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中對人性的描寫,按我的總結是:女人皆淫蕩,男人多貪婪,更無好官員。從他對人物的描寫看,是充滿了對人性的失望。

先說女人,《金瓶梅》中女人上至貴族婦女、媳婦小妾,下至僕婦、丫鬟、妓女、媒婆、尼姑,要麼是屈服於金錢,要麼是放縱於情慾,要麼是倚仗強勢欺凌弱者(如春梅之對秋菊),要麼是隨波逐流成為幫兇(如孟玉樓之挑撥潘金蓮整治宋蕙蓮)。唯一有一點反抗精神的宋蕙蓮,也還是先賣身、再抗爭,所謂抗爭不過是為親夫謀得更好的利益,使其「王八」當得更值罷了。

小說裏的男人,多是貪戀女色和金錢的,嫖娼、娶妓、通姦一樣不少。僕人小廝們,在日常採買中打些埋伏、掙些小錢;外出到江南辦貨,夥計們無不是趁機流連妓院、飲酒宿娼,大肆瘋狂一把。有意味的是,書中的花子虛、王三官、張二官、陳敬濟,其實也都是西門慶的影子或化身。

再說官員。小說第十回中,武松誤打致死李外傳,案子到了東平府。這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是個「清廉官」,但因為西門慶求蔡京寫了封密信,東平府尹陳文昭就把武松判了個免死,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軍。這就是「清廉官」的作為,這種「清廉」不是有點諷刺意味嗎?

第四十八回,苗青害主案發後,陽谷縣縣丞狄斯彬審理此案。這狄斯彬「為人剛正不要錢」(終於遇到個不要錢的),但問事糊塗。因為屍體是在慈惠寺附近挖到的,縣丞馬上把廟裡的和尚都關在監獄裡了。後來經另一僕人安童指認,才知道真正的兇手是苗青。世間如果都是狄縣丞這樣的昏官,即使「為人剛正不要錢「,屢辦錯案,又能為民造什麼福?

蘭陵笑笑生在小說第七十五回中就寫道:「宋朝氣運已將終,執掌提刑甚不公。畢竟難逃天下眼,哪堪激濁與揚清。」說明他對小說中描繪的宋朝以喪失信心,對人性、對政治也徹底失望。所以,我說《金瓶梅》是一部失望之書、罵世之書。


中國古代曾出現了很多奇書,而第一奇書非金瓶梅莫屬。為什麼奇大概是在那個封建年代寫出如此露骨的情節讓當時被封建思想束縛的人們又嚮往又臉紅。而這部奇書的作者到底是誰,當然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成了一大謎團。

自上世紀『』五四『』至今,早有一代研究學者,文學家,身先士卒開闢了「金學」這一研究領域,就像熱門多年的「紅學一樣」,他們也被尊稱為「金學專家」

對於金瓶梅,眾所周知,書中借《水滸傳》武松殺嫂這段故事為引子,展開對兼有官僚,惡霸,富商三重身份的官僚市儈勢力西門慶及其家庭的興衰敗落,罪惡生活的描述。書中取荒淫無道的男主人公三小妾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三個人名字成《金瓶梅》書名。

至於蘭陵笑笑笑生到底是誰,這一直是金學家鍥而不捨研究的核心問題。連作者到底是誰都尚不清楚不知道提問者為什麼會說作者對人性失望呢。如果說對西門慶巧取豪奪和其義父狼狽為奸上下勾結稱霸市井這些可以說明對人性失望的話那是不是說明紅樓夢作者對凡俗失望了呢。不是這樣的,都說作家是出賣靈魂的人,她們會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但小說畢竟是小說,是一部分人一個舞臺的反應,金瓶梅寫出了黑暗的社會現象,但並不妨礙作者心底真善美的存在。


人性是複雜的。

中學時,學過幾篇先秦古文,瞭解了點百家思想,其中就有提到人性。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惡?儒家與法家,孟子和韓非,兩位大思想家就此辯題都有過精彩的論辯。當然,雙方各執一詞,並未說服對方和被對方說服。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大致瞭解,人性之複雜,連幾位思想家對此都大相徑庭。

人性是不變的。

亙古以來,變化的是世態,不變的是人性。自開天闢地,磚木取火,智慧初開,人類產生了社會。人性這一隻屬於人類的特性就出現。人性對於一個單獨的個體並沒有什麼意義,人性只有身處羣體才大放異彩。但滄海桑田,世態炎涼,人性都未曾改變,就那些東西,存在那裡,百姓日用而莫知。

人性是值得去思考的。

有句老話,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最是讀書人!說的是兩種人性,不說全對,但也有一定道理。我們對人性應該去思考,去了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遭遇,都會產生各自的思考。有人是樂觀的,有人是悲觀的,有時是這樣,有時又是那樣,蘭陵笑笑生想必擁有其中一種。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人性有優點也有弱點。兩權相害取其輕,我們何不瞭解點人性的弱點呢?


不是蘭陵笑笑生對人性失望,而是成人世界原本如此,是作者筆下驚風雷,落筆誠懇,道出了人生真相。

金瓶梅和紅樓夢都是寫人性的偉大小說,只是金瓶梅寫得更露骨更涼薄也更現實。

但是金瓶梅裡面的事不正是我們的現實世界嘛

金瓶梅講男盜女娼,講謀殺,耍小心眼,養小老婆,講巴結權貴,賣弄權勢殺人,講放高利貸,講妓女間爭鬥…

哪一件不是現實,不是人性了。

何來人性失望,是人性本來就是如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