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兵貴神速」,不能有半分優柔寡斷。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他曾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而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在他年老之際,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網上圖片)

朱允炆作為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同時也是明朝第一位作為從小接受帝王之術和儒家教育培訓出來的接班人,一登基,就立馬改革祖父朱元璋的弊政,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增強文官在國政中作用,這樣的開局,頗有治國之才,本應該有一番大作為。但由於建文帝登基時,才二十來歲,諸藩王大多為叔輩,且在封地掌握兵權,他的心中由是不安,所以他和朝廷大臣一起,開展一系列削藩措施。

建文帝下令各王國的地方文武官員聽朝廷節制,採取削藩政策,先後廢黜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及岷王。

事實上,惠帝朱允炆削藩思想本身並無不妥,後來永樂帝、宣德帝亦持續打壓藩王勢力;但是由於缺乏政治經驗,使得各種不良影響相互作用。加上在部署對付年齡最長、軍功最多、武力最強大的燕王朱棣時,建文帝身邊的多缺乏實際政治經驗的謀士打草驚蛇,引發燕王先發制人的念頭,起兵反抗,以「靖難」為名,揮師南下,向京師進軍。這就是「靖難之役」。

明代軍隊 (網上圖片)

這場戰爭一共持續了四年,一開始朱允炆處於上風,而朱棣則處於下風。可是這樣的形勢並沒有維持多久,緊接着耿炳文率領的13萬大軍、以及李景隆率領的50萬大軍,先後被擊敗,至此,朱允炆的官軍主力盡喪。

不過,在這危機之際,其實朱允炆還有一支30萬人的精銳部隊,就是雲南的沐家軍。沐家軍的第一代主事人是沐英,他本是流浪兒,八歲時遇到朱元璋被其收為義子。此後,沐英跟着義父朱元璋南征北戰,由於沐英作戰勇猛,軍事上很有見地和主見,戰功卓著,頻頻升職,最後被朱元璋安排鎮守雲南。

明代軍隊 (網上圖片)

朱元璋對沐英有再造之恩,而且沐英與朱允炆的父親朱標的感情非常深厚。據瞭解,朱元璋死前,他就把這支軍隊交予朱允炆,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此時,朱允炆調沐家軍進京勤王,他們必會前僕後繼,應該不會容易被朱棣搶去皇位。可面對朱棣的步步緊逼,朱允炆明明還有支30萬人的軍隊,為何到死都未調用?

首先,朱允炆自身的性格問題,是個很大的障礙,明明作坐擁30萬大軍,卻因為他自己的優柔寡斷沒有調動。朱允炆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他崇尚儒家風尚,主張仁政,在戰爭中其實也有過勝利的機會,只是他不忍心下定決心,怕擔負殺叔父之名,始終顧慮重重。惠帝輕視武將,罔顧軍事,他本人也毫無作戰經驗,又倚重文官決定軍事政策,也使武將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好像擅於守城的耿炳文一直有效固守河北,起初能成功抵擋朱棣,卻最終聽取黃子澄的建議撤換耿炳文,結果更令戰事兵敗如山倒。

明成祖朱棣畫像 (網上圖片)

另一方面,朱允炆也沒有料到自己會敗得那麼快,因為在前三年,一直都是朱允炆在北方「撳住」叔叔朱棣來打。可是到了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年底,燕王朱棣卻做出驚人決定:繞過北方官軍圍追堵截,直接率兵南下攻打首都南京。朱允炆沒有想到叔父會直逼京城,沒有一絲猶豫。當朱棣的軍隊兵臨城下,想調用時,也已經不可能這麼快由雲南來到京城抵擋朱棣的勢力了。

「靖難之役」前後持續四年,其間必有很多機會讓朱允炆調動這支軍隊,但歷史沒有如果,朱允炆在「靖難之役」後也不知去向,既有他在戰爭中被殺死的說法,又有他逃去寺廟做和尚的傳言。建文帝的最終下落,至今仍是不解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