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華約部隊在一段時間內使用的pso系列瞄準鏡需要鏡橋

?

以上均為玩家自主安裝的瞄具,並非pso光學瞄準鏡

那鏡橋是如何固定在機匣上的呢?

那鏡橋是如何固定在機匣上的呢?

那鏡橋是如何固定在機匣上的呢?

AK系列由於機匣蓋的震動問題不能在上部加裝導軌,但是也能發現加裝導軌的樣式(ak-12,各類改裝)是如何做到不震動呢?

圖片來源見水印,侵刪


還是先企圖「正名」一下——

我個人覺得,槍上的部分稱作「軌」,rail嘛。當然燕尾槽而不是燕尾「軌」,這來自於機加工行業歷史更悠久的傳統名詞了。

然後卡在rail上的部分,英文裏一般可以統稱為mount。中文我覺得是「座」。鏡座有和鏡體一體的,也有分開的。但這東西一定是獨立於槍械之外的部件。

至於把鏡子固定在鏡座上的方式,很多情況下是rings,鏡「環」。


先說側軌,你把它們看作是轉了90度的燕尾槽就行。

維基上燕尾槽的頁面:Dovetail rail - Wikipedia

注意看它的截面,蘇式側軌同理。

轉一篇文章,綜述性質的:

Mounting Matters: Modern Weaponry is Expected to Carry a Wide Variety of Peripherals

裡面第二張圖是SVD側裝鏡座從裡面看,可以看到鎖定機構。

這種側裝鏡座,沿襲自栓動槍時代,要給從頂部往下壓彈夾讓道。參考一下莫辛納甘狙擊型的裝鏡方式即可:

mosin nagant pu mount - Bing images

回到主題,雖然SVD和AK的側軌都是一個獨立零件鉚上去的,但還有不同。美帝這邊收集俄蘇光瞄的有個大神叫做TX-ZEN,他的網站上講的非常清楚:

RussianOptics - Concepts

軍標的SVD和AK鏡座不通用,當然現在比如BelOMO之類也做通用鏡座,上面那個網頁裏照片對比很清楚。

所以,只要鏡座的結構能鎖定夾緊燕尾,並且有止退結構(上面網頁裏的stop pin)就行。最簡單比如這種,就從下面螺絲擰緊:

Quick Weaver Scope Mount Ak 47 Accessories Weaver Rail Side Mount With Double 1" Rings

看到三顆螺釘了嗎?早期美帝一些作坊的原始設計差不多就這樣,現在還有國內小廠抄。但和之前正經蘇軍的東西一比差別就很明顯;人家的是個槓桿壓著,手一扳就能鬆開也能鎖死,所以這就是現代戰術附件上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快拆(quick detach,簡稱QD)。

單說卡在皮軌上的快拆機構,早年間是ARMS和LaRue,後來差一點點的ADM,以及更新更好的Bobro、Scalarworks等等,現在簡直恆河沙數——這裡有一篇綜述,有興趣的可以去讀:

A Guide to Quick-Detach Scope Mounts | RECOIL

所以美國市場上開發出來自己的AK快拆鏡座,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回到你問題裏開頭幾張照片,就是RS Regulate的產品,口碑非常好。此外再便宜一些的還有MI等幾個牌子。

順便補充一下,單就俄/蘇一國的AK的側軌細節也是有好幾代變化。不影響鏡座通用,但那一片側軌零件本身可能考慮到減重多挖掉一些,也可能為了節省工時就沒有減重槽——不細談了因為我自己看的東西太少,講不明白——看其中某幾種的對比圖:https://i.pinimg.com/originals/13/ba/96/13ba968e510833936d3fcec1130f23b5.jpg

其他東歐國家要具體去看,只說一個例子:大部分下折託AKM,槍託折起來的位置就正好會干擾到上述側軌,所以基本上下折AK都是沒有側軌的——除了南斯拉夫。他們有一種鉚的特別高的側軌,和槍託不幹擾。南斯拉夫連固定託AK的側軌也和俄式有差別:Yugo-Designed AK-47, O-PAP M70 - AllOutdoor.com

以及:Qs on side plate mount yugo m72 和 Yugo scope rail?

注意那張三種機匣在一起比較的圖,最上面一型後面的大圓洞就是給下折託開的轉軸孔。

關於機匣蓋裝導軌,AK47一直到AK100系列,其機匣蓋就是個防塵蓋,薄鋼板一塊不受什麼力,摘掉照樣突突突。它的固定方式只是在後面有個復進簧導桿尾端兼做分解鈕來頂住,前面就僅僅浮插在照門座上了;所以這個結構就不是一個穩固的光學安裝平臺。

——有個型號除外,AKS74U。它機匣蓋比較特殊:前端鉸接在照門座上,再配合後面分解鈕頂著,可以說是相當的牢固。所以,美帝民間市面上有好幾種直接在這種機匣蓋上打孔裝短導軌的方案。同理,南斯拉夫的M85/M92這兩型槍也是鉸接機匣蓋,也可以這麼搞。單我立馬能想起來的就至少有CNC Warrior、RFT、StormWerkz三種導軌成品——都大同小異,區別只在於幾顆螺釘以及從裡面還是從外面擰而已。效果見:m92 rail - Bing images

但是注意,這幾個一般來說還是裝Aimpoint Micro級別的微紅點或者像TA44級別的小稜鏡比較好;重量輕體積小,對導軌長度和安裝平臺的強度要求都不誇張。

至於近年來導軌上機匣蓋的方案,先說芬蘭Rk 62以及衍生的伽利爾——這兩個本身機匣蓋加重,前面卡的更緊一些,後面分解鈕頂的部位再加厚。機匣蓋的牢固程度處於前述普通AK和鉸接機匣蓋短AK之間,所以弄個覘孔照門很合適。至於有沒有人往這兩位的機匣蓋上面鉚導軌——總之不是主流。

等到了最新的伽利爾Ace,看視頻,對比它和之前的伽利爾ARM的區別:

新版機匣蓋前端固定點有改進,應該說更適合安裝瞄具了,所以才會加上全長導軌。

再說幾個:

美帝民間市面上比較火的TWS狗腿,我裝過第二代的。你就把它類比成前述鉸接機匣蓋短AK即可(當然這個是全長導軌)。它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直接改各種AK47/AKM/AK74之類,工作量非常小几分鐘搞定,改裝完全可逆;改了以後毫不影響日常拆卸清理維護,也毫不增加重量不影響其他可能的改裝。

缺點同樣明顯:正經的74U或者M92,前面是特殊照門座,鉸接部位非常結實。TWS就只能利用普通照門座上裝表尺那兩個小孔……總之皮實程度不夠。配不太重的普通瞄具(AK精度有限,也用不上大炮筒的鏡子),在蓋子扣好了的狀態,一般使用是沒問題的。但把蓋子掀起來的情況下糟蹋一下,就完了。當年AKOU和TWS就是這麼打的嘴仗:

AKOU評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YdsL3zTFoQ

TWS回應: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l2bce22PE

當然現在他們改進出了第三代,結構上看會更結實一些:

再說俄國的ZenitCo B-33,它比TWS可靠很多,但是太重;並且是一個依賴於同廠下護木的零件,前面必須鉸接在同系列的下護木上。

順便提一下波蘭的鈹,beryl。因為包括TWS自己都說,思路來自於此槍的導軌。但這個東西是保留原機匣蓋的基礎上,利用特殊照門座與特殊尾座來做前後固定點,然後加一道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sRzuZCOVQt=160

Krebs的導軌倒是和它更接近(更貴更重):

Krebs Custom Guns Rear Sight Receiver Picatinny Rail - MPN: AKRSRS

至於UTG之類的……看看就好,我是不會去喫這個螃蟹的 :

UTG PRO AK47 19-Slot Low Pro Picatinny Rail, QD, Rear Sight

至於現在的縮水版AK12嘛,看這個很新的視頻:

原理還是前後都卡住,具體結構,看fib6124的回答:

有關AK系列步槍鏡橋的結構和原理問題?

感覺比以上那些都要好用。

對了,很多人看過慢鏡頭視頻,AK打起來管子諧振的幅度——著名的Lantac做過幾期他們Dragon制退器的產品廣告(防跳效果非常,非常,非常強),大家可以看一看機匣蓋的抖動:

5.56口徑,在AR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47IIJFceM

7.62口徑的AR,和另一款14mm螺紋的在AKM上(我這個鏈接直接把時間軸放到86秒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RjrQNN5HTQt=86

視頻中用的是Par Arm的AKARS導軌,類似於TWS狗腿但是結構更繁複,一堆螺絲,我覺得還不如TWS呢。


@達叔 各種改裝套件說的很豐富了,我搬運一下AK12。

AK12機匣蓋前端有個凸筍,靠節套位置上方的銷子和機匣連接。ak/74上同位置的pin是固定活塞筒的,AK12的活塞筒是不可拆的。機匣蓋後端裏有一個彈簧銷提供後面的支撐點。圖是卡拉什尼科夫網站上的。


固定鏡橋是固定在下機匣上。而不是機匣蓋。

AK的機匣蓋實際上就是個類似防塵蓋的東西,就算去掉也照樣工作。這個機匣蓋用料不多並且固定不牢靠。因此沒有把導軌夾具之類的直接固定在機匣蓋上。

所以常見的AK的瞄具要麼安裝在護木上方,要麼使用側鏡橋。


常見的鏡橋是固定於機匣左側燕尾槽。

那麼既然說機匣蓋不牢靠,那麼為什麼有些AK還要把導軌延伸到機匣蓋上?

我幾年前見過一種現代化改裝的AK,這個是把照門移動到機匣蓋後方。這個機匣蓋經過了特殊改裝,一是增加用料,更加結實。二是優化了固定,又牢靠又結實。所以纔可以把瞄具安裝在機匣上方。

想安裝導軌要麼是通過護木上方固定,然後向後延伸。要麼就把導軌做的更長一些,最後從後方轉角搭在下機匣後方。

這是比較簡便的改裝了吧


題主圖中直接在機匣蓋上加裝皮軌的個人沒接觸過,大概是因為結構不同,應該是把機匣做成一體化的,上導軌與槍身固定

一般很多AK會把皮軌做在護木上半部分,如圖

圖片來源:自己收藏的airsoft

至於題主問到的使用鏡橋固定,首先鏡橋長這樣

對應部分AK上這個部分的用來固定鏡橋的一個橋基(具體叫什麼來著?)

安裝方式其實很簡單,把鏡橋劃進去就行了,和nintendo switch手柄裝法一樣(確信)

圖片來源:https://youtu.be/8c-WvH_2t5w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