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Tomorrow D 對本文提出的寶貴意見

《哆啦A夢》的第一話中,世修和哆啦A夢若無其事地告訴了大雄一個殘酷的事實——他未來的妻子是胖妹。到了一年後的《大雄的新娘》,大雄坐時光機尋找自己的新娘,卻如願以償地見到了靜香。在此之後,關於大雄婚姻的設定似乎就沒有再變動過,胖妹的身影就這樣漸漸淡出大雄未來的生活,「大雄與靜香結婚」成為了牢不可摧的必然事件。

第一話中大雄與胖妹的結婚照

可是,如果大雄未來的婚姻改變了,那他的子孫不是也應該改變嗎?那麼,世修又怎麼會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呢?


從第一話說起……

第一話中世修本人的一番話為我們留下了線索:

……會在其他方面取得平衡做好協調的……

就好比你要去大阪,可以選擇各種交通工具和路線。但無論你選擇哪一種,只要方向正確,都會到達大阪。

這段話看似很有道理,只是缺少具體細節。但既然能找到線索,「哆學家」們就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來給出讓人滿意的答卷。

按照嚴謹的遺傳學理論,世修所說的從東京到大阪的旅程就是指從大雄到自己的基因傳遞過程。而所謂的「取得平衡」應該就是使世修的基因要與未來改變前保持不變。既然如此,他必須獲得一部分胖妹的基因。如何達到這一目的呢?

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設定:讓胖妹的女兒與大雄和靜香的兒子——雄助結婚。這雖然對雄助不太公平,卻是最符合我們直覺的做法。可是,如果要細究起來,雄助繼承了靜香的基因,而胖妹的女兒也繼承了胖妹丈夫(權且稱作「倒黴蛋」)的基因。於是我們又要增加一個設定:在改變未來前,靜香未來的丈夫也是倒黴蛋,靜香與倒黴蛋的一個女兒同大雄與胖妹的一個兒子結婚。唯有如此,世修的血統纔有可能保持完全不變——但也只是有可能而已,畢竟遺傳具有很大的隨機性。

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靜香原來的丈夫不是倒黴蛋,付出的代價就是影響會繼續傳遞下去,更多無辜的人會因為世修和哆啦A夢的突發奇想而「遭殃」。為了使未來所受影響儘可能地小,我們必須接受一項非常狗血的設定:大雄、靜香、胖妹、倒黴蛋分別互換了配偶。

如果不接受,我們還能給出更加狗血的設定:大雄同靜香結婚後與胖妹發生了外遇。這樣一來,世修的血統就完全不會變了,然而又會憑空多出來一個雄助。嚴謹起見,我們可以認為雄助不是大雄親生的……

長得一模一樣還不是親生父子?什麼破設定!

其實也有「犧牲」小一些的方法。《哆啦A夢》世界中的21世紀科技比現實要發達得多,試管嬰兒等技術很可能已經普及。胖妹的基因也可能通過這類技術而進入世修體內。

對此類設定進行修補的方式有很多,但無論如何修改,它們對於《哆啦A夢》這類兒童向的作品來說都顯得過於累贅,不但不易於孩子理解,而且對劇情發展毫無意義——總有些強行為之的意味。況且,當我們解答了這一個問題時,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大雄的未來改變後,胖妹、靜香等人的婚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那麼她們與她們子孫的命運就這樣被輕易改變了嗎?這對她們是否公平呢?整個世界是否會受到大雄的影響而使歷史大幅度偏離原先的走向呢?如果會,時光巡邏隊為什麼不逮捕哆啦A夢呢?一句話,這顯然不是問題的最優解。

哆啦A夢解釋改變歷史的危害和違法性

然而,由於這種解釋比較直觀,很多哆學家仍然秉持這這種觀點。就連小學館官方的「哆啦A夢工作室」在《哆啦A夢深入導覽》一書中對這一問題的解釋,也是上述方案的簡化模型。

最合理的解釋?

針對前一種思路的弊病,另一些哆學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大雄未來的婚姻其實並沒有改變。

他們的理由如下:大雄與靜香結婚,是大雄坐時光機親眼確認過,也由各類道具證實了的。大雄與靜香的兒子甚至孫子都曾出場過。然而大雄與胖妹結婚這一信息的來源僅僅是哆啦A夢與世修的一面之辭與幾張照片——照片要想造假可太容易了。因此,與其相信哆啦A夢與世修的話而推導出各種奇怪的結論,不如直接認為他們是在欺騙大雄。而這樣做的動機,大概是利用大雄對愛的執著激勵大雄為改變自己的未來而努力,不然雖能迎娶靜香,事業上仍然會是失敗的人。

三世同堂

略微推敲就能發現,這種解釋比前一種合理得多。因為不涉及未來的改變,也就不存在後續各種問題。而且這一解釋代入《哆啦A夢》整部作品中也是比較自洽的。哆啦A夢和大雄等人曾多次回到過去並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如《求婚大作戰》中大雄父母的結婚就是哆啦A夢和大雄促成的——且哆啦A夢和大雄時空穿越之前,父母對求婚事件的描述就包含了兩人使用道具的行為(儘管他們不知道這是道具的效果)。

不光是家庭的歷史,哆啦A夢一行人還幫助時光特警逮捕了時光罪犯,並且帶剋剋魯等光明族人來到了日本,使日本這一國家得以誕生。如果哆啦A夢沒有來到大雄身邊,剋剋魯被時空亂流捲到現代以後就沒有人能幫他回到七萬年前。時光罪犯的陰謀能否得逞暫且不談,至少日本的歷史一定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一行人帶剋剋魯回到七萬年前

由於哆啦A夢等人參與歷史的前提是「哆啦A夢來到大雄身邊」,所以這件事本身應該是個必然事件。既然哆啦A夢一定會來,那又談何「改變大雄未來的婚姻」呢?而第一話中世修和哆啦A夢卻大談「改變」,這顯然是在撒謊。

這一解釋確實合理,只是存在一個問題:

藤子·F·不二雄讓世修和哆啦A夢欺騙大雄,不也是欺騙了讀者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實在無法理解為什麼一部兒童向的作品要在一開始給出一份虛假的設定而之後不做任何提示。藤子·F·不二雄本人在訪談、文章中提到《哆啦A夢》的情節梗概時,從來說的都是「哆啦A夢穿越到現代來改變大雄的命運」之類的話。而《哆啦A夢》整部作品,乃至於藤子其他兒童向作品的風格,都要保證能讓相應年齡段的孩子無障礙地理解,不會出現過於隱蔽的內容。正如夏目房之介所說:

(《哆啦A夢》中的出場人物)笑就是笑,悲傷就是悲傷,生氣就是生氣,所有符號不存在任何疑問,讀者大可以放心閱讀。

小夫說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很輕易判斷他是否在說謊。而哆啦A夢和世修說謊卻能從第一話到藤子逝世一直隱瞞下去,這太不合理了。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對這一假說進行進一步的修正。仔細想想,「世修欺騙大雄」與「大雄註定與靜香結婚」二者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後者是以作品中的情節為依據,經過邏輯推斷得出的結論,前者則是為了使第一話和這一結論聯繫起來而作出的修補。現在既然這一修補帶來了這麼大的問題,我們乾脆將其捨棄,將第一話與所得結論的不統一歸因於前後設定發生了變化。畢竟設定的變化在《哆啦A夢》中是大量存在的,如哆啦A夢尾巴的用途、大雄的射擊能力,乃至於大部分主要人物的性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而且這也很好地解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大雄未來的新娘》中大雄彷彿忘了自己要和胖妹結婚這件事?因為這一話與第一話面向不同年度入學的孩童,對於讀《大雄未來的新娘》的孩子來說,他們是第一次瞭解到大雄未來的妻子。同為第一次,為什麼二者所顯示的未來不一樣?很可能就是因為藤子本人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現在我們的結論幾乎是完美無缺了,但當我們把眼光放向《胖妹的戀人=大雄》這一話,就會發現藤子本人在作品中否定了這一觀點:

原來最初你是要和胖妹結婚的喲!好不容易變過來……可還得再返回原處!

這個故事創作於1980年,此時《哆啦A夢》的風格已基本成熟,設定也都幾乎確定,因此哆啦A夢的這句話還是相當有說服力的。

這樣看來,「大雄靜香註定結婚說」在僅考慮設定的嚴謹與合理性時確實是問題的最優解,但與作者的原意有一定區別。當然,不能因此就說這一假說沒有價值。恰恰相反,《哆啦A夢》走到今天,已不再是藤子·F·不二雄一個人的《哆啦A夢》,讀者觀眾對這部作品的再創作也成為了作品的重要一環。這也正是眾多讀者支持這一觀點的原因吧。

至此,我們發現兩種假說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完美之處。為轉換心情,且讓我們先將目光移到後面的問題:

這樣大幅度地改變歷史,真的沒問題嗎?

《哆啦A夢》的「時空觀」簡介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對《哆啦A夢》的「時空觀」進行一定了解,而《哆啦A夢》的時空觀基本與藤子·F·不二雄其他作品的時空觀一脈相承。這一時空觀並非完全嚴謹,但在作品中基本自洽,要遇到了悖論無非是被藤子老師當成梗來玩。

F系作品中的時空觀大致有以下幾種性質(註:以下內容完全基於《哆啦A夢》與其它藤子作品,物理大神與科幻迷請收好管制刀具

1. 可變性

首先,F作品中的歷史是可以改變的。

這一點在《哆啦A夢》中有很多體現。比如《沒出車禍卻受傷》中,胖虎的父親本來出了車禍,是大雄穿越回過去,推開胖虎的父親使他免於受傷;《打空了就倒帶》中,大雄通過使時間倒流來改變打擊棒球的結果,也是改變歷史的一種。

實際上,由於蝴蝶效應,歷史極容易被改變——《大耳鼠芝比》、《時光巡邏隊》等作品都提到了這一點。因此這些作品中,主角在進行時光旅行時都受到了諸多限制,來保證嚴謹性。《哆啦A夢》雖也承認,但因其時光旅行使用的廣泛性而不常考慮種種限制。

《時光巡邏隊》中對歷史改變的解釋(盜版翻譯)

這種可變性代表《哆啦A夢》並不完全遵循諾維科夫自洽性原則——「人可以回到過去,但是不能因此改變歷史的進程」。

未來也是不確定的。當大雄向哆啦A夢哭喊「我未來的妻子不是靜香嗎」的時候,哆啦A夢總會回答:「那可不一定,未來是會改變的。」說得更準確一些,未來由人此刻的狀態體現的趨勢決定。《大耳鼠芝比》中的《那個孩子是誰?》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愛莉做完作業前後兩次看到未來自己的成績,情況大不相同。這種改變並非由一次作業導致,而是愛莉將幹勁保持下去的結果。

有趣的是,《哆啦A夢》中的未來甚至可能處於疊加狀態。在《大雄的雲之王國》中,地球是否被洪水淹沒都有可能,兩種可能本應不能共存。然而實際情況是,洪水與哆啦A夢同時存在,也就是大雄同時「觀測」到了兩種未來。這種事如同我同時看到了死貓和活貓一樣荒唐,但這在《哆啦A夢》中確是成立的。

哆啦A夢對奇怪現象作出推測

照這麼說,哆啦A夢一行人每次回到過去不都篡改了歷史嗎?

2. 慣性

當然並非如此。《哆啦A夢》世界的歷史是有「慣性」的,雖然有概率引發連鎖反應,但更多的時候一行人回到過去所做的一切本身會成為真正歷史的一部分。《野犬「一郎」之國》中,哆啦A夢和大雄回到三億年前,用道具幫助貓狗生存下去,沒想到他們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文明。而這一文明如今被人發現,正式載入了史冊。若回到過去的目的是阻止某件事的發生,而穿越者卻成了此事的誘因,其實就是著名的「命定悖論」。

大雄回到過去幫助建立了貓狗王國

有時候,歷史發生了改變,卻沒有對最終的結果產生任何的影響。如《大雄會消失嗎?》這一話中,哆啦A夢對大助使用決心針,並沒有改變他的決策,只是使他更果斷了而已。

即使結果確實發生了改變,歷史也能通過「自我調節能力」將變化限制於最小。在上面提到的《沒出車禍卻受傷》中,哆啦A夢提到,歷史被改變會在其他地方做出彌補。原先是胖虎父親遭遇車禍,改變歷史後成了大雄被揍。

或許我們可以說,「可變性」與「慣性」其實是統一的。歷史發生改變後能通過「自我調節能力」而逐漸回歸正確的軌道。只有當改變劇烈得超出了「自我調節能力」時,蝴蝶效應才會展現威力,我們才能說歷史被「篡改」。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哆啦A夢和大雄那麼多次的改變歷史卻沒有被時光警察逮捕:時光警察關心的是整個歷史的宏觀進程,微觀方面的、可控的改變則在容許範圍內。

不過,如果依據《沒出車禍卻受傷》中哆啦A夢的言論,豈不是說大雄的命運改善是建立在損害其他人利益的基礎上?比如說,靜香和胖妹?

3. 趨善性

單看《哆啦A夢》,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答案,但《時光巡邏隊》其實體現得很明顯——只要方法得當,我們是可以在不損害其他人的前提下使歷史向積極的方向改變的,而這也正是時光巡邏隊的職責。這種改變在《時光巡邏隊》直接體現為挽救人的生命。試想,連人的生命都在歷史的「自我調節能力」之內,那麼使大雄、靜香等人都能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又是什麼難事呢?

盜版翻譯

因此,雖然沒有切實的依據,但靜香、胖妹未來的改變對她們具有積極意義的說法合乎這一時空觀。況且根據《雪山浪漫史》,靜香是主動選擇了大雄。至於胖妹,到了中後期藤子已使她擺脫了原先醜陋的形象。她憑藉自己的熱情與才華結識了同好茂手持夫,比起相冊裏的模樣有了更加光明的未來。可以說為了體現這種時空觀,藤子老師在《哆啦A夢》中作出了充足的暗示。

這樣看來,哆啦A夢和大雄不被逮捕的另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改變歷史的結果符合時光巡邏隊「趨善」的目標。

4. 唯一性與多元性

既然時光警察需要守護「正確的歷史」,那就說明「正確的歷史」必定存在且唯一。當然,這裡指的仍然是宏觀的歷史進程,微觀上歷史容許一定程度的修改。時光機發明以前,正確的歷史自然容易確定——就是我們所處的時空的歷史。但在此之後呢?如果需要達到「趨善」的目的,那麼整個歷史進程是否會由人為控制?這一點我們無法從作品中找到答案。

不過,未來的人類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選擇自己的未來。「如果電話亭」明確地告訴我們,《哆啦A夢》承認平行時空的存在,並且人們可以隨意地在平行世界間進行切換。當然,「如果電話亭」創造出的平行世界不一定是現實世界,也可能存在魔法之類的超自然力量(也可能只是看上去超自然)。但無論如何,承認平行世界就相當於賦予了現實時空更多的靈活性。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改變歷史」,其實就是平行時空的跳躍。原先的歷史並沒有消失,只是與現實不再關聯。

哆啦美明確提到「平行世界」

有一點值得注意:如果電話亭只能改變未來——更準確的說,只是連接了原世界的過去和平行世界的未來。也即是說,雖然平行世界的歷史一定與原世界不同,但哆啦A夢和大雄回到過去時,看到的仍是原世界的景象。而此時,平行世界的性質只適用於平行世界來的物質,原世界的其他物質性質保持不變。

《大雄的魔界大冒險》體現的時空觀

乘時光機改變歷史同理。略有不同的是,由於直接改變歷史不能像如果電話亭那樣輕鬆克服歷史的「慣性」,因此兩個平行世界在某個時刻會因歷史的自我調節能力而合流。

筆者對平行時空等理論缺乏足夠的瞭解,只能簡單介紹到這裡了。

利用平行時空的概念,我們還可以對《哆啦A夢》一些其他現象作出解釋。比如「大雄過了幾次年」這種問題,我們完全有理由認為每次過年的大雄處於一個新的平行世界。還有「明明用過這個道具大雄卻表現得不知道」這樣的大長篇常見現象,也可以用平行世界解釋。不過要強調,雖然《哆啦A夢》各篇目相對獨立,但並非毫無聯繫。如《萬能寫生裝置》就出現了《大雄的日本誕生》的場景。

用平行時空解釋這些現象看似投機取巧,實際上有其合理之處。從《哆啦A夢》的連載方式來看,這部作品最多同時在六部「學年志」上刊載,同一讀者第一年閱讀《小學一年生》上的《哆啦A夢》,下一年則閱讀《小學二年生》;與此同時,比TA小一歲的學生開始訂閱《小學一年生》,對上一年《小學一年生》及本年《小學二年生》的作品都幾乎一無所知(排除單行本的情況)。因此,每一年的讀者所閱讀的《哆啦A夢》是相對獨立的,這些讀者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看到的所有《哆啦A夢》就可以說是一個平行世界。

「漏洞百出」的《哆啦A夢》

當我們解決了後面的問題,再來看最初的疑點,會發現這已經不能稱作什麼問題了。畢竟這些所謂的「時空觀」實在漏洞百出:歷史的「慣性」有多大?會不會改變是誰說了算?讓本該死去的人活下來難道不會改變後代的基因?「正確的歷史」如何確定?……

實際上《哆啦A夢》時空觀的漏洞還不止於此。比如《發現地靈蟲》一話中,大雄從未來帶回的地靈蟲被胖虎找到,數十年後掀起了地靈蟲熱潮。那麼,空地的地靈蟲是從未來帶來的,而未來的地靈蟲又是那隻地靈蟲的後代,豈不是說它自己是自己的後代了?如果不是,最初的地靈蟲又是哪裡來的呢?

大雄從未來帶來他「發現」的地靈蟲

再比如《無人島翹家記》,最後十年後的哆啦A夢帶大雄回到了十年前,總算圓滿解決了問題。但是,哆啦A夢從十年後來到十年前,那十年前不就有兩個哆啦A夢嗎?如果十年前大雄已經回到了家,那哆啦A夢又為什麼會在十年後見到他的時候說「我好想你」呢?

諸如此類的不嚴謹之處確實存在,而且非常普遍。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它們並不會影響我們的閱讀體驗。恰恰相反,這些設定使作者不必過於拘泥,從而帶給《哆啦A夢》等作品更多的可能性。

藤子·F·不二雄曾這樣描述自己:

我時常被稱為SF(科幻)漫畫家。雖然我喜歡SF,不知不覺也自認為是SF漫畫家,但仔細看看過去三十年所畫的作品。其實沒有任何一部作品是可以讓我抬頭挺胸說「這就是SF!」的。

因為我對於SF中的S,也就是「科學(Science)」特別弱,所以每部作品都只停留在類似SF的階段。看在科幻迷的眼中,大概是漏洞百出吧?……

這段話有一定的謙虛成分,但確實表現了他對於「科學」與「幻想」的態度。在他的作品中,幻想從來是佔據主導地位,科學則是儘力而為。這也正是為什麼他會把自己的「SF」解釋為「有一點不可思議」,並將其作為了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創作風格。

現在看來,藤子之所以主動提出問題讓世修回答,很可能就是要刻意迴避細節。迴避這一招,藤子用過不止一次。《寬廣的日本》一話中,大雄問哆啦A夢道具神奇性質的原理時,哆啦A夢也只是以「說來話長」作了結。畢竟更嚴謹的設定往往意味著更狹窄的創作範圍,並且也不利於孩子的理解。

因此,我們的第二種假說與作品相悖,並不是假說本身有什麼問題,而是作品的不嚴謹與「平行世界」數量的龐大使故事之間都存在矛盾。且讓我們武斷地下個結論:文章最初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任何將作品設定嚴謹化的舉措,都會因為作品本身的不嚴謹而產生問題。


結語

寫下這麼長一段冗長的文字,結論卻是如此平凡,對此真是感到很抱歉。我知道很多人都明白《哆啦A夢》不嚴謹,只是希望探究出一個相對令人滿意的答案。不過我想,當我們思考這些問題時,相比能否得到答案,更有價值的大概是是藉此對《哆啦A夢》的時空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吧。《哆啦A夢》是許多人的科幻啟蒙,看到這樣樸實、純粹的時空觀,內心是否泛起一陣別樣的感動呢?

參考資料

[1] 藤子·F·不二雄 《哆啦A夢》 吉林美術出版社

[2] 藤子·F·不二雄 《藤子·F·不二雄大全集 哆啦A夢》 青文出版

[3] 藤子·F·不二雄 《藤子·F·不二雄大全集 多啦A夢大長篇》 文化傳信有限公司

[4] 藤子·F·不二雄 《時光巡邏隊》 潮出版社

[5] 藤子·F·不二雄 《大耳鼠芝比》 中央公論社(翻譯:宋博虎)

[6] 小學館 哆啦A夢工作室 《哆啦A夢深入導覽》 青文出版

[7] 中川右介 《為什麼靜香一定要嫁給大雄》 尖端出版

[8] 夏目房之介 《日本漫畫為什麼有趣》 新星出版社

[9] Cristaldo:為什麼大家都在吐槽長不大的柯南,卻可以容忍機器貓裏的永遠四年級的大雄呢?

相關推廣

哆啦A夢的壁櫥 | 做高質量的《哆啦A夢》研究交流平臺?

doracloset.com圖標哆啦A夢的壁櫥?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