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島處在長江口,是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變成陸地已有1300多年,全島平坦開闊,土壤肥沃,草木茂盛,物產豐富。崇明島大部分屬於上海市崇明區,小部分屬於江蘇省南通市。崇明有上海最長的公交線路申崇三線路線是從汶水路到崇明南門,全長94千米,全程約280分鐘,是上海最長的公交線路。崇明有上海最長的公路陳海公路是崇明島內主要交通要道,連接長江隧橋,貫穿崇明區東西兩端,沿途有很多村莊。全長68千米,是上海最長的公路。許多人認為的上海第一公路滬太路其實才38.5千米。崇明有上海唯一的自然潮汐濕地西沙濕地是上海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現象和成片灘塗林地的自然濕地。這裡的「西沙日落」堪稱西沙一景。崇明有上海最大的羣眾漁業單位奚漁村位於陳家鎮,靠近長江隧橋,緊靠長江入海口南水道的東部,立足奚家港漁業碼頭,是上海最大的羣眾漁業單位。崇明有上海唯一的中國領海基點佘山島是上海最東端的島嶼,隸屬於崇明區,是鮮為人知的「上海第一哨」。島上沒有普通居民,屬於中國邊海防部隊管理。崇明有華東最大平原人工森林東平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景區,可以稱得上是崇明第一大旅遊景點,它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平原人工森林。崇明島是世界最大河口衝擊島崇明島是由泥沙堆積而來,它不僅僅是中國最大的沙島,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沖積島。崇明有全國第一低碳示範村前衛生態村從2004年開始就被國家命名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是崇明農家樂的最佳目的地。崇明有全國最大的江心水庫青草沙水庫是全國最大的江心水庫。全上海的原水供應50%以上都來自於這裡。崇明有東亞最大的候鳥保護區東灘濕地是東亞最大的候鳥保護區,這裡有很多的候鳥生息繁衍。崇明是全國最大的藏紅花種植地許多人認為藏紅花是產自西藏,其實全國人工種植藏紅花最多的是崇明區廟鎮,全國九成的藏紅花都來自於這裡,廟鎮約十幾個村都種植藏紅花。崇明是世界甜蘆粟生產最佳維度區崇明區城橋鎮聚訓村地處世界甜蘆粟生產最佳維度區,號稱中國甜蘆粟之鄉。

首先看島內交通吧,在公共交通方面除了城橋鎮、堡鎮和陳家鎮交通還算可以外,其它區域應該說很不方便,一般早上6點前和晚上7點以後就沒公交車了,而白天公交的間隔大都也要半小時;在道路方面,整個島橫向有兩條主幹道,陳海公路整體上還算可以,北沿公路就比較窄,縱向的話各個鄉鎮都有一條還算可以的主幹道,到村一級的話就層次不齊了,有些兩車相遇的話都不一定能方便避讓,但至少現在都是水泥路了。

對於去島外的交通(主要針對去上海市區),水路就不說了,畢竟載量有限,對於陸路只能用華山一條道來形容,平時可能還好,一到節假日的頭和尾就會堵到讓你懷疑人生(可能有點誇張了……),從浦西到島西端也是要繞一大圈,而且過路費很高,單次50,儘管希望降價的呼聲很高,但目前看不到降價的可能……

希望早日看到西線開通、降低過路費。


我是祟明人。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本來長江大橋,一開始建設在堡鎮東部。但這有一個缺點,就是大橋旁邊的地方都是農民的承包土地,如果徵收利用的話,成本很高。而.陳家鎮東邊的土地是無.人承包的。所以長江大橋,最後建設在陳家鎮!但這樣的缺點就是離崇明縣城很遠。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敗筆。崇明島北部的話,應該建設崇海大橋.而不應該是崇啟大橋!因為崇啟大橋的利用率不高。


我記得崇明島大橋隧道未通的時候,新民晚報有個標題是《小小崇明島,渴望長翅膀》,這足見當年崇明人對一橋飛架南北的渴望。當年只要有大風、迷霧等惡劣天氣,亞通公司的客輪就停航,碼頭上積留了人山人海的旅客,真的是苦不堪言。當年公司票價還特別高,一張高速票要32元,你愛乘不乘,反正亞通公司基本是壟斷的。之後,大橋隧道通了,崇明人來往市區之間確實方便了許多,而長年處於壟斷地位的亞通公司不得不面臨轉型,現在的票價20元不到,這不能不讓人感慨和困惑。有了大橋隧道之後真的進出方便了嗎?君不見,只要逢年過節,因為擁堵厲害,崇明人依然視大橋為天路,太難走了,早上出發,晚上纔到達。許多崇明人渴望西線造一座大橋或一條隧道,雖然已在規劃之中,但真要實現這個願望,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不是政府不努力,而是這個大橋或隧道造價太高,且沒有多大的價值。現在東線的長江大橋和隧道其實也不單單是為方便崇明人進出島嶼而建造的,那是浦東和蘇北之間為打通經脈,減少運輸成本而建造的。從目前崇明要加強世界級生態島的建設規劃來看,上面也確實不希望有大流量的人羣破壞崇明島的原生態,基於這樣的背景,崇明島西線隧道或大橋的建造的可能性還不是很大。就是現在的長江大橋隧道,其維護費用也比普通高速公路高得多,因此來回100元的過路費對許多崇明人來說不堪承受,但因為該大橋隧道從一開始投資規劃建造到現在的維護都是公司化運作,所以每年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呼籲要降價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崇明交通不便,是其地理位置決定的,以前很不方便,現在有時依然很不方便,且出行成本很高。所以,如何解決崇明人的出行難,是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崇明交通很好,希望再來個浦東到堡鎮的地鐵,那就更好咯??。等兩口都退休了一起回崇明


阿拉疙瘩大上海長江出海口的濱江,規劃把它也視之為建成區。

剛從阿拉疙瘩大上海長江隧橋高速公路下來,一進入到最為有景的剛由縣改名為區的建成區的崇明景觀【最好不要有更多遊客,去便捷地打擾崇明生態的郊野生息】

同樣是城郊濱海

九龍荃灣區海安路青衣

九龍荃灣區荃灣路


島內道路交通建設還算可以,對於那點可憐的人口來說,一條陳海公路就基本解決了島內有車一族的交通問題。公共交通還算方便,但受政府財政影響,票價上海數一數二,島上從陳家鎮坐車到綠華鎮公交車要超過十五塊(沒有直達,要轉車)。出島交通只能說大橋解決了時間上的交通,晚上也可以出行,但方便是沒方便多少(尤其是城橋主城區),節假日一樣堵死,無論船或者大橋。所以討論貌似沒什麼意義,這是上海遺忘的角落,幾十萬年輕人和中年人老年人背井離鄉。


論交通,首先還輪不到拿崇明島的交通還說事,上海的橫沙島出入還靠擺渡船,崇明島最起碼還有個崇明大橋,交通狀況那麼好了還想怎麼樣,還哭天喊地的說過路費貴,人就知足吧!想想我們橫沙島晚上過了9點以後你休想回去或者出去,門都沒有,因為那時候的擺渡船都停航了。碰到大風大霧船停航,島上有個突發情況,你就休想能出得了島。節假日,車在碼頭排隊的樣子你就不會拿崇明島交通狀況來說事了!


既然崇明為生態島,應國家大力鼓勵島民使用無污染的電動車,淘汰小拖拉機運輸(現在也基本不耕地了),雜訊,廢氣太厲害,禁用柴油汽車。政府補貼發展家用電動汽車(島內專用電動車),太陽能汽車。


小編,你發這幾張圖就能代表崇明的交通了嗎?說的難聽點崇明雖然屬於上海,但是發展還沒有二三線城市的縣城好!交通費貴的要命物價有的比市區的都要高。沒有像樣的企業,上班還得跑市區去。辛辛苦苦掙得的錢三分之一都交給房東了,這就是崇明當代年輕人的現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