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濰柴動力上市15週年暨創新發展交流會在香港舉行。董事長譚旭光在會上與廣大投資者和媒體分享濰柴15年來的發展和收穫,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2004年3月11日,濰柴動力正式在香港上市,成爲國內首家在香港上市的發動機企業。上市15年來,我們做了什麼?譚旭光以此爲題,從改革突圍、自主創新、國際併購、一帶一路等方面,全面總結了濰柴15年來的發展業績。


濰柴動力上市15週年暨創新發展交流會在香港舉行

濰柴動力上市15週年 暨創新發展交流會


濰柴動力上市15週年暨創新發展交流會在香港舉行

譚旭光回答提問


濰柴動力上市15週年暨創新發展交流會在香港舉行

會議現場


此次現場交流會還安排了現場交流會,圍繞中國重汽的整合、新能源佈局、重卡發展走向、如何實現200萬臺目標等熱點話題,譚旭光董事長及公司高管,與投資者和媒體記者進行了現場交流。以下爲部分交流實錄。

第一個問題,請談談中國重汽和陝重汽定位問題。兩家都是一個集團下的商用車生產廠家,公司會不會已經做好了差異化定位,或者有什麼協同或協作的關係?第二個問題,濰柴能否儘快實現給中國重汽配套發動機,配套規劃是什麼,能給濰柴帶來多大市場份額,這對中國重汽在重卡市場的市佔率有多大幫助嗎?

譚旭光:第一個問題。我旗下有陝汽重卡、中國重汽,這在世界不是一家如此。大衆旗下有斯堪尼亞和曼,大衆公司要把商用車單獨上市,我聽說推遲了,這是兩個品牌。我有幾句話告訴你:這兩個企業不會合並。寫分析報告時,這樣寫就行。上個世紀末,中國重汽之所以破產重組,就是因爲搞了“七統一”;第二,我希望兩者相互競爭,誰幹得好我就獎勵誰;第三,資源共享,客戶決定,市場導向。兩個20萬輛,加起來就是40萬輛。車用動力總成再賣給別人,你算算多少萬輛。

第二個問題,中國重汽是一個很好的品牌,這些年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你們應該相信,在我的領導下中國重汽會發展得更好。中國重汽11L、13L用曼的發動機,這個發動機不錯,至少在國六階段可以支撐中國重汽重卡的銷售。陝重汽用的是濰柴發動機。它倆有不同,但是一些細分市場可以共享資源,比如在10L以下發動機,雙方共享這個平臺,但在主流發動機11L、13L階段,我非常清楚告訴大家,現階段各自發揮各自的優勢,我相信在市場上更願意接受這個現實。

去年,公司在新能源方面有了新的佈局,請問公司在燃料電池方面有什麼進展,預計什麼時候量產,能貢獻多少利潤?第二個問題,請問國六帶來的影響,目前重卡的配套額是31%,在國六階段市場佔有率會不會提升?能達到什麼水平?

譚旭光:現在是31%,未來肯定會更高。我的目標是達到40%。燃料電池發動機是一種技術路線,更適合於重型車、特種車和特種環境的重型卡車。對於市場炒作氫燃料電池,你們千萬不要推波助瀾。氫燃料發動機不是哪個地方都可以使用的。氫的關鍵不在於燃料,而在於燃料的管理。如果是從化石能源中提煉氫,這是不值得。但對於特別區域,在廢氫比較豐富的地區、煤炭發達的地區、再生能源比較發達的地區提煉氫,就有一定的優勢。比如西部地區的太陽能、山東的廢氫、內蒙的露天煤礦,都有可能實現,氫燃料發動機是有一定限制的。未來20-30年,氫作爲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會超過10%。在特定的細分市場,它具有優勢,優勢是加氫快,不像純電動的。

去年陝重汽盈利大幅改善,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未來的盈利水平及預期。第二問題是陝重汽的銷售目標和具體措施。第三個問題是陝汽商用車與陝重汽的關係。

袁宏明:我們去年銷量增長8%左右,效益增長70%,確實與2017年發生了巨大變化。2017年、2018年,我們按照譚總的要求,向管理要效益,壓縮各項費用,在銷售大幅增長的時候,我們的三項費用是下降的,這是我們第一個轉變。

第二個轉變,是我們的產品。大家更多關注陝重汽的銷量,但陝重汽的銷售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從2016、2017、2018這三年,我們的產品逐步向大馬力轉型,我們的銷量大部分來自大馬力產品,對產品結構的調整,進一步體現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商用車行業進入到高位,2018年110萬輛,2019年有20%的增長。2019年我們提出西北振興、東北崛起、華南顛覆,贛湖突破,西南振興。這些區域是支持我們實現目標的重要區域,如果我們在這些區域實現突破,我們2019年的目標不是不可完成的。通過一季度的運行,我們更加堅信我們能夠完成2019年的目標。

第三個問題,提的很好。通過15年濰柴動力上市,陝重汽加入濰柴14年。14的發展,我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形成了完全統一的共識。可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事實上,我們的戰略高度是一致的。第二,陝西省委省政府,包括地市,對濰柴動力帶來的新發展給予充分的肯定。第三,陝汽集團和濰柴動力,戰略是高度一致的,打造重卡20萬、中輕卡20萬,這兩個目標是不謀而合,從這裏可以體現出我們雙方的戰略是高度一致的。另外,陝汽集團在商用車的發展,首先建立在陝重汽的快速發展,實現陝重汽的目標基礎上。最後,我想說,任何的發展,都不會犧牲陝重汽的利益,而是有利於陝重汽的發展,能夠激活雙方的內生動力,實現雙方的快速發展。

我是天風證券的,有兩個小問題想問一下張泉總,第一個是現在天然氣重卡需求比較旺盛,今年下半年也將實施國六標準,重卡未來的發展,在這個領域到底是什麼樣的水平?公司這兩年在非道路發動機方面發展比較迅猛,未來如何儘快實現雙百萬的結構目標?

張泉:第一,關於天然氣重卡。天然氣重卡作爲國內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目前看,它的經濟性比柴油車好很多。中國的天然氣量相對比較豐富,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天然氣重卡續航能力已經超過1000公里,在這個基礎上,它的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第二個問題,關於雙百萬發動機。這個其實譚旭光董事長在2017年12月發佈2020-2030戰略時,就提出200萬臺的規劃。從目前來看,2018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完成細分市場的研究,所以我們今年提出了實現一百萬的具體目標,這是我們200萬臺發動機的第一個百萬臺;在2025年前後,我們將實現200萬臺的目標。在這期間,我們非道路發動機將會重點突破,剛纔我也通報了,我們的農業裝備發動機從2015開始的3000臺,到2016年的16000臺,2017年的28000臺,到去年的42000臺,是以這樣的發展速度在提升。除了農業裝備以外,還有工程機械、挖機、工業動力都將是我們全力突破的市場,在2025年以前,通過積極的開發,我們會實現200萬臺的目標。

譚旭光:我補充一下,我們孫少軍來了,他負責全球化的銷售。很重要的一條是,我們現在全球化銷售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在發展,今年預計將達到5億美金,我們以這樣的增速,在未來5年內,有希望實現20億美金的發動機出口量。

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物流方面的,對於公轉鐵背景下我們是什麼看法?另外一個是發動機海外出口,我們的發展目標和具體舉措。

譚旭光:公轉鐵,是國家的一個策略,不好評價。但是作爲重型卡車,如果通過公轉鐵能替代重卡的作用的話,全世界卡車就不需要了,卡車的優點是點對點服務,這是鐵路實現不了的。不能絕對來看,要相對得看。

去年濰柴發動機出口2萬臺,每年都有增長。過去增長不多,主要是沒實現全系列組合產品,沒有把全球用的工業動力產品作爲重點。現在第一我們的產品全了,第二我們的增幅大了,第三我們的佈局加速,東北亞、南亞、歐洲,包括北美,北美EPA認證可以在濰柴試驗室進行。工業動力將是濰柴大發展的機會,特別是500-10000kW,利潤巨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