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部落重建 原民难扛百万贷款

新北市原住民达五万三千多人,早期花东阿美族青年离乡北上谋生,沿河岸搭建房屋群居,其中「三莺部落」与新店「溪洲部落」位于行水区,引发占用国有地及安全疑虑,面临拆迁危机,市长朱立伦上任第一天视察溪洲部落,承诺协助安置,但两处园区拖到今年才动工,族人重建家园的梦想出现契机,随之而来的庞大贷款压力,甚至市府不愿担保,银行不一定核贷,成为眼前最艰巨考验。

族人亲手重建家园。


「三莺部落」历经三十年抗争岁月,期间政府七次拆迁、房屋七次重建,族人用顽强抵抗怪手迫害,因缺乏安置措施,居住及营生问题无法解决,部落居民不愿离开迁至他处,除经济弱势、负担不起高房价外,更因河滨环境与原乡相似,在都市延续原乡的渴望,外人恐难以理解。

 

都会区建家园 资金成为梦魇

九十七年三莺部落自救会成立,透过落发、上街抗议等行动积极争取居住权,终获原北县府同意暂缓拆迁,经多次商讨达成协议,选定于隆恩街建立「三峡原住民族文化社会福利园区」,今年四月动工。

九十八年原北县府启动「新店溪洲阿美族生活文化园区」计划,原本打算兴建只租不售的社会住宅,市府考量一致性与公平性,朱立伦上任后政策大转弯,改为自力造屋,一○一年透过都市计划变更,将居民所在农业区及河川地规划为原住民生活专用区,距原部落一百公尺,今年八月开工。两地河滨部落渴求安身立命的家园,终于指日可待。

异地重建计划看似顺利,挑战才刚开始!虽然市府出资辟建道路、水电、管线等公设及房屋基础设施,但未来两地原民每年须向国有财产署承租土地,地上物为自力造屋,费用采「三三三」模式,部落须自筹三分之一资金,政府补助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公部门协助申请贷款,产权归居民所有。


市府不愿担保 居民借不到钱

问题是钱从哪来?本属经济弱势的部落原民,无力负担高达百万元贷款,既有房屋已让他们投入毕生积蓄,现在又掏出大笔金钱自力造屋,尽管自救会发起「强迫储蓄」活动,要求家户每月存钱至公基金,还是有人一毛钱都交不出来,加上市府不愿担保,居民面临借不到钱的窘境,满腹无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朱立伦的安置措施无法获取原住民认同,美意已大打折扣。

新闻网址:http://bit.ly/1rxT2fN

2008年2月三莺部落遭拆除。



新店溪洲部落目前在施作公共设施,预计明年二月完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