已經成年,還是沒有讓她操心。並不是每個女人都想成爲大權獨攬的武則天,她對於自己的生活已經非常滿意了。

  然而,邊疆的一聲警報,打破了她寧靜的生活。伴隨而來的則是天大的噩耗,她的兒子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徵時,竟然全軍覆沒,自己也做了俘虜。她還來不及平靜自己的惶恐和悲傷,以于謙爲首的羣臣便向她提出一個建議,那就是以她的名義,立朱祁鈺爲帝。

  這是一個極爲痛苦的決定,作爲母親,誰願意剝奪唯一親生兒子最爲榮耀和尊貴的身份。但作爲大明的太后,她不能不爲祖宗基業着想。在連續多日的輾轉反側之中,她做出了極爲令人感動的決定,立毫無血緣關係的朱祁鈺爲帝,遙尊兒子朱祁鎮爲太上皇。

  這個決定,避免了明朝最大的尷尬,也避免了瓦剌人無休止的勒索,更避免了明朝亡國危機。但是,對於孫太后而言,她卻明白這將刺激瓦剌人的神經,將自己的獨子往火坑裏面推。從她個人角度而言,以前是兒子當皇帝,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太后,而現在別人的兒子當皇帝,宮中原本的太妃吳賢妃因是朱祁鈺的生母,也成爲了太后。

  誰都以爲,孫太后將會以這種尷尬形象在歷史上畫上一個句號。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就在一年之後,他的兒子朱祁鎮竟然奇蹟般被放回來了。儘管朱祁鎮立即被弟弟軟禁,但又過了七年之後,朱祁鎮發動奪宮之變,復闢成功。

  見證奇蹟的不僅有歷史,還有孫太后。她居然看到自己的兒子從虎口活着回來,毫髮無損,又看着自己的兒子重新登上皇位,自己再次成爲獨一無二的太后。可能當她在天順六年去世時,她會無限感慨自己的傳奇人生,畢竟這樣的經歷,放眼整個歷史,都是極爲罕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