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镇定,处置裕如,我给你满分。」这是国防部俞大维部长于民国47年8月23日共军砲击金门当天深夜要搭乘军舰返回台湾前,奖勉胡琏上将的一席话。
  

 

当共军砲火于8月23日下午6点30分开始急袭金门,防卫部所在的翠谷及水上餐厅等处亦有落弹,当时俞大维部长与胡琏上将正在水上餐厅不远处的坑道口外闲聊,砲击后胡琏司令官回到坑道走进OCC(火力指挥协调中心),指挥作战,不久俞部长在宪兵搀扶下也回到坑道,但头部受到轻伤,6点35分开始,各砲兵部队不待命令纷纷开始进行反击,因为早于民国46年624砲战之后,胡琏司令官(民国46年,前线已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态势,在「打仗打将」的指导之下,胡琏将军于民国46年7月奉命第二次出任金门防卫司令官,层峰并核定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就已经下令我砲兵指挥官有射击权,根据严佛元将军回忆说:「因为在战场上,我军倘遭受敌砲轰击,指挥官还要请示上级、还要等待命令才能反击的话,万一通信中断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也就是这个「砲兵指挥官」有射击权的命令,让金门砲兵部队群起射击制压对岸共军火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照片: 为国史馆文物〈总统蒋公影辑—巡视参观 (四)〉,《蒋中正总统文物》,国史馆藏,数位典藏号:002-050103-00004-034

002-050103-00004-034-001p.jpg
  

 

砲战开始,共军就以大小口径炽盛的砲火轰击我大二胆岛,及欲拔除这梗在匪喉之刺,倘大二胆岛一但失守,战况将不可收拾。大二胆岛上最大口径火砲仅有42迫砲,根本无法制压对岸共军火力,只有挨打,不时需倚靠我金西反砲战要角陆军砲兵第600群的火力支援,岛上官兵1400余人方可稍微喘气,但缺水缺粮,受伤人员无法即时后送,军心士气难免有损。这岛上官兵将士的安危,亦是我司令官胡琏将军所最挂心与日夜悬念的。除饬令我砲兵部队给予火力支援及加速八吋榴砲之训练加入战场外,更积极研议进行热食与粮食运补及小型换防之可行性,另外就要与参谋本部斡旋关于王总长转达美方要求及我军部分将领唱和主张减少大二胆守军数量的欠虑之议。胡琏司令官认为敌前撤退乃兵家大忌,同时多次询问驻大二胆「特派员」的陆志家副师长官兵撤退的可能性,战场经验丰富的陆志家则回复:「交通往还时,弹如雨下,伤亡必重,不宜撤出。」,鉴此,胡琏司令官谕令陆志家安心固守,另一方面报告王总长坚守之意经向层峰陈明后,才打消了撤减驻军的念头。胡琏将军深知一旦失去大二胆岛,烈屿及金门本岛必将受到严重之威胁,这场战役的胜败亦未知难定。
  

 

胡琏将军一方面坐镇防卫部指挥作战,另一方面利用砲战空档巡视金门本岛各师第一线阵地,鼓舞官兵士气,嘉勉慰问参战官兵,官兵见到司令官亲临也都面有喜色,他巡视时不爱戴钢盔,置身死于度外,时遇共军砲火突然轰击,一时弹如雨下,司令官不为所动指挥驾驶继续前进,此种从容疆场不亏有久经战阵之大将风范!
  

第一阶段砲战结束后,层峰以司令官胡琏上将「医治青光眼」为由返回台湾,胡琏将军在台期间,参谋本部竟传出砲战初期通讯中断期间,胡琏将军有涉嫌「通匪投降」之传言,在有人刻意散布谣言之下,造成军心哗然,层峰即谕令王叔铭总长即刻避谣,后总长召集中外记者于公开场合以「在金门防卫司令官于民国四十七年八月至十月金门砲战期间忠于职守沉著应战指挥若定」之勋绩,颁授胡琏上将二等宝鼎勋章。在此之前,国防部办理金门砲战期间驻地高级指挥官的奖励,副官局亦询问已返台医治青光眼的胡琏司令官针对各师师长等人奖励内容意见,胡琏将军表示:「本次作战系以砲战为主,各师之战功乃不分轩轾」,因此,王叔铭总长于11月1日飞赴金门于防卫部颁授第9师师长郝柏村少将、第10师师长马安澜少将、第27师师长林初耀少将、第41师师长胥立勋少将、第69师师长曹杰少将四等云麾勋章;第58师师长张锦锟上校五等云麾勋章及砲兵第600群指挥官严佛元上校六等云麾勋章,以表彰各高级指挥官砲战期间忠勇坚毅卓越指挥的勋绩。
  

 

47年8月23日爆发的金门砲战,迄今已60年,从金门823战史馆到各级官媒庆祝砲战胜利的字里行间里,当年主要参战的「人物」已计划性的从战史中消失,剩下的竟是怯战者的加工与失真的历史,用这样的内容来面对胜利60周年的日子,实为可叹也。但真实的历史我们绝不可遗忘,这位「47年台海金门战役,粉碎共匪砲战阴谋。固我海疆,厥功尤伟」的战神胡琏上将,更是我们不可忘却的。

 

作者:刘国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